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一次折耳根,才明白大自然的残酷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531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在第一个把折耳根放进嘴里的先驱出现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没有现在这么明显。
  他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勇敢,让人们通过食物清晰認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并且重拾对环境应有的谦卑。
  我是在贵阳旅游的时候,才明白这个道理。
  在西南人民看来,折耳根是仙丹灵药,所有吃法都是他们献给世界的礼物,但对于大部分外地人来说,它的主要功效是构建起更多元的感官系统。
  这根小草里蕴含着大地所有的厚重,初次入口时被调动的远不止味觉和嗅觉,整个神经系统都在与它共振。
  食物只是最朴素的标签,它所携带信息的密度早已超出了脑容量。
  如果一个人从没吃过折耳根,应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最原始的生命体验。
  很可能就在咀嚼的那一瞬间,随着一阵生理反应的催动,眼眶也会开始湿润,你能看到大树的根脉,看到正在翻开泥土的蚯蚓,看到恐龙化石,也看到了哈雷彗星。
  头一回吃折耳根,差点折了我的根。
  跟其他善于包装自己的食物不同,它不会跟你讲多余的道理,性格坦诚而霸道,任何味道也别想压过它。
  相比起来,毛鸡蛋就像个温柔的花魁,折耳根是李逵。
  “东北的茧蛹,广西的烤猪眼,瑞典的鲱鱼罐头都不在话下,直到我遇见折耳根。”
  “那一刻我知道,我开始挑食了。”
  作为原生态的霸王级食品,它可能是最能分化人群的标志物之一,有多少人爱它,就有多少人怕它。
  它让一些自以为可以吃遍天下的人,重新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一口就能吃出孕吐的感觉。
  不少人吃过后都找到了文学创作的原动力,并把自己写过最生动的评价献给了它。
  折耳根催生了无数民间诗人,在此之前他们应该从未想过自己的描绘可以有多具体。
  有人说那种感觉,就像用三年没换的鱼缸水冲服一块腐烂的生姜,也有人说是有条鱼在自己嘴里跃了龙门,直接顶破天灵盖,好比一口咬在电线上,当时大脑就死机了。
  从效率的角度出发,越贴近生活才越能准确传达信息,深谙此道的朋友更显直白:
  “泥土味加金属味加鱼腥味混合在一起的鼻血倒流回喉咙里,就是那种感觉,偶尔还附加一点柴油味。”
  “你会经历一秒左右的空白,身体开始本能地干呕,比忍喝醉还难受,越回味越想吐,越想吐那个味道就越明确,形成一种太极般的循环。”
  七窍封闭、肛门收缩、喉咙发紧、火速晕倒,很难想象这些词都在形容同一种食物带来的感觉,人类在折耳根上得到了绝对的开放式体验。
  而这部分朋友的共同点就是都吃出了大自然的恶意,有的曾表示宁可挨顿打也不敢再吃了。
  甚至有人因此开始自我反省,尤其看到身边本地朋友抛来的期待眼神,很容易怀疑是不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以前不理解那些不吃香菜不吃葱的人,感觉他们都很矫情,吃过折耳根之后,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我向那些朋友道歉。”
  我的一位前同事,曾经尝试过一次辟谷,就在吃完折耳根之后。
  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吃这个东西上瘾,经过缜密的推演,他觉得是因为蘸水,“西南地区的蘸水,蘸砖头吃都美味”。
  直到他去了一次贵州,发现折耳根本身就能当蘸水用。
  而在另一群人看来,同样不理解怎么会有人不喜欢这种味道,他们吃了半辈子也没觉得腥。
  对于狂热爱好者来说,挖折耳根把别人家水田挖垮都是常规操作,凉拌一盘能下三碗饭,光是闻到就已经馋了。
  折耳根似乎完美诠释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有人称它是云贵川渝的天降神物。
  在贵阳朋友的介绍中,折耳根才是菜里的灵魂角色,比如恋爱豆腐果里要是没有它,那就等于只吃了豆腐没恋爱,可以按耍流氓论处。
  吃不下是本能反应,吃得停不下也是本能反应,要知道西南人民对这根草的开发是没有尽头的。
  它将合理出现在任何地方,在贵州还能喝到折耳根酸奶。
  可以说折耳根自然划出了一条菜系的分界线,是灯塔也是城墙。
  毕竟连汪曾祺先生都在《五味》中感叹过它的高门槛:“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关于这种植物的认识,其实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到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中记载,勾践被俘后曾吃了吴王的屎,导致长期口臭,范蠡就让大家都吃鱼腥草,属于以暴制暴。
  不少医书中也有它的身影,单从命名方式上就可以看出,即便在食物的身份之外,它也能勾起一定的恐惧感。
  自古以来,它就不是谁都能拿来当饭吃的。
  我曾因为吃不了折耳根而感到懊恼,主要是那些菜看起来都太好吃了。
  也尝试过捏着鼻子吃,结果没什么味道不说,一松开手差点原地出殡。
  有个朋友安慰我,说这是基因层面的事,就像讨厌香菜的人几乎都携带OR6A2基因。
  它对香菜中的醛类物质敏感,导致携带者吃香菜时,以为吃了一只被肥皂水泡过的臭大姐,折耳根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
  也有人说自己本来不能吃折耳根,却在交了云南女朋友之后,开始主动买来吃了。
  到了那些真正的天选之子嘴里,压根什么味都吃不出来。
  对此维基百科上有个更具浪漫主义的说法,折耳根本是观音菩萨功德池里的水草。
  “唐三藏西天取经时,观音池中的金鱼下凡成精,在通天河里吃了许多童男童女,罪孽深重。
  “菩萨将其收服后,怜人间疾苦,故而将功德池中的水草种子撒播人间。”
  几天前我再次尝试吃折耳根,再次以失败告终,与第一次相隔了十年。
  最后我还是悟了,一般食物都是被人挑,而折耳根可以挑人。
  它如同佛陀一般,度的皆是有缘者。
其他文献
我们是可以区分哪些事是我们不得不做,哪些事是我们乐意做的,但是这种区分挺有限的。比如说带孩子,换尿布不爱干,逗孩子笑爱干。但你不给孩子换尿布,逗孩子玩就没那么快乐。好玩的事情怎么跟有点儿苦、有点儿累的事情连在一起,我们弄不大清楚,但我们大致知道,你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辛苦,你跟他的相处就会有一些不同的品质。等到把不爱干的事情都交给机器人以后,剩下的爱干的事情的性质也会改变,你作为一个人的品质总体上也会
期刊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何谓与人为善?昔舜在雷澤,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
期刊
但是,时间的没完没了并不能使善更加善,也不能使白更加白。如果中午的薔薇失去它在清晨时的娇美,它在清晨时的娇美仍然是真实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完,我们除非是傻子才要求事物永久不变,但是,如果我们不抓住手里的东西及时享受它,我们就更傻了。如果变易是事物的本性,我们会认为把这一条作为人生哲学的前提,最合情合理。我们谁也不能两次濯足于同一条河流,然而,河水流去,继之流来的水依旧一样清凉沁人。
期刊
在中国传统社会,女子出嫁从夫是共识。于是那些怕老婆的男子,就成了历史上的“另类”。老婆不怕死,你还不怕她?  普通人怕老婆,可能只会成为街头巷尾的闲聊谈资,但位极人臣的宰相重臣怕老婆,天下百姓都会吃瓜关注。  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妻子是范阳卢氏,这个卢氏不仅娘家厉害,本人也是个泼辣角色。房玄龄有一次在早朝后耽搁了点时间,便踌躇着不敢回家。  唐太宗问他缘由,他就向其请旨:“请皇上下令让我夫人知晓,是您
期刊
唐朝那些性格各异的诗人之间的关系很有趣。比如天王巨星李白和王维,为何老死不相往来?边塞圣手高适和岑参,到底哪个更铁血?“郊寒岛瘦”的孟郊和贾岛,又是怎样比惨的?  今天要说的这对CP,是同龄的白居易和刘禹锡。曾看过一个排行榜——“历史上十对友谊最深的文人”,白居易和刘禹锡出人意料地排在第一。这就耐人寻味了,因为他们初次见面时,都已经55岁了,是典型的夕阳之交。  此前,他们互相仰慕,算是神交已久的
期刊
在2020东京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破纪录的速度像开了挂,只是去趟厕所的工夫,远在东京的我国健儿就能狂刷两金。  田径跑道更是以毫秒见分晓。一眨眼的工夫,男子4×100接力赛的运动员就赶超短跑王国牙买加选手以第四名的成绩冲过终点。  37秒92。这一成绩追平了由我国创造的亚洲纪录,并且是全场唯一没有黑人选手的团队,网友无不为之惊讶,忍不住手动P个奖牌给这群飞人。  其中,苏炳添更是被称为无冕之王。这
期刊
在《蜘蛛俠》系列电影中,各种版本的彼得·帕克几乎都难逃被蜘蛛爬上身狠狠咬上一口的命运,也不知道蜘蛛怎么就那么听导演的话,指哪爬哪。  其实,小虫子能如此听导演的话,一部分功劳自然要交给发达的数字特效技术,而另一部分则要归功于专业的昆虫训练师, 蜘蛛等虫子在他们手里乖得就像善解人意的狗狗。  蜘蛛几乎是瞎子,又没有嗅觉,想教它做事得用点特殊手段。当导演要求蜘蛛从A点走到B点时,训练师会在A、B两点间
期刊
近年流行小手袋,各时尚品牌一窝蜂生产迷你包。不论销售对象是哪个年龄层的店铺,售卖的手袋都如零钱包或名片夹般大小。由于迷你包设计可爱精致,款式、质料与颜色又层出不穷,因此时尚爱好者纷纷入手进货,就算平日不赶潮流的,也受到这股打扮风尚感染,外出时人们身上挂着如掌心般大的手袋,手机却拿在手中,成了街道上有趣的风景。一向爱研究打扮的我当然不会置身潮流之外,早已购买了不少心头好,更从使用迷你包中领悟出一点人
期刊
当你开车穿越美墨边境时,可能会经过一座叫墨西卡利的城市。乍一看,这里似乎平平无奇,但这座位于沙漠腹地的城市最初的缔造者是一批华人。20世纪初,这里甚至完全是一座地道的“中国城”。  墨西卡利现在拥有一百多万人口,是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首府,但由于地处沙漠盆地,从天上俯瞰,这里一片土黄色,并且氣候极端干旱,夏天高温能达到50℃。19世纪末之前,这片土地上杳无人烟。当时中国正值清末,数十万华工为了谋生
期刊
编者按:本刊从第二期到第四期连载周宁先生的《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基本问题》一文,周宁先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该文分三次载完,目次如下:《政治化与美学化:戏剧观念的正题与副题》(第二期)、《现代化与民族化:戏剧观念的坦途或迷途》(第三期)、《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戏剧观念的立场或方法》(第四期)。  【摘要】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的社会政治属性选择了现实主义创作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