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化学教学观念建构的必要性
1.在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专家对以“观念建构”为主的教学的论述中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同时教师群体对学科观念的认识也不一致。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建构学科观念,必须首先从众多的观点中抽取出关键内容,教师必先对学科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才能有效的开展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因此,本研究从微粒观和化学反应观入手,和教师一起梳理其内涵,从而找出初中化学教学中观念建构的关键期,提升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的时效性。
2.为什么要在化学教学中关注学科观念建构
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
(1)科学观念是科学知识中的重要成分,是科学知识体系中最深层(或者最上位)的东西。
(2)中国学生发展之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根据这一总体框架,确定科学领域核心素养。
由此可见,观念建构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要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必须开展以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
3.为什么在教师教学中关注观念建构
在教师教学中,教师往往因学生理解能力不强等原因,停留在结论性知识的教学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属于常态。而科学观念是科学知识中最上位的东西,教师能理解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却又会主观的认为无法建构学科观念。本研究将“教师教学”作为“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的研究重心,是想通过课题研究活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从重知识教学向三维并重发展;通过“观念建构的教学研究”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于观念建构的初中研究学教学研究策略
1.查阅分析文献,统筹安排,整体规划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国内文献,笔者完成微粒观、化学反应观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工作。概括的说,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研究在整体规划,系统培养方面,实践性不够。在实践层面又是零散的,案例形式的,整体规划不够,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更接近常态课单方面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基本方法的引领,缺乏观念建构。观念建构是示范课、评优课里用来上厅堂的装饰品。而任何一个观念的建构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本课题的研究设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整体规划,系统培养,实现真正的观念建构。
2.进行实践研究,对比教学,数据分析
本研究中笔者通过控制单因素实验,在实验中只操纵一个自变量“观念建构”,通过运用“观念建构”教学与不运用“观念建构”教学,对实验学校的实验班和控制班采取等组前后测试,通过数据分析观念建构的教学效果。
如,在北京版義务教育教科书的第三单元《原子构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化学史并演示阴极射线实验,并用磁铁从上方靠近光线。实验现象:荧光屏上有光线,光线偏转。结合对比试验:激光笔在黑板上投影出光线,磁铁从上方靠近激光笔光线。实验现象:有光线,光线不偏转。
学生画出原子的结构
【提问】分析着几张图片,你们觉得由哪一个更合理呢?为什么?
生:最后一个,汤姆逊阴极射线试验证明原子可分,由于原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中有带正电的部分,所以大圈代表原子,带负号的小圈代表带负电的电子,原子其余的部分画等量正号,代表带正电。
本环节的核心是重现史实和实验事实,引导学生构建出初步的微粒观——原子结构模型(枣糕模型)。通过了解阴极射线管实验的研究结果,构建原子可分和原子中含有电子的概念,为构建原子结构模型提供依据,依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使学生自主建构原子结构模型——枣糕模型。
3.设计调查问卷,了解观念建构的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制微粒观和物质变化观建构情况的问卷,调查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现状和教师对学科观念建构的认识。笔者曾经对47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发现:参加问卷的老师中有63.8%认为化学的学科观念是整个学科的基本问题(思想)。有21.3%的老师认为化学的学科观念是知识产生的背景、原因。同时参加问卷的老师中有76.6%很少上关于观念建构的课,因此开展在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学实现观念建构教学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结语:
1.提升教学效益
本研究旨在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梳理核心观念建构的关键期,是为了改变部分教师一厢情愿的认为“不是笔者们不建构观念,是笔者们的学生不适合上观念建构的课” 的观点,将观念建构常态化。研究基于观念建构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向外推广,带动笔者区及笔者市同类学校初中化学教学发展。使选题研究成果推广的可能性更大,推广面更宽。
2.促进学生发展
本研究将探索初中学生化学学科的认知规律,通过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使教师的课堂从单纯关注知识向引领学生思维,力图通过观念建构的教学实施,使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领悟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从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在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专家对以“观念建构”为主的教学的论述中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同时教师群体对学科观念的认识也不一致。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建构学科观念,必须首先从众多的观点中抽取出关键内容,教师必先对学科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才能有效的开展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因此,本研究从微粒观和化学反应观入手,和教师一起梳理其内涵,从而找出初中化学教学中观念建构的关键期,提升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的时效性。
2.为什么要在化学教学中关注学科观念建构
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
(1)科学观念是科学知识中的重要成分,是科学知识体系中最深层(或者最上位)的东西。
(2)中国学生发展之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根据这一总体框架,确定科学领域核心素养。
由此可见,观念建构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要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必须开展以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
3.为什么在教师教学中关注观念建构
在教师教学中,教师往往因学生理解能力不强等原因,停留在结论性知识的教学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属于常态。而科学观念是科学知识中最上位的东西,教师能理解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却又会主观的认为无法建构学科观念。本研究将“教师教学”作为“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的研究重心,是想通过课题研究活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从重知识教学向三维并重发展;通过“观念建构的教学研究”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于观念建构的初中研究学教学研究策略
1.查阅分析文献,统筹安排,整体规划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国内文献,笔者完成微粒观、化学反应观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工作。概括的说,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研究在整体规划,系统培养方面,实践性不够。在实践层面又是零散的,案例形式的,整体规划不够,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更接近常态课单方面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基本方法的引领,缺乏观念建构。观念建构是示范课、评优课里用来上厅堂的装饰品。而任何一个观念的建构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本课题的研究设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整体规划,系统培养,实现真正的观念建构。
2.进行实践研究,对比教学,数据分析
本研究中笔者通过控制单因素实验,在实验中只操纵一个自变量“观念建构”,通过运用“观念建构”教学与不运用“观念建构”教学,对实验学校的实验班和控制班采取等组前后测试,通过数据分析观念建构的教学效果。
如,在北京版義务教育教科书的第三单元《原子构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化学史并演示阴极射线实验,并用磁铁从上方靠近光线。实验现象:荧光屏上有光线,光线偏转。结合对比试验:激光笔在黑板上投影出光线,磁铁从上方靠近激光笔光线。实验现象:有光线,光线不偏转。
学生画出原子的结构
【提问】分析着几张图片,你们觉得由哪一个更合理呢?为什么?
生:最后一个,汤姆逊阴极射线试验证明原子可分,由于原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中有带正电的部分,所以大圈代表原子,带负号的小圈代表带负电的电子,原子其余的部分画等量正号,代表带正电。
本环节的核心是重现史实和实验事实,引导学生构建出初步的微粒观——原子结构模型(枣糕模型)。通过了解阴极射线管实验的研究结果,构建原子可分和原子中含有电子的概念,为构建原子结构模型提供依据,依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使学生自主建构原子结构模型——枣糕模型。
3.设计调查问卷,了解观念建构的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制微粒观和物质变化观建构情况的问卷,调查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现状和教师对学科观念建构的认识。笔者曾经对47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发现:参加问卷的老师中有63.8%认为化学的学科观念是整个学科的基本问题(思想)。有21.3%的老师认为化学的学科观念是知识产生的背景、原因。同时参加问卷的老师中有76.6%很少上关于观念建构的课,因此开展在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学实现观念建构教学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结语:
1.提升教学效益
本研究旨在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梳理核心观念建构的关键期,是为了改变部分教师一厢情愿的认为“不是笔者们不建构观念,是笔者们的学生不适合上观念建构的课” 的观点,将观念建构常态化。研究基于观念建构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向外推广,带动笔者区及笔者市同类学校初中化学教学发展。使选题研究成果推广的可能性更大,推广面更宽。
2.促进学生发展
本研究将探索初中学生化学学科的认知规律,通过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使教师的课堂从单纯关注知识向引领学生思维,力图通过观念建构的教学实施,使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领悟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从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