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成生姜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种植。一般于清明前后下种,白露后陆续采收上市。近年来,菜农为提前生姜上市时间,使之周年有生姜供应,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不断探索早姜生产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今年共种植早姜2.8hm2,总产4.368万kg,产值43.68万元(批发价,下同),平均1.56万kg/hm2(按7月20~25日采收计),产值15.6万元/hm2,其中攻关田达1.72万kg/hm2,产值达17.2万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整地栽种
1.1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且向阳、排灌方便的水稻田作为早姜高产种植田。水稻收割后,及早进行深翻耕,使土壤有较长的时间充分风化,促进土壤疏松,提高土壤通透性。栽种前再进行一次翻耕整平待栽。
1.2适时栽种
生姜早熟栽培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早栽与迟栽,其出苗均在谷雨前后。如过早栽种,气温低,难管理,易烂种,反而有碍于根系前期生长,也不利于出壮苗。一般于立春至雨水间栽种为好。
1.3选种掰种
好种出好苗,故选种是高产的基础。种姜应选颜色鲜黄、有光泽、块大形扁、芽眼多而完整、无伤痕、无潮湿、不干缩、未受冻、无病虫害,并符合该品种特征的姜块做种姜。掰种就是将大块的种姜,用双手分掰成所需要的小块,一般每块50~100g。同时,检查姜肉是否正常,剔除不正常的种块,并按姜块大小分级,分别栽种,使之出苗整齐均匀,便于管理。
1.4栽种方法
在整平待栽的田块上拉线定畦,以免种姜栽到畦沟里去,开畦沟时挖掉。一般畦连沟宽1.6m,其中畦面1.2~1.3m,沟底宽25cm,沟深20~25cm。在畦内以48cm距离开浅横沟,沟幅23cm,两边各摆栽1行种姜,两行种姜应错位,摆成“品字形”,成为宽窄行(26cm+22cm),每行平摆6~7块种姜,栽植15万块(丛)/hm2左右,种姜1.13~1.35万kg/hm2(用种量和栽种密度应根据计划采收上市时间来确定,随上市时间提前而用种量和密度相应增加,也就是说,掰种姜时应增大块的重量,本文的采收上市时间为7月下旬)。然后开畦沟覆土,覆土厚度掌握在4~5cm为佳。如果盖土太深,嫩姜将垂直生长,基部细小形成长脚的块茎,影响品质和美观,降低商品价值。因此,万一播种沟开得太深时,种姜就应该垂直或斜靠在沟边,以减少其出苗深度,避免长成长脚块茎。而后再盖上稻草和地膜,以利保温保湿,防止雨水淋浸,造成烂种。
2合理施肥
2.1施足基肥
生姜发芽后,同时在芽笋基部长出新根,吸收养分和水分,施足基肥,可促进芽笋的生长,达到壮苗之目的。方法是:按行宽开沟条施,用N、P、K复合肥1500kg/hm2,施后按沟幅23cm(栽种沟)开宽覆薄土,以免种姜与肥料接触而腐烂。
2.2适施追肥
当幼苗展叶后,用375kg/hm2左右尿素对大水量进行全田泼施。也可选小雨天进行全田撒施。掌握施后雨止时,尿素不粘叶即可。否则,应浇水,淋掉粘在叶片上的尿素,以免伤叶。或采用少吃多餐,分多次施入,更安全可靠。当幼苗转入较旺盛生长时,用N、P、K复合肥750kg/hm2左右,在大行开浅沟施入覆土,而后结合采收期和生长势灵活掌握合理追施。
3科学除草
生姜因发芽期和苗期长,田间极易长草。又因生姜扎根浅,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不宜多次中耕,故只能用除草剂结合用手拔除杂草。当姜苗还未展开叶片前,用10%草甘磷800g(1瓶)加水30~40kg喷雾,可杀灭所有的杂草,而对姜苗无害,但姜苗展叶后,草甘磷会杀死姜苗,切不可再用。以后随着生姜的生长,杂草较少,见草就拔即可清除。
4及时排灌
生姜根系不发达,且分布在表土层,不能吸收深层水分,既不耐旱,又不耐涝,但又喜湿润的土壤。浙南春季雨水多,应注意及时清沟排水,做好雨停水干,田间无积水;夏季高温,干旱时,应在傍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切不可采用小水慢灌抗旱,否则,易造成烂姜和加重姜瘟病的发生。
5病虫防治
生姜早熟栽培,经近年来的种植表现,主要有姜瘟病和姜螟危害。
5.1姜瘟病
姜瘟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由土壤、雨水、带病种姜及地下害虫等进行传播。盛发期是在高温多雨的7月份,重点应做好农业综合预防。因早姜是以鲜食为主,一般不提倡化学防治,确保无公害,故姜瘟病在7月份应经常检查。方法是:在傍晚逐丛检查是否有叶片萎蔫的植株,因健康的植株到傍晚叶片会恢复正常,如无它因,萎蔫的植株一般已被姜瘟病菌所感染,应及时拔除处理,并在其周围撒些石灰,以免扩散传播。
5.2姜 螟
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液喷洒叶茎。
1整地栽种
1.1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且向阳、排灌方便的水稻田作为早姜高产种植田。水稻收割后,及早进行深翻耕,使土壤有较长的时间充分风化,促进土壤疏松,提高土壤通透性。栽种前再进行一次翻耕整平待栽。
1.2适时栽种
生姜早熟栽培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早栽与迟栽,其出苗均在谷雨前后。如过早栽种,气温低,难管理,易烂种,反而有碍于根系前期生长,也不利于出壮苗。一般于立春至雨水间栽种为好。
1.3选种掰种
好种出好苗,故选种是高产的基础。种姜应选颜色鲜黄、有光泽、块大形扁、芽眼多而完整、无伤痕、无潮湿、不干缩、未受冻、无病虫害,并符合该品种特征的姜块做种姜。掰种就是将大块的种姜,用双手分掰成所需要的小块,一般每块50~100g。同时,检查姜肉是否正常,剔除不正常的种块,并按姜块大小分级,分别栽种,使之出苗整齐均匀,便于管理。
1.4栽种方法
在整平待栽的田块上拉线定畦,以免种姜栽到畦沟里去,开畦沟时挖掉。一般畦连沟宽1.6m,其中畦面1.2~1.3m,沟底宽25cm,沟深20~25cm。在畦内以48cm距离开浅横沟,沟幅23cm,两边各摆栽1行种姜,两行种姜应错位,摆成“品字形”,成为宽窄行(26cm+22cm),每行平摆6~7块种姜,栽植15万块(丛)/hm2左右,种姜1.13~1.35万kg/hm2(用种量和栽种密度应根据计划采收上市时间来确定,随上市时间提前而用种量和密度相应增加,也就是说,掰种姜时应增大块的重量,本文的采收上市时间为7月下旬)。然后开畦沟覆土,覆土厚度掌握在4~5cm为佳。如果盖土太深,嫩姜将垂直生长,基部细小形成长脚的块茎,影响品质和美观,降低商品价值。因此,万一播种沟开得太深时,种姜就应该垂直或斜靠在沟边,以减少其出苗深度,避免长成长脚块茎。而后再盖上稻草和地膜,以利保温保湿,防止雨水淋浸,造成烂种。
2合理施肥
2.1施足基肥
生姜发芽后,同时在芽笋基部长出新根,吸收养分和水分,施足基肥,可促进芽笋的生长,达到壮苗之目的。方法是:按行宽开沟条施,用N、P、K复合肥1500kg/hm2,施后按沟幅23cm(栽种沟)开宽覆薄土,以免种姜与肥料接触而腐烂。
2.2适施追肥
当幼苗展叶后,用375kg/hm2左右尿素对大水量进行全田泼施。也可选小雨天进行全田撒施。掌握施后雨止时,尿素不粘叶即可。否则,应浇水,淋掉粘在叶片上的尿素,以免伤叶。或采用少吃多餐,分多次施入,更安全可靠。当幼苗转入较旺盛生长时,用N、P、K复合肥750kg/hm2左右,在大行开浅沟施入覆土,而后结合采收期和生长势灵活掌握合理追施。
3科学除草
生姜因发芽期和苗期长,田间极易长草。又因生姜扎根浅,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不宜多次中耕,故只能用除草剂结合用手拔除杂草。当姜苗还未展开叶片前,用10%草甘磷800g(1瓶)加水30~40kg喷雾,可杀灭所有的杂草,而对姜苗无害,但姜苗展叶后,草甘磷会杀死姜苗,切不可再用。以后随着生姜的生长,杂草较少,见草就拔即可清除。
4及时排灌
生姜根系不发达,且分布在表土层,不能吸收深层水分,既不耐旱,又不耐涝,但又喜湿润的土壤。浙南春季雨水多,应注意及时清沟排水,做好雨停水干,田间无积水;夏季高温,干旱时,应在傍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切不可采用小水慢灌抗旱,否则,易造成烂姜和加重姜瘟病的发生。
5病虫防治
生姜早熟栽培,经近年来的种植表现,主要有姜瘟病和姜螟危害。
5.1姜瘟病
姜瘟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由土壤、雨水、带病种姜及地下害虫等进行传播。盛发期是在高温多雨的7月份,重点应做好农业综合预防。因早姜是以鲜食为主,一般不提倡化学防治,确保无公害,故姜瘟病在7月份应经常检查。方法是:在傍晚逐丛检查是否有叶片萎蔫的植株,因健康的植株到傍晚叶片会恢复正常,如无它因,萎蔫的植株一般已被姜瘟病菌所感染,应及时拔除处理,并在其周围撒些石灰,以免扩散传播。
5.2姜 螟
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液喷洒叶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