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例青少年儿童炎症性肠病临床病例分析

来源 :国际消化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ttf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青少年儿童炎症性肠病(IBD)的特点,从而发现小儿IBD最佳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9例IBD住院患儿根据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IBD诊断标准及WHO对CD推荐的诊断要点进行分析,并比较UC和CD差异。结果UC24例,CD15例,男女比为2∶1,临床表现均以腹痛、腹泻、便血为主;病变分布UC以左半结肠为主,CD以末段回肠为主;肠镜检查特点UC为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多见(78.3%),CD病变以不具特异性的息肉样增生及肠腔狭窄为主(87.5%);IBD病理组织检查特点UC为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86.7%),CD最多见的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与聚集(73.3%),故肠镜在诊断IBD中作用明显。结论现阶段临床结合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青少年儿童IBD的最佳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模型,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DN
目的分析婴幼儿预防接种后发生死亡的病例,评价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2013年湛江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报
<正> 镰状细胞病是一种发现最早及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种血红蛋白分子病。自1910年Herrick发现本病以来,对此病的研究甚多,1949年Pauling认为这病是由红细胞内Hb分子的异常所致,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振兴地方经济,更重要的是推进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新。福建省拥有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产和蕴含地域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
素描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在现代艺术发展潮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素描是高中美术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学习素描能帮助我们提高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准确具体地表现对
增生性瘢痕一直是困扰人们的医学界性的难题。增生性瘢痕继发于皮肤的深层组织缺损,尤其在烧伤病人中十分常见。在烧伤病人中,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皮肤创面无论是否经过皮肤移植
目的了解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血脂、血糖、腰围水平对血压的影响因素,加强对高血压尤其是正常高值血压的防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抽取73个社区
非糜烂性反流病是指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而无内镜下食管粘膜损害表现的疾病 ,约占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 70 % ,其发病机制复杂 ,既与GERD有相似之处 ,又有其特殊性 ,主要包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心肌干细胞(CSCs)的分化起重要作用,其信号通过受体激活并经Smads、p38MAPK和P1-3K等3条信号通路转导,调节多种心肌转录因子的表达,进而诱导CSCs的
抗真菌药对白色念珠菌(简称白念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能改变白念菌细胞的超微结构,破坏细胞壁、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引起细胞内容物漏出,这主要与抗真菌药抑制细胞膜麦角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