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与富民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国与富民的关系,历来是政治家、思想家关注的治国理民的基本命题之一。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其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曾围绕这一关系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并在争论中逐步建构起中国传统富国之学的理论框架。
  首先提出富国富民关系问题的人是春秋初期辅佐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相管仲。管仲治国主张从理财入手,把富国富民作为目标,他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因此,“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同时,他认为富国与富民应当兼顾,但富国处于主导地位,富民则是富国的需要,因为“民富则易治”,富国归根到底是为了“富民”。
  管仲身后几百年,儒、法、墨三家代表人物在富国富民的争鸣中为传统富国之学的最终建立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孔子生当春秋末期,战乱频仍,世道艰难,他从“仁者爱人”的观念出发,主张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孔子不同意管仲富民从属于富国的观点,而是主张把富民放在第一位,认为民富即国富 ,国富就应当藏富于民。孔子这一思想是对管仲富国之学的极其重要的补充,为传统富国之学的建立开拓了新的思路。
  深受法家思想熏陶的商鞅前后当政十八年,两次实行变法,一心以富国强兵为务。商鞅认为,要使国强,必先国富,富与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理财思想角度来考察,商鞅学说的核心和目标就是一个“富”,即国富。
  从理论上讲,商鞅富国之学在对待富国与富民的关系上不够严密。只是由于商鞅变法富国之效显著,所以在实际上实现了既富国又富民的目标。
  商鞅之后的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富民思想,提出要把富民作为治国的重要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一主张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他强调“有恒产者有恒心”,并一再向人们展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小农经济美妙画卷,要求统治者让人民过上“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温饱生活。
  在儒、法两家之外,战国前期墨子的富国论也十分引人注目。墨子的富国论师承孔子的富民思想即他关于治国要使百姓既“庶”且“富”的主张,同时又赋予“富”字以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墨子所说的富国,主要是指增加国民财富,即增加一国或全社会财富的总量,所谓“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他的富国概念同时也包含了富民的因素在内。
  集儒、法、墨诸家富国富民思想之大成,建立了比较完整、科学的中国传统富国之学体系的是战国后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荀子在他的代表作《富国》篇中将“富国”定义为“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既富国库又富民,国家和百姓的财富都多得无处收藏这就叫作“富国”。
  在富国与富民的关系上,旬子主张必须以富民为富国的基础,如果仅考虑富国库,而不考虑富民,就会靠搜刮和聚敛来实现富国目标,那样不仅达不到富国目的,甚至会导致国家灭亡。荀子不止一次地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主张对人民要讲仁爱,施仁政,所谓“仁义德行,常安之术”,只有真诚地对待人民,国家才能常安、久安。他坚决反对以施小恩小惠之类的“偷道”、“奸道”,像对待小孩子那样哄骗人民,沽名钓誉,急功近利。可见,荀子的富民思想有其民本色彩,他对于富民与富国二者作等量齐观。
  至此,中国传统富国富民之学的理论框架就基本建立起来了。
其他文献
2010年12月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纪南受中央领导委派,在湖北全省领导干部会上宣布原湖北省长李鸿忠任湖北省委书记,充分肯定李鸿忠同志“思想解放,视野開阔,组织领导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本刊2006年1月号曾以“创新城市的新政首脑”为题报道过李鸿忠主政深圳的决策经验,值此李鸿忠书记履新之际,本刊“箴言”栏,谨将2008年4月4日湖北省政府召开廉政工作暨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
随着国家林业局对林业资源相关政策的发布,现很多地区都已对林业资源加大了管理力度.然而,在重多林业管理工作当中,林业病虫害防治一直都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为了能更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但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现在对有些干部来说,已经有点弄不清了。  在他们看来,“我”就是某某长、某某总,水平总比别人高,能力总比别人强,看得自然也比别人远,所以,我说你听,我说你做,似乎是天经地义。其实不然。  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200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第322卷5902期上发表署名文章"科学与中国现代化"。本刊特将译文予以转载,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学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及其通过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幼儿园应该从当地资源中吸取营养,从而实现课程实施的本土化。幼儿园可充分利用幼儿生活的文化背景、本土资源,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与本土课程资源及相应的
壮族诗歌是壮族文化重要的象征符号,是壮族诗人对族群文化和社会转型进行表述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民族建设进程的发展,壮族诗歌的族性写作话语从赞
根据"水南1号"龙眼生长特性,提出一套不同树龄阶段的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果园套种、生草耕作、整形修剪、疏花折梢,衰老树复壮、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控的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