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220120-01
随着油气开采企业长期开发和建设,管道、设备等生产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老化、腐蚀、破损,生产难度加大,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储量逐年递减,面对目前“投入大、产出小”的严峻形势,要求管理者必须放弃粗放型管理,采用精细管理,通过不断细化成本预算管理,开辟挖潜增效之路,做到降本增效,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精细管理的含义及对油田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精细管理以其特有的内涵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采纳,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成为优化企业管理的新目标和新的推动力。精细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涵盖了决策、投资、成本、勘探开发研究、技术、现场、生产运行和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方面,使企业管理工作的每根神经从“根”到“梢”都动起来,激活了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胞。精细管理是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上的具体体现,实行精细管理,有助于企业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油田要实现加快有效发展,构建和谐油田的目标,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精细管理,努力由随意化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2 油气开采企业精细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几年来,油气开采企业坚持把全面化、量化和动态化的原则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对预算管理目标做到科学制定、动态监控、强化考核,确保生产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以下以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为例进行说明。
1)推行“动态目标预算管理”、“预算预警管理”等管理方式,不断精细预算管理
预算精细管理就是预算的精密细致管理和精明细心管理。在精细预算管理中,油气集输总厂通过预算变动情况分析,重点剖析成本升降的症结所在,分别推行了“动态目标预算管理”、“预算预警管理”等精细管理方式,加大成本费用的监督控制力度。在预算管理的细化、量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把预算控制责任真正落实到管理主体,建立起成本管理责任体系,进而实现了预算管理无盲区、无死角,无空白点。
2)以“过程控制、节点优化、考核兑现”为抓手,不断精细预算管理
油气集输总厂以全面预算管理思想为主导,以量化管理为手段,以优化资金投向、强化过程控制、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重点,建立拉网式预算分解网络,推行“项目计划会、月度预算会、优化运行会”三个例会制度,抓住“过程控制、节点优化、考核兑现”三个主要抓手,严肃“预算审批、合同签订、结算付款”三个关键环节,做到“月预算、旬比对、周动态”三个预警监控,全面打造集输特色精细化预算管理新局面。
3)以精细业务管理为突破点,着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① 制定精细化过程控制指标。根据分公司下达精细化管理指标制定精细化指标过程控制措施表,对总成本、民用天然气收入、挖潜增效、内控执行率、完工结算率等指标明确工作关键环节和责任人、制定过程控制措施。根据油田《关于推进“精细化管理年”活动的安排部署》要求,针对总厂管理特点,围绕本专业特点,进行研究,本着精简、突出重点和关键点的原则,分解油气集输总厂精细化管理指标,填制精细化指标分解表。
② 制定挖潜增效实施方案。为促进“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管理局、分公司《2010年胜利油田挖潜增效实施方案》(胜油局发[2010]51号)的精神,从优化工作量、加大自营工作量、减少外协费用、节能降耗等方面入手,制定了《2010年油气集输总厂挖潜增效实施方案》。将挖潜增效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层层分解指标,将压力传递到基层,明确运行方案,细化各项保障措施。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把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节约一度电、一方水、一升油、一块钱等做起,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挖潜增效活动,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经营运行质量,在效益中体现出挖潜增效的成果,确保完成全年挖潜增效指标。按月对挖潜增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专题分析,对挖潜增效指标完成情况按季度进行通报,年终把部门和三级单位挖潜增效指标完成情况一并列入经营承包考核。
3 精细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与思考
1)突出“经济效益”意识,全面挖潜增效。切实落实措施,努力以最节约的方式,完成生产和发展的各项任务。着力强化经济效益意识。任何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无论其在发展历程中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标,最终都会回归到“经济效益”这个标准上来。发展必须讲效益,效益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石油企业的发展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寄希望于高油价和国家的政策扶持。面对金融危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经济运行,走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并重的道路。
2)制定成本预算控制指标体系,大力推进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以先进、科学、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调动各单位深挖内潜的积极性,激励各单位“超越自我、挑战极限”,自觉地向先进水平看齐;变“要我降成本”为“我要降成本”,着眼企业持续生产发展。以优化配置和控制成本为重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按照油田及总厂“精细管理年”和“比学赶帮超”活动的安排,结合“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工作要求,制定成本预算考评指标,严格执行,明确责任,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3)量化考核指标,落实责任实体。在不同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单元都有明确的、量化的、科学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考核指标,通过层层分解,把本单位的工作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单元,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4)加强财务与业务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价值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协调统一。结合当前形势,财务部门要主动靠近生产一线和市场前沿,充分发挥财务部门掌控经济信息和经济、政策资源的职能作用,积极支持并配合其他业务部门,科学决策,优化运行。
展望2011年,中国石油生产经营形势严峻复杂,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一系列有力措施正在逐步见效,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推进税费改革、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宏观调控政策,为企业克服困难和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都将有助于我们牢牢抓住并用好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坚定信心迎挑战。把精细管理落实在制度中、把精细管理落实在执行中、把精细管理落实在检查中、把精细管理落实在奖惩中,挖潜增效促发展,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市场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努力夺取2010年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共克时艰,科学发展。
随着油气开采企业长期开发和建设,管道、设备等生产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老化、腐蚀、破损,生产难度加大,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储量逐年递减,面对目前“投入大、产出小”的严峻形势,要求管理者必须放弃粗放型管理,采用精细管理,通过不断细化成本预算管理,开辟挖潜增效之路,做到降本增效,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精细管理的含义及对油田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精细管理以其特有的内涵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采纳,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成为优化企业管理的新目标和新的推动力。精细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涵盖了决策、投资、成本、勘探开发研究、技术、现场、生产运行和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方面,使企业管理工作的每根神经从“根”到“梢”都动起来,激活了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胞。精细管理是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上的具体体现,实行精细管理,有助于企业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油田要实现加快有效发展,构建和谐油田的目标,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精细管理,努力由随意化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2 油气开采企业精细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几年来,油气开采企业坚持把全面化、量化和动态化的原则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对预算管理目标做到科学制定、动态监控、强化考核,确保生产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以下以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为例进行说明。
1)推行“动态目标预算管理”、“预算预警管理”等管理方式,不断精细预算管理
预算精细管理就是预算的精密细致管理和精明细心管理。在精细预算管理中,油气集输总厂通过预算变动情况分析,重点剖析成本升降的症结所在,分别推行了“动态目标预算管理”、“预算预警管理”等精细管理方式,加大成本费用的监督控制力度。在预算管理的细化、量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把预算控制责任真正落实到管理主体,建立起成本管理责任体系,进而实现了预算管理无盲区、无死角,无空白点。
2)以“过程控制、节点优化、考核兑现”为抓手,不断精细预算管理
油气集输总厂以全面预算管理思想为主导,以量化管理为手段,以优化资金投向、强化过程控制、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重点,建立拉网式预算分解网络,推行“项目计划会、月度预算会、优化运行会”三个例会制度,抓住“过程控制、节点优化、考核兑现”三个主要抓手,严肃“预算审批、合同签订、结算付款”三个关键环节,做到“月预算、旬比对、周动态”三个预警监控,全面打造集输特色精细化预算管理新局面。
3)以精细业务管理为突破点,着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① 制定精细化过程控制指标。根据分公司下达精细化管理指标制定精细化指标过程控制措施表,对总成本、民用天然气收入、挖潜增效、内控执行率、完工结算率等指标明确工作关键环节和责任人、制定过程控制措施。根据油田《关于推进“精细化管理年”活动的安排部署》要求,针对总厂管理特点,围绕本专业特点,进行研究,本着精简、突出重点和关键点的原则,分解油气集输总厂精细化管理指标,填制精细化指标分解表。
② 制定挖潜增效实施方案。为促进“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管理局、分公司《2010年胜利油田挖潜增效实施方案》(胜油局发[2010]51号)的精神,从优化工作量、加大自营工作量、减少外协费用、节能降耗等方面入手,制定了《2010年油气集输总厂挖潜增效实施方案》。将挖潜增效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层层分解指标,将压力传递到基层,明确运行方案,细化各项保障措施。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把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节约一度电、一方水、一升油、一块钱等做起,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挖潜增效活动,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经营运行质量,在效益中体现出挖潜增效的成果,确保完成全年挖潜增效指标。按月对挖潜增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专题分析,对挖潜增效指标完成情况按季度进行通报,年终把部门和三级单位挖潜增效指标完成情况一并列入经营承包考核。
3 精细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与思考
1)突出“经济效益”意识,全面挖潜增效。切实落实措施,努力以最节约的方式,完成生产和发展的各项任务。着力强化经济效益意识。任何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无论其在发展历程中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标,最终都会回归到“经济效益”这个标准上来。发展必须讲效益,效益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石油企业的发展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寄希望于高油价和国家的政策扶持。面对金融危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经济运行,走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并重的道路。
2)制定成本预算控制指标体系,大力推进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以先进、科学、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调动各单位深挖内潜的积极性,激励各单位“超越自我、挑战极限”,自觉地向先进水平看齐;变“要我降成本”为“我要降成本”,着眼企业持续生产发展。以优化配置和控制成本为重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按照油田及总厂“精细管理年”和“比学赶帮超”活动的安排,结合“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工作要求,制定成本预算考评指标,严格执行,明确责任,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3)量化考核指标,落实责任实体。在不同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单元都有明确的、量化的、科学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考核指标,通过层层分解,把本单位的工作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单元,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4)加强财务与业务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价值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协调统一。结合当前形势,财务部门要主动靠近生产一线和市场前沿,充分发挥财务部门掌控经济信息和经济、政策资源的职能作用,积极支持并配合其他业务部门,科学决策,优化运行。
展望2011年,中国石油生产经营形势严峻复杂,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一系列有力措施正在逐步见效,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推进税费改革、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宏观调控政策,为企业克服困难和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都将有助于我们牢牢抓住并用好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坚定信心迎挑战。把精细管理落实在制度中、把精细管理落实在执行中、把精细管理落实在检查中、把精细管理落实在奖惩中,挖潜增效促发展,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市场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努力夺取2010年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共克时艰,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