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并根据其直觉性、整体性、联想性和情感性的特点,找到适合语感培养的途径:生活体验,引发语感;情感朗读,培养语感;鼓励联想,诱发语感;听说读写,养成习惯。以此来加强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 语感培养; 心理特征; 培养途径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具体而言,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1 语感的心理特征
1.1 直觉性。这是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所谓直觉是“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所以,语感的直觉性实际上是指对言语的顿悟。如有些人能“一听就懂”、“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这其实就是语感直觉性的表现。这种潜意识的思维,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往往凭“感悟”。
1.2 整体性。因为语感是主体直接作用于语用层面的言语同化,已经舍弃了对语言、词义、词汇、语法等具体语素的条分缕析,所以,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如夏丏尊先生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这里的感受和意味,都不是具体事物的形状和色彩,而是对意境和意义的整体把握。可见,语感是在瞬间内对言语全方位、多层面的整体把握。
1.3 联想性。语言描述的景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想象和联想,也就没有语感。语感的联想是瞬间完成的,侧重在语义的领悟,实现意象,引起情趣上的效应,把握所传达的复杂感情,接近言语的旨趣。如当人们读到《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诗句时,就会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仿佛看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夜,勇士们与敌人拼死战斗的情状,又仿佛听到了震耳发愦的嘶杀声,这是怎样一幅铁马金戈的战斗画图啊!这一感受是基于生活经验吸收言语符号,通过联想、想象产生的,正因为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语感就越显具体、生动、真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意味着联想中孕育着创造性。
1.4 情感性。语感本身具有情感性。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作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语感不仅仅是为判断语文知识正误而服务的,更重要的是会使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感应相融;反之,则使主体的情感体验变得扭曲失衡,无法共鸣。
分析语感的性质和特性使我们发现: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并非神秘莫测的“魔力”。语感对语言感性认识的内容带有规律,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语感能力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
2 培养语感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处提及“语感”:“培养语感”(见第一部分前言“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形成良好的语感”(见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见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三、教学建议”);“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见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四、评价建议”)。可见新课标对语感培养的重视。“语感”逐渐成为语文教学新观念的标志性的概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来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来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生活中有的人说起话来别人不便于听,写的文章别人不便于看,根本无法或是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辞典。这是不错的”,然而“字典辞典的解释无非是取比照的或说明的办法,究竟不会和原文字原辞十分贴合”。如前面提到的夏丏尊先生的“落叶”、“新绿”在字典上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它们的语感解释的。
为此,叶圣陶强调指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还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字,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
由此可见,语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对语文教学而言,抓住了语感培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 培养语感的途径
3.1 生活体验,引发语感: 叶圣陶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学生语感,应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单从语言文字去研究,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如“动物”的词义,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生物中的一类,这些生物总以有机物为食物,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而对于一个生物学家和一个小学生,他们对“动物”的感受就会不尽相同。对于小学生,一见到“动物”这个词,便能迅速地与猫、狗、老虎等活生生的实物联系起来,这就是语感。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经验越多,语感就越深切。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这样即使课文中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语感也能被诱发出来。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全站立起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老师可以提出“焦急”、“耐心”这两个词语,首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如到火车站接亲人,你提早等候在车站,可是未到时间或火车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引导,学生即能顿悟到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了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这就准确地反映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热爱和怀念的感情。 3.2 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极佳途径,朗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朗读训练常被忽视。即使被作为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多数也是为读而读,乍听起来,读得整齐,细听之下,并未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朗读时,若能有感情地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听这样的朗读才是一种美的享受。
具体方法有:
(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又特别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像《春》、《观潮》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2)理解朗读:重在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借助丰富的想象,学生能体会到这样的一种境界:故人远去,斯人独自伫立着凝望天际的长江水,以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深深眷恋。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了,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教师在诵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于是,课堂真正变成了学堂,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地学习,自读自悟。教师不再是讲师,而成了教练、导演,他们引导学生学习,随时给学生指点,却又决不越俎代庖。语文学习是重过程而不重结论的,要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
3.3 励联想,诱发语感:
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该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其中形象感又是基础。形象再现即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画面。心游万仞的联想与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家乡的秋白梨》里将初夏梨树上青青的果实比作“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又将它拟人化,是“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这样传神的描绘就是借助于由想象与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弥补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的蕴意和情感。有位老师上杜甫的《绝句》时,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释词译句后,是这样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
①结合诗中词语,说说这首诗表现的季节和地点。
②在诗人描绘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说说他们的色彩若拍成电影,哪些景物是静的,哪些景物是动的?用自己的话把动态景物描绘一下。
③“千秋”、“万里”把我们引到画面之外,使你想到了什么?
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入情入境,浮想联翩,眼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行白鹭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凭窗远眺西山雪岭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门外停泊着远航东吴的船只。在此基础上,学生感受到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心情。这样,学生会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语言的形象化,既减轻了学生感知课文的难度,又达到了在轻松愉快之中培养语感能力的目的。
3.4 说读写,养成习惯:
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必将终生受益。作为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地学习,也就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支柱,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叶圣陶所说“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必须养成习惯才行”。有了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必将推进语感能力的培养,反过来,语感对听读、说写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就会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无论要养成什么习惯,我认为必须要有恒心。叶圣陶指出,“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的习惯。”因此,我们对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要有严格的要求。读,在前面我已经讲了很多,这里我着重讲讲听、说和写。
学生总是喜欢听故事的,我就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每每讲完一则故事,我就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我要学生说完整的话,也许因为故事有情节,比较容易记,所以学生往往都能把故事讲清楚。但光靠讲故事还是不够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个项目叫“听说训练”,虽然里面的文章都比较短小,但故事性不强,相对难记。如果你随意听过去,到头来脑子里只能是一片空白。因此在做这类训练是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比如记文章中的关键词;记文章的主要内容……当然,要求不能一下子和盘托出,提要求也得讲究艺术,遵循从易到难的梯度原则。第一遍听时你可以让学生自测一下能记住多少;第二遍听时要求学生记住关键词;第三遍听时就要求学生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留意别人怎样表达意思,怎样把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这样一步步下来,短文的内容学生已掌握了七八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听到的东西讲出来,当然学生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求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做“把下面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这类习题时,仅凭感觉命中率就可以达到90%以上。我想这是语感在起作用了。
至于写,要养成“想清楚再写的习惯”,而且写完了要念几遍,动手改一改。写作,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用文字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语感强,那么他们笔下的人、事、物就会鲜明、具体。在习作中培养语感,我认为看图作文是基础。怎样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抓事物的特征。当然谴词造句、锤炼语言和谋篇布局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勤写来达到。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写周记,要他们写下身边的人、事、物或记下自己的所闻、所想。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写作指导中,我会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给一些限制,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作兴趣。如看到树,学生产生这里的树真多的念头,自然会想到树多的表现: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粗的、细的……我就顺势引导学生想树叶形状有:长的、短的、宽的、窄的、圆的、扁的。再想其色彩,有深绿、浅绿、翠绿、绿油油、亮闪闪。再想象到花,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颜六色。再从果实上想:青色、黄色、紫色……大小、形状……这样一想,可写的就多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兴奋起来,就会有话可写,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语感是学习语文的必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培养语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它需要按一定的方法不断地积累,学习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的。
参考文献
[1] 方裴卿:《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岳强:《小学语文实用教学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 语感培养; 心理特征; 培养途径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具体而言,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1 语感的心理特征
1.1 直觉性。这是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所谓直觉是“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所以,语感的直觉性实际上是指对言语的顿悟。如有些人能“一听就懂”、“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这其实就是语感直觉性的表现。这种潜意识的思维,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往往凭“感悟”。
1.2 整体性。因为语感是主体直接作用于语用层面的言语同化,已经舍弃了对语言、词义、词汇、语法等具体语素的条分缕析,所以,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如夏丏尊先生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这里的感受和意味,都不是具体事物的形状和色彩,而是对意境和意义的整体把握。可见,语感是在瞬间内对言语全方位、多层面的整体把握。
1.3 联想性。语言描述的景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想象和联想,也就没有语感。语感的联想是瞬间完成的,侧重在语义的领悟,实现意象,引起情趣上的效应,把握所传达的复杂感情,接近言语的旨趣。如当人们读到《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诗句时,就会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仿佛看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夜,勇士们与敌人拼死战斗的情状,又仿佛听到了震耳发愦的嘶杀声,这是怎样一幅铁马金戈的战斗画图啊!这一感受是基于生活经验吸收言语符号,通过联想、想象产生的,正因为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语感就越显具体、生动、真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意味着联想中孕育着创造性。
1.4 情感性。语感本身具有情感性。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作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语感不仅仅是为判断语文知识正误而服务的,更重要的是会使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感应相融;反之,则使主体的情感体验变得扭曲失衡,无法共鸣。
分析语感的性质和特性使我们发现: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并非神秘莫测的“魔力”。语感对语言感性认识的内容带有规律,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语感能力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
2 培养语感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处提及“语感”:“培养语感”(见第一部分前言“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形成良好的语感”(见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见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三、教学建议”);“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见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四、评价建议”)。可见新课标对语感培养的重视。“语感”逐渐成为语文教学新观念的标志性的概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来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来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生活中有的人说起话来别人不便于听,写的文章别人不便于看,根本无法或是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辞典。这是不错的”,然而“字典辞典的解释无非是取比照的或说明的办法,究竟不会和原文字原辞十分贴合”。如前面提到的夏丏尊先生的“落叶”、“新绿”在字典上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它们的语感解释的。
为此,叶圣陶强调指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还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字,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
由此可见,语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对语文教学而言,抓住了语感培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 培养语感的途径
3.1 生活体验,引发语感: 叶圣陶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学生语感,应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单从语言文字去研究,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如“动物”的词义,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生物中的一类,这些生物总以有机物为食物,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而对于一个生物学家和一个小学生,他们对“动物”的感受就会不尽相同。对于小学生,一见到“动物”这个词,便能迅速地与猫、狗、老虎等活生生的实物联系起来,这就是语感。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经验越多,语感就越深切。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这样即使课文中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语感也能被诱发出来。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全站立起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老师可以提出“焦急”、“耐心”这两个词语,首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如到火车站接亲人,你提早等候在车站,可是未到时间或火车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引导,学生即能顿悟到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了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这就准确地反映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热爱和怀念的感情。 3.2 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极佳途径,朗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朗读训练常被忽视。即使被作为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多数也是为读而读,乍听起来,读得整齐,细听之下,并未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朗读时,若能有感情地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听这样的朗读才是一种美的享受。
具体方法有:
(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又特别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像《春》、《观潮》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2)理解朗读:重在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借助丰富的想象,学生能体会到这样的一种境界:故人远去,斯人独自伫立着凝望天际的长江水,以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深深眷恋。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了,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教师在诵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于是,课堂真正变成了学堂,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地学习,自读自悟。教师不再是讲师,而成了教练、导演,他们引导学生学习,随时给学生指点,却又决不越俎代庖。语文学习是重过程而不重结论的,要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
3.3 励联想,诱发语感:
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该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其中形象感又是基础。形象再现即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画面。心游万仞的联想与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家乡的秋白梨》里将初夏梨树上青青的果实比作“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又将它拟人化,是“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这样传神的描绘就是借助于由想象与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弥补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的蕴意和情感。有位老师上杜甫的《绝句》时,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释词译句后,是这样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
①结合诗中词语,说说这首诗表现的季节和地点。
②在诗人描绘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说说他们的色彩若拍成电影,哪些景物是静的,哪些景物是动的?用自己的话把动态景物描绘一下。
③“千秋”、“万里”把我们引到画面之外,使你想到了什么?
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入情入境,浮想联翩,眼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行白鹭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凭窗远眺西山雪岭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门外停泊着远航东吴的船只。在此基础上,学生感受到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心情。这样,学生会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语言的形象化,既减轻了学生感知课文的难度,又达到了在轻松愉快之中培养语感能力的目的。
3.4 说读写,养成习惯:
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必将终生受益。作为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地学习,也就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支柱,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叶圣陶所说“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必须养成习惯才行”。有了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必将推进语感能力的培养,反过来,语感对听读、说写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就会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无论要养成什么习惯,我认为必须要有恒心。叶圣陶指出,“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的习惯。”因此,我们对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要有严格的要求。读,在前面我已经讲了很多,这里我着重讲讲听、说和写。
学生总是喜欢听故事的,我就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每每讲完一则故事,我就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我要学生说完整的话,也许因为故事有情节,比较容易记,所以学生往往都能把故事讲清楚。但光靠讲故事还是不够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个项目叫“听说训练”,虽然里面的文章都比较短小,但故事性不强,相对难记。如果你随意听过去,到头来脑子里只能是一片空白。因此在做这类训练是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比如记文章中的关键词;记文章的主要内容……当然,要求不能一下子和盘托出,提要求也得讲究艺术,遵循从易到难的梯度原则。第一遍听时你可以让学生自测一下能记住多少;第二遍听时要求学生记住关键词;第三遍听时就要求学生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留意别人怎样表达意思,怎样把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这样一步步下来,短文的内容学生已掌握了七八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听到的东西讲出来,当然学生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求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做“把下面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这类习题时,仅凭感觉命中率就可以达到90%以上。我想这是语感在起作用了。
至于写,要养成“想清楚再写的习惯”,而且写完了要念几遍,动手改一改。写作,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用文字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语感强,那么他们笔下的人、事、物就会鲜明、具体。在习作中培养语感,我认为看图作文是基础。怎样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抓事物的特征。当然谴词造句、锤炼语言和谋篇布局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勤写来达到。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写周记,要他们写下身边的人、事、物或记下自己的所闻、所想。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写作指导中,我会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给一些限制,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作兴趣。如看到树,学生产生这里的树真多的念头,自然会想到树多的表现: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粗的、细的……我就顺势引导学生想树叶形状有:长的、短的、宽的、窄的、圆的、扁的。再想其色彩,有深绿、浅绿、翠绿、绿油油、亮闪闪。再想象到花,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颜六色。再从果实上想:青色、黄色、紫色……大小、形状……这样一想,可写的就多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兴奋起来,就会有话可写,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语感是学习语文的必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培养语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它需要按一定的方法不断地积累,学习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的。
参考文献
[1] 方裴卿:《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岳强:《小学语文实用教学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