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城乡结合的一所普通高中,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普遍现象是:读书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谈及高中语文学习的感受,一些学生说只学会了做题。学科教学之所以走到这步境地,笔者认为是因为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
语文培养模式单一。中学的语文教学,偏离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正确方向,应试的束缚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在这样的教学中,语文素养真是无从谈起。
语文教学只追求形式,华而不实。“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力”是新课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但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无法深入理解这一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教学表面的热闹和活跃,越来越新奇的教学设计,越来越精美的教学课件,这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探究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语文教学重人文而轻工具。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忽视了对课文优美词句的品读、赏析,导致很多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短短的课文读起来还结结巴巴,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
那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我以为启发式教学仍是课堂教学的最有效手段。
一、坚持启发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积极的思维常常取决于问题的刺激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问设疑,使学生产生释疑的强烈愿望。例如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时,全文以“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开头,我就围绕梁惠王的自白,精心设计问题:“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由此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每一道题目的答案明了之后,学生也就在解答问题中掌握了第一自然段。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我的问题展开。课堂教学显著。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不仅要善于在有疑处提问,更要善于在无疑处提问,后者比前者更有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深钻教材,要善于创新提问,以激活学生思维。如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文中说马克思“停止了思想”,学生都知道是说马克思去世了。看起来对此学生无疑了,但我却于此时提了一问:对马克思的逝世,作者为什么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此问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对世界无产阶级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这一伟大的思想家形象。学生深刻体会到准确的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可见,于无疑处生疑,这种启迪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心灵的门户,这正是我们的追求教学艺术的一个理想境界。
二、变“教师设疑”为“学生找疑”
通常教学总是教师设疑,学生解疑。但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是开肩学生的心智。因此,教师要明白,通过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动口来获取的知识,才是掌握得最牢固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为此,我对单元授课进行大胆的尝试:结合单元教学目标,每个单元仅以一到两篇课文为示范,重点教给学生解读同类文章的思路、方法。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我就可以把文本解读的权力完全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设疑,自己解疑,我则根据学生设置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评价和引导,纠正他们思维的误区。如教授第四册第六单元文言文,我重点点拨了较难理解的《逍遥游》、《滕王阁序》后,要求学生自读后两课《柳毅传》、《促织》。自读前先作总体要求:文字疏通,凡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属于内容理解要列成 问题要点,以备第二天课堂解决。这样,促使同学们对文本作深入透彻地解读。下一节课,学生的提问、讨论之热烈超出了我的预料。诸如“子何苦而自辱如是”的“而”,“其夕,至邑而别友”的“其”是什么用法,“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为什么钱塘之人还“日日候焉”?《促织》是个悲剧,为什么却以喜剧结尾,这样会不会削弱主题的表达?从讨论中我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文言文中重点虚词的把握感到困难;二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没到位。于是我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梳理总结了文言文中重点虚词“之”、“以”“而”“其”等的常见用法,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我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欣然领悟。学生经过讨论,深刻解读了文本,锻炼了思维。我高兴地看到,这种学生“找疑”的方法比我按常规的教法效果可谓事半功倍。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是变“老师启发”为“学生反启发”,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连我都没有想到。我趁势鼓励学生的这种精神,告诉他们:如果总是把老师当做范本,你就永远不可能青出于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不断地注入活水,才能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上“清如许”,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责编 李新海)
语文培养模式单一。中学的语文教学,偏离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正确方向,应试的束缚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在这样的教学中,语文素养真是无从谈起。
语文教学只追求形式,华而不实。“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力”是新课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但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无法深入理解这一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教学表面的热闹和活跃,越来越新奇的教学设计,越来越精美的教学课件,这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探究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语文教学重人文而轻工具。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忽视了对课文优美词句的品读、赏析,导致很多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短短的课文读起来还结结巴巴,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
那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我以为启发式教学仍是课堂教学的最有效手段。
一、坚持启发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积极的思维常常取决于问题的刺激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问设疑,使学生产生释疑的强烈愿望。例如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时,全文以“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开头,我就围绕梁惠王的自白,精心设计问题:“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由此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每一道题目的答案明了之后,学生也就在解答问题中掌握了第一自然段。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我的问题展开。课堂教学显著。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不仅要善于在有疑处提问,更要善于在无疑处提问,后者比前者更有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深钻教材,要善于创新提问,以激活学生思维。如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文中说马克思“停止了思想”,学生都知道是说马克思去世了。看起来对此学生无疑了,但我却于此时提了一问:对马克思的逝世,作者为什么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此问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对世界无产阶级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这一伟大的思想家形象。学生深刻体会到准确的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可见,于无疑处生疑,这种启迪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心灵的门户,这正是我们的追求教学艺术的一个理想境界。
二、变“教师设疑”为“学生找疑”
通常教学总是教师设疑,学生解疑。但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是开肩学生的心智。因此,教师要明白,通过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动口来获取的知识,才是掌握得最牢固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为此,我对单元授课进行大胆的尝试:结合单元教学目标,每个单元仅以一到两篇课文为示范,重点教给学生解读同类文章的思路、方法。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我就可以把文本解读的权力完全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设疑,自己解疑,我则根据学生设置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评价和引导,纠正他们思维的误区。如教授第四册第六单元文言文,我重点点拨了较难理解的《逍遥游》、《滕王阁序》后,要求学生自读后两课《柳毅传》、《促织》。自读前先作总体要求:文字疏通,凡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属于内容理解要列成 问题要点,以备第二天课堂解决。这样,促使同学们对文本作深入透彻地解读。下一节课,学生的提问、讨论之热烈超出了我的预料。诸如“子何苦而自辱如是”的“而”,“其夕,至邑而别友”的“其”是什么用法,“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为什么钱塘之人还“日日候焉”?《促织》是个悲剧,为什么却以喜剧结尾,这样会不会削弱主题的表达?从讨论中我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文言文中重点虚词的把握感到困难;二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没到位。于是我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梳理总结了文言文中重点虚词“之”、“以”“而”“其”等的常见用法,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我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欣然领悟。学生经过讨论,深刻解读了文本,锻炼了思维。我高兴地看到,这种学生“找疑”的方法比我按常规的教法效果可谓事半功倍。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是变“老师启发”为“学生反启发”,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连我都没有想到。我趁势鼓励学生的这种精神,告诉他们:如果总是把老师当做范本,你就永远不可能青出于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不断地注入活水,才能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上“清如许”,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责编 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