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史观启发当代青年大学生自我持续构建世界观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明史观是培养世界观概念的突破口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世界观(World Views)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狭隘地讲,世界观是由人们对整个人类社会以及人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逐步丰富扩展至整个世界范畴的。如果谈到先人类社会还是先世界的次序问题,世界观培养的根本目的还包括:警示人类子孙万代,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科技,在历史上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大调整、大动荡,文明的发展进步不能总是以革命为手段,总是以牺牲甚至毁灭为代价。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培养什么样的世界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世界观也是一个富含内在逻辑的开放性概念,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不断螺旋性跃升,其发展体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趋势,而不是某个起突破作用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它本身就是有历史进程的概念。
  作为历史观重要组成部分的文明史观交叉重叠了发散的文明与线性的历史的双重作用,既把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多样性表现出来,又把消亡和鮮活的文明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突显出来,文明史观最具丰富、直接的世界观四维属性。文明史观的着眼点与落脚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同时其自身又饱含了浩瀚的自然科技知识,是在思想层面人与自然互为依托的极佳结合,最贴近人类思想进步理性感性相辅相成的渐进性规律。
  二、文明史观在青年大学生世界观培养体系中的契合性
  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性不够成熟的原因,在于知识结构简单,人生阅历不深,感性认识作用大于理性认识作用,容易一叶障目。在提高青年大学生思想理性水平时,根本方法是要引导学生对人类社会进行一个大的对比分析,简单讲也就是大历史观的树立,人类社会如此大的知识结构的建立不可能满足大部分青年大学生的功利心理需求,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人类社会知识结构中抽取代表特征明显的局部结构,以小见大,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上贴近青年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实际。历史观下的文明史观在此问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文明史观是一个跳跃的思维方式,关注的要点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系统,忽略了历史中大量繁杂的指向性不强的内容,从而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能迎合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急功近利的思想特点;二是文明史观所关注的知识系统是是社会主体宏观结构,其系统主要围绕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军事、情感结构搭建,能充分包容青年大学生原始求知欲;三是文明史观蕴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文明,能充分满足青年大学生特立独行的心理需求:四是文明史观的建立过程依一贯之的是大视野的因果逻辑关系,其建立过程能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长远意识和全局观,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世界观。
  三、启发青年大学生构建文明史观需要正视的三个问题
  文明史观的本质属性,决定其构建是一个极其漫长复杂的过程,而聚焦快节奏的当代,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想引导当代大学生克服感性重压困难,花大量时间通过对文明史观的学习实现我们立德树人的目的,需要正视三个问题。
  1、正视青年大学生功利思想。中国的追赶受全球化影响,时不我待,社会氛围浮躁,急功近利思想意识明显,作为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不可能不被沾染,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三观”不能忽略外部环境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切忌回避,虽然根本的方法是还是引导他们树立长远观念,但就“三观”而三观的简单的正面灌输,不可能抵挡社会现实的冲击。
  2、正视青年大学生思想进步的渐进性。无论是远大的理想抱负还是长远观念,其形成的前提是坚实的思想基础,思想基础的形成来源于多层面、多系统的立体比较,这种比较的载体只有历史,无论人类社会的历史还是人类探索自然科学的历史,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结构,正是了解这个巨大结构的时间要求,导致了青年学生思想进步的渐进性。
  3、正视青年大学生人性的现实需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排除万难,开创一条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千头万绪下,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完全跟上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如果放到青年学生层面,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稚嫩人性当中折射出的不健康名利观,很容易误导他们目光短浅、争名逐利,甚至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低级趣味陷井,选择了错误的人生道路,在当前国内国际背景下,这种思想认识是有其客观存在基础的,如果我们回避这个现实,也就关上了交流沟通之门,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实事求是是我党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发挥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根本方法。
  四、启发青年大学生构建文明史观的基本方法
  对经历过中国高考的青年大学生进行心理、思想层面的SWOT分析,不难发现,抓住他们特立独行的心理特点,选准求知欲切入点,通过不断丰富推荐书目名录方式,采取创新性思维模式训练的方法,就能逐步激发他们对文明史观的兴趣,引导他们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始积累人类文明的知识,逐步搭建复合知识结构,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想认识,从而实现引导青年大学生进入自我培养轨道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目标。
  1、特立独行的心理特点。20多岁年青人的心理特征是青年大学生特立独行特点的生物学基因;中国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文明是青年大学生特立独行特点的文化基因;在此基础上,当代经历过中国高考,能进入到“211”工程以上高校的青年大学生从人性上来讲都比同龄人具有更强烈的主观意识。特立独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决定了针对这些对象的教育,引导方法效果远大于管理方法效果。   2、求知欲切入点:特立独行的心理特点,有一个外在表现形式,针对青年大学生来讲,更多的是思想认识的标新立异,即使有些外在的形式,也只是这种思想认识的释放。这种现象源于人类进化过程一个重要的特征学习、求知欲,发挥这种把人类区别于其它物种的源动力作用,是符合人类个体成长规律的客观事实。具体来讲,青年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求知需求从现代社会结构中可归为七大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军事、情感。可针对青年大学生对七大类中思想最敏感的结构切入,建立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沟通渠道,为下一步引导创造条件。很重要的一点,对世界的认识也好、人类思想的认识也好,都是完整的一体,只是从提高效率而言,当今文明更多采取分割的思维方式进行传播,但融会贯通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
  3、丰富推荐书目名录:推荐书目是大学教育经过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文明史观是一个近哲学层面的结构,是青年大学生自我培养到一定阶段才能理解的范畴,所以,从推荐书目名录角度,不能急于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首先要遵循兴趣引导的切入点原则,逐步深入,先以七大类为结构,寻找青年大学生敏感度高的中外历史、宗教、文学、人物传记等为第一层次确立推荐书目;其次是针对大的学科分类,突出学科中连续划时代重大人物、事件、技术的历史记载为第二層次确立推荐书目;其三是突出融合前两个阶段特征,确立包括李约瑟、费正清、崔瑞德、黄仁宇等偏西方思维方式的大家关于中国文明史的系统性著作书目;四是突出东西方文明冲突融合特征,确立东西方思想、宗教、科技史推荐书目。作为一个青年大学生,从本科到博士阶段能完成前三个阶段的阅读学习,知识的内在逻辑就会引导他们按图索骥,进入到自我培养的轨道之中。
  4、创新型思维模式训练的方法:中国教育行政化体制具有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学科之间联系的特点,在社会发展初期,有成熟经验借鉴条件下,这种模式效率很高,但当社会发展进入超越突破阶段,时代呼唤交叉融合创新,其体制封闭、创新乏力的弊端就突显出来。就青年大学生创新型思维培养而言,落地在从思想上激发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去学习了解其它学科知识兴趣,形成大历史观、大学科观、大创新观上。当代青年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是社会网络化的,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心理特征是自我的,对外界权威认知分散;面对这些不利因素,从效率上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提高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采取导师分类辅导形式,与学生进行以推荐书目为核心的学习心得交流,通过发挥自身知识结构丰富优势,大开大合的勾勒人类文明轨迹,对接青年大学生跳跃式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的竞争好胜心理,从而在引导他们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创新型思维模式训练的同时,逐步建立起文明史观。
  世界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史观是为青年大学生构建世界观,在思想层面搭建的一条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然而作为支撑文明史观构建所需知识框架基础的推荐书目体系,虽经历百余年,但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系统,这将成为我们推动青年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作者单位: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当前开展《1 2 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高校在第一年对学生的培养上基本采取和其他非该项目学生一起培养的方式,采取独立成班的模式则能克服分散培养的弊端,通过第一年集中的英语强化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提前适应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和考试要求,从而缩短学生出国学习语言时间及赴美以后的适应期。  关键词:“1 2 1”项目 独立成班制 1 2 1中美大学实验班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体积砼的应用日益广泛,裂缝控制问题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钟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对于大体积砼混凝土裂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措
期刊
内容摘要:在学生德育建设中,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是德育建设的纽带,不能单纯靠学校教育,忽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全面建设德育工作,避免单方面情感和教育指导的缺失。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以期待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所帮助和提高。  关键词:沟通 师生关系 因素  学校德育的发展,是学生、家长、教师相互理解,沟通,共同进步的结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班级文化建设、思想建设,
0.前言沥青路面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其整体性能将不能满足路用要求,但作为路用材料仍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通过路面冷再生,可以使其重新满足路用性能要求,既可节省大量材料资源和
期刊
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各界大力发展优秀群众文化,这一文化形式的不断成长促进着社会整体内涵的提升,不断推动和谐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改革、建设、前进的道路上,地区文
内容摘要:《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其中赵姨娘的形象历久弥新,本文拟从赵姨娘的生存环境,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对自己幸福的追求等方面略谈一下赵姨娘的形象  关键词:赵姨娘 生存 教育 幸福  《红楼梦》刻画了一批个性鲜明的贵族少年少女形象,而对于其他人物的描写虽不至于浓墨重彩,却能三言两语勾画出来人物特点。
知识的发展,促进了知识间的整合,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加强整合的渗透,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
内容摘要:安妮·泰勒通过刻画《补缀的星球》中巴纳比这样一个孤独、痛苦、迷惘的“病态”青年形象自我放逐及获得救赎的身心历程,揭示了个人自由与家庭幸福的矛盾关系与和平衡之道。  关键词:放逐 救赎 个人价值 家庭和谐  一、引言  安妮·泰勒是美国当代享誉文坛的女作家、评论家,以文笔细腻和语言幽默著称。约翰·厄普代克曾赞扬她是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认为其小说“幽默风趣,语言清新,结构精致,细节引人入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恰当充分的赏识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综合能力,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  赏识,是为人之道,更是为师之道。  心理学家也曾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小学生也同样如此,虽然年纪小,但毕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有他们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尤其重视自己在老师心目
【摘要】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关注幼儿“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还包括心理健康。,人们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看似简单、平常的科学干预,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几天、几年、甚至一生。所以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真正“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