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4种人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致病性最强,死亡率高.恶性疟原虫通过表达红细胞表面的变异抗原和粘附细胞受体,逃避宿主的免疫保护机制.其var基因家族编码的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
【机 构】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预防兽医学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4种人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致病性最强,死亡率高.恶性疟原虫通过表达红细胞表面的变异抗原和粘附细胞受体,逃避宿主的免疫保护机制.其var基因家族编码的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1(PfEMP1)是介导抗原变异和粘附的媒介.目前已了解一些关于恶性疟原虫产生PfEMP1及var基因的性质,并认为其产生PfEMP1的能力与其毒力有关.当PfEMP1介导感染红细胞在脑部微血管与内皮受体和红细胞受体发生粘附时,阻止血流和氧输送,导致脑型疟的发生.如果可以阻止PfEMP1介导的这种粘附作用,感染红细胞即会随血液循环到达脾脏被吞噬细胞所吞噬.正确认识var基因家族,有助于研制阻断感染红细胞与内皮受体和红细胞受体结合的疫苗.由于感染红细胞可粘附的内皮受体有限,所以,与受体结合的粘附分子所产生的变异也有限.因此,研制有针对性的疫苗是可能的.本文对PfEMP1和var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rn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PVP组15
20世纪50年代,Cloward首先提出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概念.从生物力学看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脊柱融合术,已逐渐发展成为脊柱外科基本技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结合多巴酚丁胺辅助用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探
[目的]探讨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后路截骨矫正重度脊柱后凸、侧后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 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度脊柱后凸、侧后凸患者,均行一期头
我们在既往实验的基础上于猪腰椎标本上摹拟临床Steffee钢板固定术式,将皮质骨圈以不同方式植人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椎间隙,通过脊柱节段轴向压缩刚度变化,了解不同方式植入皮
目的:分析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院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选取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此进行分组,即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
骨折固定是20世纪骨科进展的里程碑之一.骨折固定器材不断改进,其中包括髓内固定、多种类型的钢板固定以及外固定架固定等.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伤残率降低,康复时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