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不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tong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受社会环境、高校氛围、家庭及学生个人因素影响,高校学业不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重视科技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分析研究大学生学业不佳的现状原因及因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业不佳大学生进行自我减压与调适,以学生为本,营造高校和谐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李长贵(1965- ),男,安徽马鞍山人,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孙文远(1986- ),男,辽宁大连人,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徐州 22111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立项课题“学业不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分析”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LX2012Y157)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6-0099-02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大学生学业不佳从而被降级、退学、不能授予学位、不能毕业已不再是个别现象,而因学业不佳大学生引发的校园不安全、不稳定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和谐发展。学业不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业不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上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学生学业问题日趋突出,同时因学业不佳所引发的一幕幕校园悲剧令人深思与反省。《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显示,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有66129人未毕业,本科毕业生929598人中,有114839人没有获得学位。而由于学习成绩不合格,学生被大批学籍处理的消息也多次见诸新闻媒体,例如,2005年9月10日《春城晚报》报道,云南农业大学因学生考试学分不够等原因,向132人发出退学令;2006年7月5日《南京日报》报道,今年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有25名学生因考试不合格而未能毕业,占毕业班127人的近20%;2006年8月26日《信息时报》报道,武汉理工大学花费50万元,组织8466人次的学生补考等。经过初步调查统计,现在高校中拿不到学位的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14%,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约占3%,不能完成学业被退学的学生也要占到3‰左右,由此可见,大学生中学业不佳现象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造成大学生学业不佳的因素很多,分析这些因素,有利于我们理解学业不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背景和根源,进而找到解决其心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的不公正、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体现在上大学难、上名牌大学更难;就业难,找称心如意工作更难。应试教育主导下的教育形式滋生厌学的情绪,诸如“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得再好不如有个好爸爸”等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消极观念,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极易感染那些经不起挫折的学生。
  2.学校氛围因素。高校扩招过程中,软环境建设与硬件设施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师资力量的不足、学科设置的随意性、实验条件的匮乏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再加上现在高校年轻教师多,业务和生活压力都比较大,往往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很难专心于教书育人,对学生的关心明显不足。高校学术氛围的滑坡,学习风气的恶化,师生关系的淡漠,这样的环境氛围当然不利于学生学业的完成。
  3.家庭影响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育氛围、经济承受能力、家庭成员的和睦程度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而言,家庭教育氛围良好、经济能力宽裕、家庭成员和睦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性格一般比较开朗,综合能力相对均衡,人生目标一般比较明确,也相对能经得住挫折的考验。反观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关系不和谐或者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学生,他们一般比较沉默,要么就是默默无闻地学习生活着,要么就是在原地踏步中沉沦。
  4.个人人格因素。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家庭环境都会对大学生学业问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相比较这些外在的影响因素,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因素还是起主要作用。在现有高等教育体系下,不乏这样或那样的优秀学生,他们学习刻苦,敢于拼搏,当碰到困难和挫折时,勇敢面对,能够通过个人的奋斗与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在相同的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同性格的人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选择不同、奋斗程度不同,造就了大学生不同的人生轨迹。因此,个人人格因素在大学生的学业不佳问题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二、学业不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高校学业不佳大学生群体中,许多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往往在学习、生活和交往方面表现为过分自卑、过于敏感、嫉妒心强、待人冷漠、偏激叛逆、依赖性强、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性格焦虑等不健康心理,分析研究学业不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顺利完成学业。
  1.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由于过多否定自我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高校学业不佳学生群体,在高校日常学习生活中,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很难得到同学的认可,很难有知心好友,日久天长,在其个人的潜意识里容易把自己定位为一无学力、二无能力、三无优点的人。尽管他们有时候也想振作起来,刻苦努力一把、拼搏一次,但是巨大的现实差距让他们感到自己事事处处不如别人,也无法追赶别人,意志消极,情绪低落,面对困难往往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   2.敏感心理。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一些学业不佳学生变得敏感多疑,他们不愿意与别人谈论自己的事情,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学业情况,更不愿意公开求助于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甚至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了围墙,把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当成是对自己的怜悯和嘲笑,对别人充满了防范之意。对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总会有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甚至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处于多心的状态,内心设防多,有时候同学之间一句不经意的玩笑,也会深深刺激他们的心灵,加重他们的自卑感。
  3.偏激叛逆心理。学业不佳大学生一般都比较敏感和脆弱,因而很容易受到伤害,再加上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种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这样就会激化并导致学业不佳大学生群体内心的偏激与叛逆。他们对很多事都带有成见或偏见,爱质疑,爱钻牛角尖,对待问题过分较真,极少数学业不佳大学生甚至有反社会的心理倾向。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多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一旦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和利益受到侵害,他们就会对让自己遭受挫折的社会和他人进行攻击,尤其当自尊心受损时,这种攻击就显得更加强烈。
  4.自我封闭心理。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挫折会引起个人的焦虑。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学业压力给学业不佳大学生普遍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对待人生,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与同学交往,不能融入同学之中,长此以往,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从而形成自我封闭。
  5.焦虑心理。学业不佳大学生很多人在内心深处都能够意识到学业危机出现的真实原因及改变现状的各种方法。很多时候,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彻底改变颓废状态,成为一名光芒四射的大学生。但是对于积重难返的他们而言,知难行更难,一方面是目标不够清晰或过于好高骛远;另一方面则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特别是高效率的执行力,导致功败垂成。在现实与理想困境中,一次次的冲锋,一次次的溃败,内心焦虑,矛盾的冲突此起彼伏。
  三、改善学业不佳大学生心理状态的途径和方法
  1.重视对学业不佳学生的心理辅导,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适。重视对学业不佳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有利于提升学业不佳大学生对学习压力的认知,从而帮助他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寻找突破口。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引导学业不佳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心理减压,发挥其在解决学习问题上的自觉能动性,从而缓解悬在他们头上的学业压力,帮助他们恢复学习动力,最终达到消除压力,重拾学习信心的效果。
  2.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挥朋辈互助的积极作用。在对学业不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些支撑平台及相应的支持系统。针对不同性格特征、不同成因模式的学业不佳大学生,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回曾经优秀的自我,同时去探索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克服压力,改善自己的学习、生活及交际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单纯依靠学业不佳大学生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还容易出现反复甚至放弃。这时需要发挥朋辈的支持系统作用,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学习互助,让学业不佳的大学生在心理转化过程中,始终得到身边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支持和监督,从而明确前进方向,提高完善效果。
  3.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强化对学业不佳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在对学业不佳大学生积极开展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强化对学业不佳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管理力度。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对其的关心,帮助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实实在在的管理手段,督促学业不佳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阶段性学习目标,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目标前进。通过管理的监督作用,帮助学业不佳大学生主动克服各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通过矫正不良习惯和树立优秀习惯,帮助学业不佳大学生巩固所取得的每一个阶段性成果。
  4.学校、社会和家庭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学业不佳大学生的转化工作。社会氛围、家庭环境、高校学风都是影响大学生学业不佳的重要外在因素。学校、社会及家庭应该各尽所能,扬长避短,共同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环境,而不应该在责任上互相推诿。社会应该创造平等、公正的升学、就业、择业环境,确保公民获得公平的选择机会;高校要努力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育人氛围,高校管理应该细致入微,教师育人应该以人为本,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围绕学生,追求实效;家庭要尽最大可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并完善家长应尽的教育义务。家长和学校之间可建立一种动态的交流机制,针对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与不足,随时予以教育与帮助,从而培养出素质优秀、能力出色、知识渊博、心理过硬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军,李传玲,张钰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其教育措施[J].教育教学研究,2008(49).
  [2]李玉环.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心理归因与辅导对策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1).
  [3]钟启泉.“学业不良”的界定及其因析模式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2).
其他文献
2007年2月14日,浙江衢州。这天是情人节。曾经拥有6位年轻美貌情人的江西省公安厅原副厅长许晓刚,却度过了一个没有情人的情人节。这一天,许晓刚身穿800号黄色囚服走进了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庭。他因涉嫌索贿受贿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在这里接受法院的公开审理。    揭开护黑伞    2007年1月11日上午8时许,随着浔阳江畔的一声枪响,备受关注的“江西打黑第一案”:抚州市熊氏黑社会犯罪集团
医院固定资产是开展医疗、培训、科研和行政办公等工作的基础,是保障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物质基础;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随着
今日,读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演讲稿《创作与翻译》,其中一段话使我蓦然一震,叹为警言。  先生说:“像李白、杜甫、屈原这样的天才,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维护者、发扬者,中文在他们的手里,我们才发现中文的能量有多少,就像一个矿藏,里面黄金到底有多少,那要看大作家的作品,才知道中文的能量有这么多。”  但在国门大开、西学东渐的现在,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呢?究竟还有多少人看得起李白、杜甫、屈原这些天才的作品
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内地医院长期负债额达到350亿元人民币,去年全国医院用于建设的资金为185亿元人民币,其中财政投入只占23%,其余是由医院贷款和自筹。报道中又提到,某些地区医院建设追求高层次装饰豪华,投入费用和维护成本高,一家600张病床6万平方米面积的医院,每年水电费就达1000万元以上。  一边是高度负债,一边是极尽奢华,“边负债边发财”是大医院的普遍写照,他们虽然号称从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