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吸宫刮宫术后子宫粘连原因。方法 是随机选取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粘连的患者。本文对43例刮宫术后子宫内粘连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其中人工流产吸刮宫术是造成子宫粘连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刮宫术;子宫内;粘连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58-02
近年来,婚前妊娠和早婚无指标妊娠者日益增多,育龄妇女要落实好避孕措施,避免人流手术。同时应加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避免意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以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妇产科医生在做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时,要求熟练操作技术为当前妇产科工作中的首要任务。避免多次刮宫引起子宫壁损伤十分重要。由于宫腔内操作日益增多,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也在上升,为了加强对本症的认识,自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我在从事妇产科门诊1年工作中,共接诊治疗子宫内粘连患者43例,现做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及手术种类 一般来说,人工流产按照受孕时间的长短,分为负压吸引术(孕6-10周)和钳刮术(孕11-14周),而且大多是年轻患者。本文对43例病例分析的患者年龄在30-40岁,全部有吸、刮宫病史,刮宫两次者8例,刮宫三次者6例。其中发生于人工流产吸宫者30例,占总数的69.77%。人工流产不全后再次吸宫者5例,占总数的11.63%。过期流产刮宫术后4例,占总数的9.30%。产后流血刮宫术后3例,占总数的6.98%。子宫粘连在不同的孕次、产次、人流次数均有发生。出现临床症状1个月至半年。
1.2 临床表现 子宫内粘连,主要表现为月经改变及周期性腹痛。其中术后出现闭经者有39例,占总数的90.70%。月经少者3例,占总数的6.98%。8例刮宫术后闭经,有周期性腹痛病史,于术后2个月明确诊断,占总数的18.60%。4例刮宫术后月经过少并伴有下腹痛,6个月后,经输卵管造影诊断为宫腔散在性粘连。以上诸症状及表现,在病人就诊时,根据病史,当时即可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每次疼痛持续3至5天。
1.3 子宫内粘连部位及处理 粘连发生于子宫颈管者39例,占总发病率的90.7%。宫腔内粘连者为5例,占总发病率的11.63%。病人于就診时使用探针或小号扩张器慢慢扩张宫颈内口,在宫腔内做扇形钝性分离粘连,使经血排出,腹痛迅速缓解。子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内可置节育器,以防再次粘连,再用适量的抗生素7-10天,经2-3个月后可取出节育环,也可用性激素人工周期疗法2-3个月,使子宫内膜逐渐恢复。现多主张采用小儿用的Foley保留导尿管放入宫腔内,在充盈袋中注入3ml的生理盐水,保留7天后取出。
1.4 治疗效果 在43例子宫内粘连病例中,有38例经过治疗后解除粘连,腹痛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占总发病率的88.37%。4例月经过少,月经周期不规则伴有痛经,并发附件炎症者6例,占总发病率的13.95%。
2 分 析
子宫腔粘连又称Sherman’s syndrome.用力过猛的刮宫手术常易损坏宫颈和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壁粘连致闭经。患者卵巢功能正常。
本文43例子宫内粘连病例,均有吸宫、刮宫等病史。有宫腔内操作的手术就可造成子宫颈管的粘膜及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创伤,考虑为本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子宫内膜基底层级子宫颈管粘膜损伤,愈合时发生子宫颈管及宫腔粘连。主要发生粘连部位在子宫颈管。宫颈管部位狭窄,粘膜又薄,再加上子宫过度屈曲,更易损伤并粘连。单纯子宫腔粘连少见,且多为不完全粘连。负压电吸引术后,较少发生宫腔或子宫颈管粘连。宫腔粘连阻断经血排出,可造成闭经和周期性腹痛。因而出现继发闭经、月经过少、周期性腹痛或月经紊乱等。本文43例中有39例发病均在宫颈管处,占总发病率的90.70%。其他文献报道的比例有的只有30%左右。这说明造成闭经的主要原因是吸、刮宫术。
为了预防术后子宫腔及子宫颈管粘连的发生,应严格执行吸宫、刮宫手术操作常规,纠正过度屈曲的子宫。刮宫不能用力过度、反复搔刮,以免损伤内膜基底层和子宫肌层,而引起宫腔粘连。本文有3例因产褥期流血刮宫造成粘连。对人工流产术后或有刮宫史的病人,且有明显的停经史并伴有剧烈腹痛者,应警惕此病症的发生,同时要和异位妊娠相鉴别,以免误诊,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因为二者的治疗方针不同。
参考文献
[1] 石一复.吸宫刮宫术后子宫粘连116例分析[J].中级医刊,1979,(12).
[2] 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第10次印刷.
[3]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05,第46次印刷.
【关键词】 刮宫术;子宫内;粘连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58-02
近年来,婚前妊娠和早婚无指标妊娠者日益增多,育龄妇女要落实好避孕措施,避免人流手术。同时应加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避免意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以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妇产科医生在做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时,要求熟练操作技术为当前妇产科工作中的首要任务。避免多次刮宫引起子宫壁损伤十分重要。由于宫腔内操作日益增多,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也在上升,为了加强对本症的认识,自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我在从事妇产科门诊1年工作中,共接诊治疗子宫内粘连患者43例,现做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及手术种类 一般来说,人工流产按照受孕时间的长短,分为负压吸引术(孕6-10周)和钳刮术(孕11-14周),而且大多是年轻患者。本文对43例病例分析的患者年龄在30-40岁,全部有吸、刮宫病史,刮宫两次者8例,刮宫三次者6例。其中发生于人工流产吸宫者30例,占总数的69.77%。人工流产不全后再次吸宫者5例,占总数的11.63%。过期流产刮宫术后4例,占总数的9.30%。产后流血刮宫术后3例,占总数的6.98%。子宫粘连在不同的孕次、产次、人流次数均有发生。出现临床症状1个月至半年。
1.2 临床表现 子宫内粘连,主要表现为月经改变及周期性腹痛。其中术后出现闭经者有39例,占总数的90.70%。月经少者3例,占总数的6.98%。8例刮宫术后闭经,有周期性腹痛病史,于术后2个月明确诊断,占总数的18.60%。4例刮宫术后月经过少并伴有下腹痛,6个月后,经输卵管造影诊断为宫腔散在性粘连。以上诸症状及表现,在病人就诊时,根据病史,当时即可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每次疼痛持续3至5天。
1.3 子宫内粘连部位及处理 粘连发生于子宫颈管者39例,占总发病率的90.7%。宫腔内粘连者为5例,占总发病率的11.63%。病人于就診时使用探针或小号扩张器慢慢扩张宫颈内口,在宫腔内做扇形钝性分离粘连,使经血排出,腹痛迅速缓解。子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内可置节育器,以防再次粘连,再用适量的抗生素7-10天,经2-3个月后可取出节育环,也可用性激素人工周期疗法2-3个月,使子宫内膜逐渐恢复。现多主张采用小儿用的Foley保留导尿管放入宫腔内,在充盈袋中注入3ml的生理盐水,保留7天后取出。
1.4 治疗效果 在43例子宫内粘连病例中,有38例经过治疗后解除粘连,腹痛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占总发病率的88.37%。4例月经过少,月经周期不规则伴有痛经,并发附件炎症者6例,占总发病率的13.95%。
2 分 析
子宫腔粘连又称Sherman’s syndrome.用力过猛的刮宫手术常易损坏宫颈和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壁粘连致闭经。患者卵巢功能正常。
本文43例子宫内粘连病例,均有吸宫、刮宫等病史。有宫腔内操作的手术就可造成子宫颈管的粘膜及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创伤,考虑为本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子宫内膜基底层级子宫颈管粘膜损伤,愈合时发生子宫颈管及宫腔粘连。主要发生粘连部位在子宫颈管。宫颈管部位狭窄,粘膜又薄,再加上子宫过度屈曲,更易损伤并粘连。单纯子宫腔粘连少见,且多为不完全粘连。负压电吸引术后,较少发生宫腔或子宫颈管粘连。宫腔粘连阻断经血排出,可造成闭经和周期性腹痛。因而出现继发闭经、月经过少、周期性腹痛或月经紊乱等。本文43例中有39例发病均在宫颈管处,占总发病率的90.70%。其他文献报道的比例有的只有30%左右。这说明造成闭经的主要原因是吸、刮宫术。
为了预防术后子宫腔及子宫颈管粘连的发生,应严格执行吸宫、刮宫手术操作常规,纠正过度屈曲的子宫。刮宫不能用力过度、反复搔刮,以免损伤内膜基底层和子宫肌层,而引起宫腔粘连。本文有3例因产褥期流血刮宫造成粘连。对人工流产术后或有刮宫史的病人,且有明显的停经史并伴有剧烈腹痛者,应警惕此病症的发生,同时要和异位妊娠相鉴别,以免误诊,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因为二者的治疗方针不同。
参考文献
[1] 石一复.吸宫刮宫术后子宫粘连116例分析[J].中级医刊,1979,(12).
[2] 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第10次印刷.
[3]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05,第46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