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一曲嘹亮的教学前奏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eri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只有和所学习的有意义材料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给学生布置系统性的前置性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它将关系到整堂课的开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品德课程前置性作业的实效呢?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内容为基点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应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这类作业是为新课作预备、作铺垫、作指引的。在作业中应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思路,它可以是下节课重点、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必须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作业的目的是什么,落脚点以及作业价值在哪里。要从作业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自己先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才能布置出高质量的前置性作业。
  1.教材需要填补之处
  品德教材中的大部分活动都明确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如教材中的“小调查”这一板块就需要设计相应的前置性作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小调查”中的表格和提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感受、调查、实验、讨论等学习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带到课堂上来,共同探讨生活、社会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填补教材中的“空白”,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
  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一单元“话说社区”为例:《社区——我的大“家”》《可爱的社区人》《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走进社区》4篇课文中,有3篇出现了调查表,可见需要学生进行课前调查的比例很高。
  2.内容难以品味之处
  品德教材中历史、地理题材的课文知识性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在课前应布置一些搜集资料方面的前置性作业,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充实教材内容。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另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搜集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如《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五大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等都是陌生的。所以,此课的教学仅借助书上的几张图片肯定是不够的,教师需适当地布置搜集类前置性作业。这样,不但能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感性材料,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感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
  3.情感难以共鸣之处
  有些主题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不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前置性作业,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悟课文所要传达的情感。如《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父母的辛苦,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单靠教材中“两份账单”等内容的讲解,学生很难感受到父母的辛劳,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小课题“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的探究,让学生对父母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种类、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平均获得的劳动报酬及父母为孩子做了哪些事,花费了多少时间等进行调查。调查中,学生真切地了解到父母的辛苦,用心灵感受到父母的处境、心情和良苦用心。可见,对一些情感性较强的课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布置一些实践性的前置作业,能让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产生新的感受与认识。
  二、巧把金针度与人——以方法为支点
  郭沫若先生说过:无法求其法,得法求其化。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与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方法。因此,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富有趣味性,让学生不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一种幸福的享受。
  1.社会调查法
  社会调查作业,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成功开展,一个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学生是否懂得如何去调查、去操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布置:
  (1)细化问题,易于调查。将调查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切入点较小而又具体可感、互有联系的问题,可使学生的调查有据可依、有序可循。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前,笔者让学生课前调查秋天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如果笼统地要求学生去调查这种变化,学生可能会感到茫然。于是,笔者以问题的形式出示:秋天到了,你周围的花草树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人们的衣着打扮有什么变化?小动物在秋天里又有什么变化?如果你还能发现其它变化,那你就更棒了!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的调查有了内容。
  (2)借助表格,乐于调查。老师如能将调查的内容设计成表格的形式,可收到化繁为简、化笼统为清晰的功效。如笔者教学《家庭收支知多少》一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全家一周的支出情况,并计了一张表格:
  
  有了这张表格,学生的操作就变得简单易行,保证了课前访问的有效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要给予学生足够完成作业的时间,参观访问最好选在双休日、节假日。
  4.观察体验法
  这类作业通过课前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设置相应的“岗位”,让他们承担某种角色,通过亲身体验实践,从而孕育出相应的情感体验。例如三上《农产品的家园》一课,教学前一个月,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样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做种子发芽的实验,并填写书上的种子生长记录表,详细地记录种下种子的日期、种子破土出芽的日期,并且还要每周测量一次植物的高度,做好记录。课堂上,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介绍记录表,汇报自己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交流种植经验。这项作业一直持续了一个月。在此过程中,植物的生长与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有些学生所种的植物死掉了,他们会流露出悲伤或羞愧之情;有的学生所种的植物生长情况良好,他们会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可见,在课前采用观察记录的方式来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帮助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
  5.日记“告白”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在课堂上真正构筑一个师生、生生互动,自由对话与交流的平台,首先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因此,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可以让他们记录下自己尝试学习新知的感受,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和思维状况,以便使教学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前老师不妨布置这样一项前置性作业:让学生以“保护环境,我做到了吗?我应该做些什么?”为主题,撰写一篇德育日记。老师课前对作业及时给予批注,或引导或鼓励,或委婉批评,或相机点拨,从中发现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从而使教学有一个合理的起点。
  无论选择哪种作业方法,必须把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使前置性作业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
  三、剪裁妙处非刀尺——以运用为落脚点
  教师应“以学定教”,将作业的检查与评价纳入课堂教学计划,打通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墙壁。教师在课堂上应兼顾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基础,顺学而导,形成完整的“教学回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1.检查交流式
  学生独立完成前置性作业之后,教师在课上应随机组织交流与反馈。如在教学《家庭收支知多少》一课前,笔者布置了“调查家庭一周的支出情况”这样一项前置性作业。课伊始,笔者就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记录的“家庭一周支出统计表”,并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学生家庭的一周支出统计表进行讨论:①各项支出是否必要?②各项支出的费用是否合理?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最后评选出“支出最合理家庭”。
  适时抓住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的学习资源来开展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前置性学习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体验与感悟,交流中,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张扬,从而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2.穿插释疑式
  教师提前阅读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把其中有深度的感悟、有价值的问题,甚至理解上的偏差摘录下来,把带有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层次地穿插安排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的问题,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如在教学《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前,笔者布置了这样的前置性作业:晒晒你和父母相处中的烦恼事儿。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普遍提到“父母学习上管得过紧,导致自己没有自由的空间”“与父母无法沟通,经常发生矛盾”等问题。这说明学生已经对课文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基于学生的预习起点展开教学,抓住学生的疑问,组织学生围绕烦心事开展自主学习,利用小组研讨等形式解决烦恼,无形中就解决了课文的难点。
  3.总结展示式
  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学习,回到课堂。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心得,都想在同伴面前“炫耀”,此时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让各个小组成员先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各组选出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结果,老师对各组的得失进行评价,评选出优胜组。如教学《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前,各小组在课前自主确定调查专题,制订活动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实践调查活动,并及时地记录、整理所获得的资料。课堂上,各小组在组内交流、整理后汇报各自研究的专题,全班交流,之后试做小导游。
  教师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应予以点拨、引导,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上镜奖、最佳口才奖等奖项。
  这样,学生通过对前置性作业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展示,所学知识不仅记忆深刻,理解到位,而且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教学在互动、平等、热烈的氛围中有序进行。
  总之,正确对待前置性作业,让其发挥应有的效能,是品德老师应当正视的问题。期待前置性作业在教师科学、合理地调控下,逐渐被学生喜爱,成为学习环节中值得期待的前奏!
  
  (作者单位:上虞市谢塘镇小浙江嘉兴312369)
  责任编辑:徐向阳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促进了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英语科目,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微课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创新商务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模式;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构建;实践  【作者简介】张凤丽,郑州师范学院。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微课在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有
【摘要】英语学习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从而利用该语言进行文化交流,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能够听懂英语,才能够利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说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英语听力教学尤为重要。本文在进行研究时就针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进行分析,提出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教学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其听力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游戏教学法  【作者简介】朱琴,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一、游戏教学法 
【摘要】近年来,大庆市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旅游文本的翻译问题。由于翻译行业兴起较晚,缺乏规范化的标准,译者水平良莠不齐,导致翻译问题层出不穷。对于汉英旅游文本的误差,下面将从误译、漏译两方面,分析一些常见的翻译问题,并对其进行探讨,得出一些可行的规避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大庆市旅游翻译;误译  【作者简介】杨娅霖,袁一品,赵焱,李凯旋,大庆师范外国语学院。一、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方法,更要进行专业发展的研究。在这一研究中, 反思性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1 1泛读和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如何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寻找新型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也探讨了反思性思维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1 1”外语泛读模式;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盛璇(1994.04.27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有数十年之久。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避免填鸭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对这种模式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出现了积分制和软白板展示。本文旨在分享和探討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情况,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言献策。  【关键词】积分制;软白板;小组合作;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邵玉萍,女,江苏南通人,苏州市南京师
The grass scripts of calligraph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alligraphy, It is the most artistic, expressive, and lyrical books. However, it is also the most easily misunderstood in the moment.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紧密联系。英语作为国际公认的交流语言,它的作用日益彰显。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颁布了一系列《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全新规定,要求打造有效性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有效课堂  【作者简介】詹慧,四川外国语大学附
【摘要】互动式教学是一种适应新课标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英语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具体阐述了互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应用的详细步骤及反思启示。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英语;高中  【作者简介】李梓涵(199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随着素
【摘要】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指导意见出台,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进高考英语改革,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高考改革问题。高中英语传统教学时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使得教学效果有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文中以新高考改革为切入点,分析高中英语教学受到的影响并给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英语;影响应对  引言  英语作为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现代人才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自我国恢复高考
【摘要】近年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如何有效地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成为焦点。很多学校和教师进行了有关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实践,而根据实践证明,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课堂的有效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能力,树立学生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