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医学部设置CGFNS培训班
【出 处】
: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发表日期】
:
2002年22期
其他文献
视野检查是现代青光眼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和随访的核心,根据视野缺损程度进行分级对评估青光眼病情至关重要,目前国际上视野分级方法多种多样,从动态视野计的缺损形态分级发展到定性分级、半定量和定量分级,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尽管目前还缺乏一种得到公认的标准分级方法,但这些不同设计的视野评估方法为临床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可以针对不同的用途对视野进行各种分级比较.如何选用合适、简单而又准确的分级系统去判断视野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进行性丧失、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病理性眼压增高和眼内血液循环障碍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谷氨酸毒性、一氧化氮(NO)增加和氧化应激等,近年来发现免疫学因素也参与青光眼的发病及其视神经损害,主要的免疫学异常表现有热休克蛋白等自身抗体表达、眼内液及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一些炎性细胞因子的升高等.从体液免疫学、细胞免疫
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光照是昼夜节律产生及调节最重要的授时因子.光线通过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及表达黑视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mcRGCs),经视网膜-下丘脑束(RHT)传导至视交叉上核(SCN)等视觉中枢,共同调节昼夜节律、瞳孔对光反应等非形觉功能.青光眼的病理基础是RGCs受损,进而累及mcRGCs,会影响患者的昼夜节律.就青光眼及实验性高眼压对昼夜节律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儿童低视力和失明的主要原因,约1/3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是遗传所致.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不同,且表型多样.先天性白内障与特定的基因突变有关,其致病基因主要包括编码晶状体的结构蛋白、缝隙连接蛋白、膜蛋白、晶状体发育中的调节蛋白基因.定位和识别导致白内障形成的基因突变对了解先天性白内障的分子缺陷和病理生理的特点是必要的.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了较大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是一类常见的眼眶疾病,表现为非特异的炎性病变,至今病因未明.IOIP可发生于眼眶的任何部位,根据其侵犯部位和病变进展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有多种多样,并且与众多其他眼眶疾病表现类似,严重者与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极为相似,诊断较为复杂.目前,IOIP的诊断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相应的临床表现排除可鉴别的疾病,然后由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血液学检查提供一定的辅助信息,进而观察对糖皮质
为了解决为北京市远郊区县培养合格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医生问题,我们于2001年3月在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论是:1.北京市远郊区县医生数量并不短缺,主要是多数医生达不到合格培训要求.2.为此,需要建立独立培养农村医生的医学教育机构,如培训中心,单独专业系等,也可在临床医学专业系中设立培养本科农村医生专业班.3.课程模式要具有农村医学教育的特色.4、制定相应的留住农村医学人才
背景 C57B L/6.NOD-Aec1 Aec2小鼠是研究人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较理想的动物模型,但其干眼体征、眼表组织的病理学特点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C57 BL/6.NOD-Aec1 Aec2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眼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明确其是否能够自发地产生干眼. 方法 实验分为模型组(45只C57BL/6.NOD-Aec1 Aec2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和对照组(45只C57BL/6J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