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是在1948年春天,我去复旦大学教师宿舍庐山村探望一位生病在家的同学,她患的是感冒,病了几天已经好了。她家对面就住着靳以师,她带我走近窗前,指着对门一扇开着的窗口告诉我:“坐在窗前写东西的就是作家靳以。他的家属住在上海(当时我们都把市区称作上海),他和他的女儿南南住在这里,他差不多整天都坐在这里写东西……”
我对这位著名的民主教授心仪已久。没想到坐在窗前的靳以竟是那么年轻:一头浓密的黑发,戴着一副浅色眼镜,微胖的圆脸上线条清秀柔和……
半年后,我在系里担任了点工作,又在期末的欢送会和新学年的迎新会上演出节目,这才和靳以师有了接触,不时和系干部一起到他家走动。我发现他在生活中是那么乐观、热情、真诚、善良。他开导我们说:“参加革命就像学习游泳一样,你不下水,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就是在他的教导关心下,我为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拉票,也参加了抗议游行和护校工作,得到很大的锻炼。
1949年秋季,靳以师为我们开了一门六个学分的“文学论”。当时我们班级只有二十几个同学,教室很小,靳以师讲课就像谈心。那时他刚满40岁,很精神,讲的是一口悦耳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圆润柔和。他讲课,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有理论,有实例,清清楚楚。他向我们介绍了很多著名的和不很著名的作家、作品,独独不谈他自己。我们不仅喜欢听他的课,还喜欢课后听他对文艺动态的介绍和分析。就是由于他的指引,使我熟悉了很多现当代作家的特点,对我这一生所从事的文学编辑工作帮助很大。
他在教学的同时,写了不少歌颂新社会的热情洋溢的文章,大约在1950年底,受广播电台文艺组编辑之约,他赶写了一出广播剧《说服》,以天厨味精厂厂长吴蕴初的女儿动员父亲购买公债的事迹为内容,以配合购买公债的宣传。我饰演剧中的小女儿,只花了一周课余时间排练,这出广播剧就在上海电台播出了。靳以师的政治热情由此可见。
一年后,院系调整,靳以师调到另一所大学任教导主任。1953年初,又调到华东文联(上海作协前身)。我也从复旦毕业,分配到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开始了我的文学编辑生涯。
那时靳以师刚刚访问了朝鲜,随即又去了长春汽车制造厂和佛子岭水库。向他约稿的报刊很多,他很忙。我也去向他约稿,为了得到他的稿子,我拼命强调用文学作品教育少年儿童的意义。他笑了:“你呀,干什么工作,就说什么重要。”但他很认真听我们的要求,一点不嫌读者对象年幼,很快为我们写了篇散文《我们的汽车诞生了》。靳以师还介绍我认识了巴金先生,巴金也为我们写稿了。两位大家的作品大大提高了我们刊物的知名度。
1957年靳以与巴金联手创办大型文学刊物《收获》,我调到《收获》编辑部,在靳以身边工作,直到他辞世。
在《收获》创办的那段日子里,靳以师精神特别好,每天早上都是兴冲冲来到我们中间,整个编辑部像个和谐的大家庭,他的编辑意图通过交谈,自然地贯彻到工作中,增加了大家的责任感。
靳以师还特别叮嘱我们,一定要尊重作家,文责自负,编辑的知识是有限的,不能乱砍胡改作家的文章,发现问题可以提醒作家自己改。编辑要成为作家的朋友。对于自由来稿也要慎重处理,每部长篇至少要由两位编辑阅读后再处理。他很爱护新人,发现了文学新人他会亲自写信约稿。
没想到,很快就有了那场席卷全国的反右运动。靳以师被指定带头第一批到工厂下生活。好一段时间他上午在工厂劳动,下午到编辑部工作,有时还有社会活动,整天得不到休息。他太劳累了,终于病倒。一次,两次,住进医院又出院。1959年10月10日,他心脏病第三次发作,又住进了医院。
编辑部主任萧岱特地叮嘱我:“不要到医院去看靳以同志,他病得很重。”
我一直惴惴不安。谁知靳以师来了电话:“小彭吗?我是靳以。”声音仍是那么圆润、温和。我禁不住叫了起来:“章先生,你好吧?”
“我蛮好的。我说,你怎么不到医院里来?”
我噤住了,泪水在眼眶里转。我紧紧握住话筒,没有吭声。话筒里又传来他欢悦急切的声音:“我说,编辑部有我的信吗?”
“有几封。”在编辑部我还兼带为他做点秘书工作。
“这几天稿件情况怎么样?我说,今天下午你到医院来一趟好么?”
“好的,好的。”我提高声音说:“我下午就来!”这样我就“理直气壮”地去医院看他了。
当天下午三点钟探视时间一到,我就走进靳以师的病房。他半躺在病床上,脸对着门,见我进来,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你坐下,是骑车来的?”他脸色很好。
“是的。”我把他的信件和在途中买的几只蟹壳黄都放在他的床上。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一封封来信,告诉我谁的稿子不来了,谁的稿子要安排到下一期,然后把信摞在一起交还我。他的心一直挂在刊物上。
“这是什么?”他发现手绢包着的蟹壳黄。
“几只蟹壳黄,我怕来不及回去吃饭,路上买的。”
他随手从手绢里取出一只烤得黄酥酥的小饼往嘴里送:“等一下你吃我的饭好了。”
看见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想,这样生龙活虎的人怎会是重病人?那时,我还没有经历过亲近的人的病故,对如何关心、护理重症病人一无所知,更蠢的是,我从未为重病中的恩师送去过一份可口的吃食……
最后一次去医院看靳以师是1959年11月4日,他把看好的校样交给我后,因楼下有人等探病的牌子,我便匆匆离去。第二天,靳以师还在病房里给我电话,要我代他领工资,交党费。谁知11月7日,天还没亮,我就从电话里听到了噩耗。我立即赶到医院向恩师告别,可是已经见不到他的影子了,床是空的,地上已没有了他的鞋子,只有他生前用过的衣物用品整齐地叠放在小橱上。
他离开我们整整半个世纪了。作为他的受益者,我永远心存感念!
(选摘自《文汇报》2009年10月20日)
我对这位著名的民主教授心仪已久。没想到坐在窗前的靳以竟是那么年轻:一头浓密的黑发,戴着一副浅色眼镜,微胖的圆脸上线条清秀柔和……
半年后,我在系里担任了点工作,又在期末的欢送会和新学年的迎新会上演出节目,这才和靳以师有了接触,不时和系干部一起到他家走动。我发现他在生活中是那么乐观、热情、真诚、善良。他开导我们说:“参加革命就像学习游泳一样,你不下水,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就是在他的教导关心下,我为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拉票,也参加了抗议游行和护校工作,得到很大的锻炼。
1949年秋季,靳以师为我们开了一门六个学分的“文学论”。当时我们班级只有二十几个同学,教室很小,靳以师讲课就像谈心。那时他刚满40岁,很精神,讲的是一口悦耳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圆润柔和。他讲课,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有理论,有实例,清清楚楚。他向我们介绍了很多著名的和不很著名的作家、作品,独独不谈他自己。我们不仅喜欢听他的课,还喜欢课后听他对文艺动态的介绍和分析。就是由于他的指引,使我熟悉了很多现当代作家的特点,对我这一生所从事的文学编辑工作帮助很大。
他在教学的同时,写了不少歌颂新社会的热情洋溢的文章,大约在1950年底,受广播电台文艺组编辑之约,他赶写了一出广播剧《说服》,以天厨味精厂厂长吴蕴初的女儿动员父亲购买公债的事迹为内容,以配合购买公债的宣传。我饰演剧中的小女儿,只花了一周课余时间排练,这出广播剧就在上海电台播出了。靳以师的政治热情由此可见。
一年后,院系调整,靳以师调到另一所大学任教导主任。1953年初,又调到华东文联(上海作协前身)。我也从复旦毕业,分配到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开始了我的文学编辑生涯。
那时靳以师刚刚访问了朝鲜,随即又去了长春汽车制造厂和佛子岭水库。向他约稿的报刊很多,他很忙。我也去向他约稿,为了得到他的稿子,我拼命强调用文学作品教育少年儿童的意义。他笑了:“你呀,干什么工作,就说什么重要。”但他很认真听我们的要求,一点不嫌读者对象年幼,很快为我们写了篇散文《我们的汽车诞生了》。靳以师还介绍我认识了巴金先生,巴金也为我们写稿了。两位大家的作品大大提高了我们刊物的知名度。
1957年靳以与巴金联手创办大型文学刊物《收获》,我调到《收获》编辑部,在靳以身边工作,直到他辞世。
在《收获》创办的那段日子里,靳以师精神特别好,每天早上都是兴冲冲来到我们中间,整个编辑部像个和谐的大家庭,他的编辑意图通过交谈,自然地贯彻到工作中,增加了大家的责任感。
靳以师还特别叮嘱我们,一定要尊重作家,文责自负,编辑的知识是有限的,不能乱砍胡改作家的文章,发现问题可以提醒作家自己改。编辑要成为作家的朋友。对于自由来稿也要慎重处理,每部长篇至少要由两位编辑阅读后再处理。他很爱护新人,发现了文学新人他会亲自写信约稿。
没想到,很快就有了那场席卷全国的反右运动。靳以师被指定带头第一批到工厂下生活。好一段时间他上午在工厂劳动,下午到编辑部工作,有时还有社会活动,整天得不到休息。他太劳累了,终于病倒。一次,两次,住进医院又出院。1959年10月10日,他心脏病第三次发作,又住进了医院。
编辑部主任萧岱特地叮嘱我:“不要到医院去看靳以同志,他病得很重。”
我一直惴惴不安。谁知靳以师来了电话:“小彭吗?我是靳以。”声音仍是那么圆润、温和。我禁不住叫了起来:“章先生,你好吧?”
“我蛮好的。我说,你怎么不到医院里来?”
我噤住了,泪水在眼眶里转。我紧紧握住话筒,没有吭声。话筒里又传来他欢悦急切的声音:“我说,编辑部有我的信吗?”
“有几封。”在编辑部我还兼带为他做点秘书工作。
“这几天稿件情况怎么样?我说,今天下午你到医院来一趟好么?”
“好的,好的。”我提高声音说:“我下午就来!”这样我就“理直气壮”地去医院看他了。
当天下午三点钟探视时间一到,我就走进靳以师的病房。他半躺在病床上,脸对着门,见我进来,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你坐下,是骑车来的?”他脸色很好。
“是的。”我把他的信件和在途中买的几只蟹壳黄都放在他的床上。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一封封来信,告诉我谁的稿子不来了,谁的稿子要安排到下一期,然后把信摞在一起交还我。他的心一直挂在刊物上。
“这是什么?”他发现手绢包着的蟹壳黄。
“几只蟹壳黄,我怕来不及回去吃饭,路上买的。”
他随手从手绢里取出一只烤得黄酥酥的小饼往嘴里送:“等一下你吃我的饭好了。”
看见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想,这样生龙活虎的人怎会是重病人?那时,我还没有经历过亲近的人的病故,对如何关心、护理重症病人一无所知,更蠢的是,我从未为重病中的恩师送去过一份可口的吃食……
最后一次去医院看靳以师是1959年11月4日,他把看好的校样交给我后,因楼下有人等探病的牌子,我便匆匆离去。第二天,靳以师还在病房里给我电话,要我代他领工资,交党费。谁知11月7日,天还没亮,我就从电话里听到了噩耗。我立即赶到医院向恩师告别,可是已经见不到他的影子了,床是空的,地上已没有了他的鞋子,只有他生前用过的衣物用品整齐地叠放在小橱上。
他离开我们整整半个世纪了。作为他的受益者,我永远心存感念!
(选摘自《文汇报》2009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