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珠心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它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以算盘为工具来对数的运算进行表示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珠心算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的抽象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的珠心算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珠心算; 计算; 能力; 教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认知活动的自主构建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珠心算训练,能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珠心算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学生把抽象的数字计算转化为可以感知的事物。同时,通过开展珠心算训练培养学生的数感,养成用数学思维审视事物。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倡导手脑并用,培养学生思维感知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手与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的活动可以促使脑的发展,反之大脑的思维有效的指导手的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珠心算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手脑应用。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数感意识。因此,珠心算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手和脑之间相互促作用,进而让学生数学感知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利用算盘表示数就显得很方便。如在算盘上表示489时,百位数位4个算珠,十位数位8个算珠,个位数位9个算珠,让学生读出或写出489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算。首先,心中记住个位、十位、百位三个数位。接着,双手同时拨珠“489”,这样两次就可以完成489的布数,一次完成489的读数和写数,方法十分的简便。实践证明,小学生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让自己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大脑中形成数字的表象,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感知能力。不仅如此,让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融入珠算教学,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提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开展珠心算训练,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心智技能,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35+2=37”以及“35+32=67”时,就利用珠心算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在引导学生审题过程中发现,这两道题都是以“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并让学生能够更加规范的开展计算。所以,在教学中开展珠心算来促进学生的心算。当加法中没有进位时位数对应直接相加,在算盘中直接拨珠,此过程中需要学生默默记住对应的数位即可。当然,简单的数字加减是小学生开展珠心算练习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开展珠心算时这种计算方式能够把较为复杂的运算在心中予以简化的处理,并通过运用珠心算的方式再次呈现出来。实践证明,通过这样方式可以让计算结果更加准确。由此可见,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数字加减法予以针对性的训练,并采取当众报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联系珠心算练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养成验证的习惯。
3.熟练珠算操作,提高珠心算的准确程度
皮亚杰说:“动是认识的基础, 智慧从动手开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珠心算训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计算的国过程。从珠心算教学过程来看,只有具备熟练的珠心算操作,才能取得的珠心算计算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珠心算操作的内容包括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而乘、除运算是建立在加、减运算基础之上的。加、减运算又以一位数的加减开始的。在熟练操作中,除了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位数对应外,还能够进行进位与退位计算。这样,才能让珠心算得出的结果更加准确。例如,在568+423这样的运算时,其实质上就是百位5+4、十位6+2、个位8+3这样的组合运算。所有,不管加减运算位数有多大,计算笔数有多少,其实质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把20以内的加减算作为珠心算起始教学的关键,因为这影响到多位数加减运算的速度,以及结果的正确率。在进行多位数乘除法教学中,加减心算是基础知识。因为乘除法的实质就是错位的叠加与叠减,如果能熟练掌握加减珠心算,那么乘除法就水到渠成。
4.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众所周知,熟练的掌握珠心算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自身能够积极的思考与反复练习,并获得积极的内心体验。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对练习珠心算积极性并不高,认为这是落后的计算手段,没有计算器来的准确,思想上往往不够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积极思考,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积极的动脑、动口、动手,在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获得成功的体验感,进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就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练習引导学生。如43―6与43―26有什么不同?接着,再让学生尝试练习43-26后,提出这样的问题:“遇到需要退位减法时你应该如何拨珠?”“你为什么要先减?”“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减?”“如何去减6?”就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退位加法的拨珠方法,并开展巩固性的练习。这样,学生既能掌握退位减法,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珠心算训练促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学中应该开展珠心算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样,才能致力于小学生的大脑开发,也才能促使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春艳.浅议珠心算教学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J].珠算与珠心算,2016(4).
[2]林建华.浅谈珠心算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之策略[J].小学科学,2016(6).
[3]郑丽.浅谈珠心算教学与数学课程相融合的切入点[J].小学生,2016(1).
关键词:小学数学; 珠心算; 计算; 能力; 教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认知活动的自主构建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珠心算训练,能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珠心算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学生把抽象的数字计算转化为可以感知的事物。同时,通过开展珠心算训练培养学生的数感,养成用数学思维审视事物。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倡导手脑并用,培养学生思维感知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手与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的活动可以促使脑的发展,反之大脑的思维有效的指导手的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珠心算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手脑应用。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数感意识。因此,珠心算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手和脑之间相互促作用,进而让学生数学感知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利用算盘表示数就显得很方便。如在算盘上表示489时,百位数位4个算珠,十位数位8个算珠,个位数位9个算珠,让学生读出或写出489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算。首先,心中记住个位、十位、百位三个数位。接着,双手同时拨珠“489”,这样两次就可以完成489的布数,一次完成489的读数和写数,方法十分的简便。实践证明,小学生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让自己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大脑中形成数字的表象,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感知能力。不仅如此,让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融入珠算教学,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提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开展珠心算训练,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心智技能,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35+2=37”以及“35+32=67”时,就利用珠心算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在引导学生审题过程中发现,这两道题都是以“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并让学生能够更加规范的开展计算。所以,在教学中开展珠心算来促进学生的心算。当加法中没有进位时位数对应直接相加,在算盘中直接拨珠,此过程中需要学生默默记住对应的数位即可。当然,简单的数字加减是小学生开展珠心算练习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开展珠心算时这种计算方式能够把较为复杂的运算在心中予以简化的处理,并通过运用珠心算的方式再次呈现出来。实践证明,通过这样方式可以让计算结果更加准确。由此可见,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数字加减法予以针对性的训练,并采取当众报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联系珠心算练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养成验证的习惯。
3.熟练珠算操作,提高珠心算的准确程度
皮亚杰说:“动是认识的基础, 智慧从动手开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珠心算训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计算的国过程。从珠心算教学过程来看,只有具备熟练的珠心算操作,才能取得的珠心算计算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珠心算操作的内容包括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而乘、除运算是建立在加、减运算基础之上的。加、减运算又以一位数的加减开始的。在熟练操作中,除了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位数对应外,还能够进行进位与退位计算。这样,才能让珠心算得出的结果更加准确。例如,在568+423这样的运算时,其实质上就是百位5+4、十位6+2、个位8+3这样的组合运算。所有,不管加减运算位数有多大,计算笔数有多少,其实质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把20以内的加减算作为珠心算起始教学的关键,因为这影响到多位数加减运算的速度,以及结果的正确率。在进行多位数乘除法教学中,加减心算是基础知识。因为乘除法的实质就是错位的叠加与叠减,如果能熟练掌握加减珠心算,那么乘除法就水到渠成。
4.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众所周知,熟练的掌握珠心算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自身能够积极的思考与反复练习,并获得积极的内心体验。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对练习珠心算积极性并不高,认为这是落后的计算手段,没有计算器来的准确,思想上往往不够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积极思考,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积极的动脑、动口、动手,在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获得成功的体验感,进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就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练習引导学生。如43―6与43―26有什么不同?接着,再让学生尝试练习43-26后,提出这样的问题:“遇到需要退位减法时你应该如何拨珠?”“你为什么要先减?”“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减?”“如何去减6?”就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退位加法的拨珠方法,并开展巩固性的练习。这样,学生既能掌握退位减法,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珠心算训练促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学中应该开展珠心算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样,才能致力于小学生的大脑开发,也才能促使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春艳.浅议珠心算教学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J].珠算与珠心算,2016(4).
[2]林建华.浅谈珠心算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之策略[J].小学科学,2016(6).
[3]郑丽.浅谈珠心算教学与数学课程相融合的切入点[J].小学生,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