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农村高中的长期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存在只注重高考升学率,而忽视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结果适得其反升,学学生很少,回到农村的学生也不懂如何致富,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农村高中生物教学应服务于农业生产,立足于当地经济,根据农村学生特点进行生物学教学。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2-019-01
一、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应立足当地经济的振兴,要达到上述目的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课堂上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讲授生物学基础知识,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与当地生产相结合的内容,使课本知识渗透到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用技术中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衔接,以缩短课堂与社会的距离。如在讲“光合作用”时,根据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介绍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的意义,还可介绍冬季日光温室如何施加”气肥”,如何保温等。讲“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师可介绍蔬菜、棉花等如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实践表明,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课堂上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仅不会削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反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基础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给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结合当地经济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农村中学开展以现代农业为主要内容的课外科技活动,是为当地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的重要一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是理论知识,所以在课外的科技活动就应突出农业科技活动。在确定活动内容时,要立足于农,服务于农,使活动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在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吸引学生。如江苏地区可选择《植物育种》、《蔬菜栽培技术》、《小麦的田间管理》、《养猪、养鸡综合技术》等。在活动方式上可以形式多样,例如开展小论文、小发明竞赛活动,听一次农业科普讲座,搞一项农业科技实验,搞一点农业科技发明,推广一条增长技术活动等,总之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兴趣选择一两门实用技术、参加一两项科技活动,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探索,以使生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适合于当地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的 改革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中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
中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环保意识的教育、能源危机意识的培育,这一阶段的培育都是关键时期,另外农村中学绝大多数是“留守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教育严重缺乏,学校的情感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2.高中生物课程特点决定的
新课程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学生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涉及到日常生产生活,我们身边的动植物、科学技术、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对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带来影响,甚至是冲击。
3.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
(1)培养兴趣,激发内在动力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就能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愿望,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更有利于提高能力。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不少学生的生物成绩差,因而对生物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则学习成绩更差,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教师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保持学习生物的积极情感。
(2)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生物教学工作中去,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浓厚兴趣,深厚情感,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生物界的奥秘,这无形中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积极思维、勇克困难,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铺平道路。积极的情感联系指引和维持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排除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
(3)拓展教材内容、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艾滋病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讲“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时,可以先公布艾滋病的有关数据,展示艾滋病人的图片。学生会被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震惊,迫切地想知道“艾滋病的原理是什么”?“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人”?等问题,这样学生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更加珍爱生命。
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艾滋病日”等日子前后,教师可以结合当年的活动主题对学生进行有关生态、环保、卫生等方面教育,让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师精心策划设计生活情景和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经验和情感调动内因,以情促教,以情激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好学,才能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2-019-01
一、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应立足当地经济的振兴,要达到上述目的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课堂上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讲授生物学基础知识,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与当地生产相结合的内容,使课本知识渗透到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用技术中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衔接,以缩短课堂与社会的距离。如在讲“光合作用”时,根据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介绍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的意义,还可介绍冬季日光温室如何施加”气肥”,如何保温等。讲“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师可介绍蔬菜、棉花等如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实践表明,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课堂上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仅不会削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反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基础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给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结合当地经济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农村中学开展以现代农业为主要内容的课外科技活动,是为当地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的重要一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是理论知识,所以在课外的科技活动就应突出农业科技活动。在确定活动内容时,要立足于农,服务于农,使活动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在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吸引学生。如江苏地区可选择《植物育种》、《蔬菜栽培技术》、《小麦的田间管理》、《养猪、养鸡综合技术》等。在活动方式上可以形式多样,例如开展小论文、小发明竞赛活动,听一次农业科普讲座,搞一项农业科技实验,搞一点农业科技发明,推广一条增长技术活动等,总之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兴趣选择一两门实用技术、参加一两项科技活动,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探索,以使生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适合于当地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的 改革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中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
中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环保意识的教育、能源危机意识的培育,这一阶段的培育都是关键时期,另外农村中学绝大多数是“留守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教育严重缺乏,学校的情感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2.高中生物课程特点决定的
新课程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学生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涉及到日常生产生活,我们身边的动植物、科学技术、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对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带来影响,甚至是冲击。
3.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
(1)培养兴趣,激发内在动力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就能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愿望,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更有利于提高能力。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不少学生的生物成绩差,因而对生物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则学习成绩更差,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教师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保持学习生物的积极情感。
(2)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生物教学工作中去,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浓厚兴趣,深厚情感,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生物界的奥秘,这无形中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积极思维、勇克困难,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铺平道路。积极的情感联系指引和维持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排除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
(3)拓展教材内容、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艾滋病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讲“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时,可以先公布艾滋病的有关数据,展示艾滋病人的图片。学生会被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震惊,迫切地想知道“艾滋病的原理是什么”?“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人”?等问题,这样学生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更加珍爱生命。
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艾滋病日”等日子前后,教师可以结合当年的活动主题对学生进行有关生态、环保、卫生等方面教育,让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师精心策划设计生活情景和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经验和情感调动内因,以情促教,以情激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好学,才能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