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中,每个单元都有一定数量的重点课文与自读课文。我以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切不可忽略这些自读课文,它们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点课文的有效延伸与具体应用。在当前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宗旨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着力遵循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少教多学”——有效教学自读课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读课文 教学策略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对于教材上的自读课文显得非常纠结,一方面觉得如果按照重点课文一样组织教学会时间不允许,一方面又觉得如果简单掠过又会影响教学质量,更担心影响学生对教师,对语文课堂的看法。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均是教师对课改理念、教材安排的理解不够深入的结果,自读课文是重点课文的具体应用与有效延伸,在学习重点课文之后,这些自读课文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检测与补充,运用得当,对于提升我们的语文学习效果很有好处。现在我就将自己多年来对于自读课文的處理方法总结如下,与各位共享,望批评指正。
一、凸显重点,注重自读课文的独立性
当前的教材课时安排上留给自读课文的时间一般只有一个课时,我们在教学这些自读课文的时候像重点文章那样面面俱到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但每篇文章从立意、构思、写法与语言等诸多方面又都有着其独特的地方,这时,我们就要注意抓住自读课文众多层面中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着重体会,使得我们既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又能领略不同作者、不同文章的别样风采。在紧抓课文重点这个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文章前面的提示语是非常重要的,也有的版本教材将提示语放在了每个单元的前面。譬如我在讲授《丝绸之路》一课的时候,就认真研读了课文前面的提示语,明白了本课的重点在于整体感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在沟通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怎样的重要价值;本课的另外一个要点是拓展延伸,利用图书与网络资料搜集丝绸之路上发生的其它故事与班级师生共同交流。抓住这两点,一节课的安排便有条不紊,非常从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善用比较,注重自读课文与单元内容的联系性
对于教材中安排诸多自读课文的目的,一方面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毕竟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脱离了阅读,就脱离了语文本身。另一方面,这些自读课文是重点课文的有效补充与具体应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凸显重点,强调自读课文的独立性,还要注重其与单元内其它篇目的联系,或落实重点课文所讲到的具体知识,或对重点课文的内容进行有效完善与拓展补充。譬如在讲授《毛主席在花山》一文中,我就很好地联系了本单元前面所讲的《长征》、《国庆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等篇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毛主席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还和普通的群众一样充满深情,是一位慈祥的父亲。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一个人物的认识便升华到了一个高深的层次,能够培养他们立体化理解人物的意识与能力。
三、能力迁移,教师要敢于放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注重整体阅读与自主感悟,从这个角度出发,自读课文在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方面反而具备更为直接的优势与便利。课程标准强调,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能力迁移,敢于放手,将更多的乃至全部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即“少教多学”。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对自读课文的个别字词做精雕细琢的探究,注重“不求甚解”的教学理念,把具体的问题探究放到学生对于文本的反复朗读与自我感悟之中,使得学生能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与程度。譬如我在讲授《慈母情深》一课的时候,在课堂上只提示了学生一句:“对于本课的内容概括与主题提炼要联系我们刚刚讲过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学习方法。”学生便开始运用抓住段落关键词进行内容扩充的方法开始概括文本内容,运用通过人物描写提炼文章主旨的方法进行反复朗读,自我感悟,在一次次地能力迁移中,学生不但顺利解决了本课的知识重点与难点,而且对于语文的能力掌握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充分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自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十分重视其相关内容的课外阅读拓展,尽量将课内自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高层次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与综合素质。譬如,每当讲到与四大名著有关的课文篇目时,我便及时推荐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电影,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名著,并主动给学生借阅图书,给予方便。这样一来,我便把教材设置自读篇目的目的实现了放大化、有效化,将主题阅读、素养提升落在了实处。
总之,基于课程改革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所提供的巨大挑战与难得机遇,我们不能面对困难而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我们更应该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每一条建议与意见,准确把握自读课文的授课策略,积极钻研,勇于创新,在教材自读课文的授课艺术中趟出一条崭新的路子,让自读课文与重点课文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深化课改精神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何春 《小学语文选读课文教学的策略思考》 《教学月刊》 2011.07
2、陈利亚 《例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学术交流》 2010.09
3、胡友全 《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探索》 《学语文》 2007.0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读课文 教学策略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对于教材上的自读课文显得非常纠结,一方面觉得如果按照重点课文一样组织教学会时间不允许,一方面又觉得如果简单掠过又会影响教学质量,更担心影响学生对教师,对语文课堂的看法。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均是教师对课改理念、教材安排的理解不够深入的结果,自读课文是重点课文的具体应用与有效延伸,在学习重点课文之后,这些自读课文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检测与补充,运用得当,对于提升我们的语文学习效果很有好处。现在我就将自己多年来对于自读课文的處理方法总结如下,与各位共享,望批评指正。
一、凸显重点,注重自读课文的独立性
当前的教材课时安排上留给自读课文的时间一般只有一个课时,我们在教学这些自读课文的时候像重点文章那样面面俱到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但每篇文章从立意、构思、写法与语言等诸多方面又都有着其独特的地方,这时,我们就要注意抓住自读课文众多层面中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着重体会,使得我们既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又能领略不同作者、不同文章的别样风采。在紧抓课文重点这个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文章前面的提示语是非常重要的,也有的版本教材将提示语放在了每个单元的前面。譬如我在讲授《丝绸之路》一课的时候,就认真研读了课文前面的提示语,明白了本课的重点在于整体感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在沟通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怎样的重要价值;本课的另外一个要点是拓展延伸,利用图书与网络资料搜集丝绸之路上发生的其它故事与班级师生共同交流。抓住这两点,一节课的安排便有条不紊,非常从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善用比较,注重自读课文与单元内容的联系性
对于教材中安排诸多自读课文的目的,一方面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毕竟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脱离了阅读,就脱离了语文本身。另一方面,这些自读课文是重点课文的有效补充与具体应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凸显重点,强调自读课文的独立性,还要注重其与单元内其它篇目的联系,或落实重点课文所讲到的具体知识,或对重点课文的内容进行有效完善与拓展补充。譬如在讲授《毛主席在花山》一文中,我就很好地联系了本单元前面所讲的《长征》、《国庆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等篇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毛主席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还和普通的群众一样充满深情,是一位慈祥的父亲。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一个人物的认识便升华到了一个高深的层次,能够培养他们立体化理解人物的意识与能力。
三、能力迁移,教师要敢于放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注重整体阅读与自主感悟,从这个角度出发,自读课文在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方面反而具备更为直接的优势与便利。课程标准强调,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能力迁移,敢于放手,将更多的乃至全部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即“少教多学”。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对自读课文的个别字词做精雕细琢的探究,注重“不求甚解”的教学理念,把具体的问题探究放到学生对于文本的反复朗读与自我感悟之中,使得学生能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与程度。譬如我在讲授《慈母情深》一课的时候,在课堂上只提示了学生一句:“对于本课的内容概括与主题提炼要联系我们刚刚讲过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学习方法。”学生便开始运用抓住段落关键词进行内容扩充的方法开始概括文本内容,运用通过人物描写提炼文章主旨的方法进行反复朗读,自我感悟,在一次次地能力迁移中,学生不但顺利解决了本课的知识重点与难点,而且对于语文的能力掌握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充分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自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十分重视其相关内容的课外阅读拓展,尽量将课内自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高层次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与综合素质。譬如,每当讲到与四大名著有关的课文篇目时,我便及时推荐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电影,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名著,并主动给学生借阅图书,给予方便。这样一来,我便把教材设置自读篇目的目的实现了放大化、有效化,将主题阅读、素养提升落在了实处。
总之,基于课程改革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所提供的巨大挑战与难得机遇,我们不能面对困难而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我们更应该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每一条建议与意见,准确把握自读课文的授课策略,积极钻研,勇于创新,在教材自读课文的授课艺术中趟出一条崭新的路子,让自读课文与重点课文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深化课改精神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何春 《小学语文选读课文教学的策略思考》 《教学月刊》 2011.07
2、陈利亚 《例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学术交流》 2010.09
3、胡友全 《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探索》 《学语文》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