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习惯法及其社会功能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我国宪法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要求法律的一致遵行。因此,现实中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碰撞在所难免。所以。研究少数民族习惯法及其社会功能很有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从分析少数民族习惯的概念出发。试图概括出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具体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少数民族;习惯法;功能
  
  一、习惯法的概念
  
  对于习惯法的概念,我国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对“习惯法”是这样界定的:“习惯法指国家认可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习惯。……在国家产生以前的原始习馈并不具有法的性质。”孙国华教授主编《法学基础理论》认为:“习惯法是经国家认可并赋予国家强制力的完全意义上的法。”沈宗灵教授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法学基础理论》也持同一观点。这些看法的共同点是,他们认为习惯法必须通过国家的认可。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是相对应的,“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观点人为,习惯法是一种准法律规则,是民俗习惯中符合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法律的基本特征的一些行为规范。
  以上两种观点可以说是对目前国内研究关于习惯法概念的概括。即目前研究关于习惯法的定义虽陈述上有些区别,但在内涵上属于上述两种观点之一。其实,第一种观点的出发点是法的“一元论”,即法只出自于国家,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但是,本人认为,应该从广义上理解法律,凡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进行社会管理,而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均用于法范畴体系之列。第二种观点就是从广义意义上法的概念出发的。
  本文认为,习惯法不仅仅是国家认可或确认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而且它是某一社会群体里被普遍认可的,基于习惯的,具有某种强制力并依靠某种机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二、少数民族习惯法及其特点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我国法律文化资源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调节手段与机制。代表了一定地区、一定民族群体的意志和利益,成为该区域内民族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有效地调节民族成员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鲜明的特征:
  1、民族性。民族性是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最显著的特征。少数民族习惯法代表和维护的是本民族的群体利益,符合本民族的价值认同,能够体现他们的共同意志。同时,基于对本民族习惯法所怀有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民族成员的日常生产生活都受到本民族习惯法的制约,每个成员对此都深信不疑,一致遵守。
  2、地域性。在空间范围上,少数民族习惯法除了受本民族自身特点的影响之外,还受其所在地域的居住环境、生存条件、生产状况、生活方式等条件的制约,其效力的发挥受到地域的限制,本民族的习惯法只在本民族空间范围内具有强制性。
  3、稳定性。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中逐渐总结、积累而成的,来源于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自身需要,少数民族习惯法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即便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也不会随之迅速消失,而是继续影响本民族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三、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主要是通过调整和规范本民族成员的行为来确定其信奉主体在本民族区域内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对一定范围内社会关系的规制来达到维护本民族共同利益的理念。具体而言,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
  这是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首要功能。它通过对本民族成员在生产、生活及其社会交往中的关系进行规范来平衡民族成员的社会利益。对有利于民族秩序和谐的行为进行肯定;对妨碍和破坏民族有序秩序的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从而使民族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整体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2、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习惯法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执行、议定习惯法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是民族文化传递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在民族社会关系发展中,少数民族习惯法经过不断地继承和超越,形成了一种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普适力的规则效应,这种规则效应经过长期的人际渲染逐渐形成民族地区特殊的文化。此种文化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民族文化中,习惯法是其得以世代相传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在民族文化得以善存、继承和传递、沿袭和发展的过程中,民族习惯法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3、培育和树立民族信仰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民族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规则,它对所有民族成员具有普适力。民族成员基于对自己信仰的敬重和信奉从而产生对行为习惯的敬奉,对行为习惯的敬奉转而会产生对习惯法则的敬奉和信仰,这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在其看来,习惯是神圣的,其规范也是神圣的。少数民族习惯法通过大量的全面的规定和对违反者的制裁,告诫本民族成员什么行为可为,什么行为不可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排斥什么样的人;理想的社会成员应具备什么条件从而在所有成员中树立一个行为的标准模式,强化成员的社会角色意识,并通过言传身教和各种活动进行培养。而民族成员通过对这些习惯法的尊奉会逐渐形成一种信仰的意识和心理,通过民族群体成员之间的不断渲染和传播形成一种具有普适力的行为习惯,而这种习惯一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就会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势必会起到培育和树立民族信仰的重大作用。
其他文献
道路交通随着经济跨区域活动和城市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产品经济的流通有着积极的作用.而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长期以来就是
朋友大伟说他要辞职.因为那天下午,在公司一个项目小组负责人的竞聘中,9个评委,他只得到了一票.大伟不服气,他在公司里干了足足六年,也算是个“老人”了吧.可是,怎么就被初出
人事档案是各个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用人单位掌握其单位内部人员整体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人事档案,用人单位可以了解到每个人的基本阅历、工作情况、家庭
核电厂贴壁式温度计采用PT100热电阻,具有电气性能稳定,测量灵敏度高,安装方便等优点,核电站在正常运行时,设备和管道内温度需参数需要处于一定的范围内.本文对贴壁式温度计
本文从开发性金融视角,以银行、政府和信用担保机构三者作为构建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锲入点,在分析了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
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党风建设的新要求,为破解当前"四风"顽症开出一剂良方,党员干部要深刻学习理解其精神内涵,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持之以恒改进作风,争做忠诚、担当、干净的好干部。
大学的管理架构可以看作是一个围绕学科和行政单位组织的矩阵型组织.大学行政管理,主要指管理主体依靠上级赋予的职权,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学校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
钢铁行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钢铁行业的发展也在日益壮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健全。电气自动化技术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钢铁行业的生产
期刊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社会职能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窗口,建立完善其内部控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相继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