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只有和所学习的有意义材料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给学生布置系统性的前置性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它将关系到整堂课的开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品德课程前置性作业的实效呢?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内容为基点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应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这类作业是为新课作预备、作铺垫、作指引的。在作业中应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思路,它可以是下节课重点、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必须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作业的目的是什么,落脚点以及作业价值在哪里。要从作业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自己先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才能布置出高质量的前置性作业。
1.教材需要填补之处
品德教材中的大部分活动都明确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如教材中的“小调查”这一板块就需要设计相应的前置性作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小调查”中的表格和提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感受、调查、实验、讨论等学习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带到课堂上来,共同探讨生活、社会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填补教材中的“空白”,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
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一单元“话说社区”为例:《社区——我的大“家”》《可爱的社区人》《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走进社区》4篇课文中,有3篇出现了调查表,可见需要学生进行课前调查的比例很高。
2.内容难以品味之处
品德教材中历史、地理题材的课文知识性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在课前应布置一些搜集资料方面的前置性作业,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充实教材内容。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另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搜集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如《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五大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等都是陌生的。所以,此课的教学仅借助书上的几张图片肯定是不够的,教师需适当地布置搜集类前置性作业。这样,不但能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感性材料,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感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
3.情感难以共鸣之处
有些主题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不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前置性作业,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悟课文所要传达的情感。如《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父母的辛苦,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单靠教材中“两份账单”等内容的讲解,学生很难感受到父母的辛劳,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小课题“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的探究,让学生对父母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种类、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平均获得的劳动报酬及父母为孩子做了哪些事,花费了多少时间等进行调查。调查中,学生真切地了解到父母的辛苦,用心灵感受到父母的处境、心情和良苦用心。可见,对一些情感性较强的课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布置一些实践性的前置作业,能让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产生新的感受与认识。
二、巧把金针度与人——以方法为支点
郭沫若先生说过:无法求其法,得法求其化。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与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方法。因此,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富有趣味性,让学生不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一种幸福的享受。
1.社会调查法
社会调查作业,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成功开展,一个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学生是否懂得如何去调查、去操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布置:
(1)细化问题,易于调查。将调查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切入点较小而又具体可感、互有联系的问题,可使学生的调查有据可依、有序可循。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前,笔者让学生课前调查秋天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如果笼统地要求学生去调查这种变化,学生可能会感到茫然。于是,笔者以问题的形式出示:秋天到了,你周围的花草树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人们的衣着打扮有什么变化?小动物在秋天里又有什么变化?如果你还能发现其它变化,那你就更棒了!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的调查有了内容。
(2)借助表格,乐于调查。老师如能将调查的内容设计成表格的形式,可收到化繁为简、化笼统为清晰的功效。如笔者教学《家庭收支知多少》一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全家一周的支出情况,并计了一张表格:
有了这张表格,学生的操作就变得简单易行,保证了课前访问的有效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要给予学生足够完成作业的时间,参观访问最好选在双休日、节假日。
4.观察体验法
这类作业通过课前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设置相应的“岗位”,让他们承担某种角色,通过亲身体验实践,从而孕育出相应的情感体验。例如三上《农产品的家园》一课,教学前一个月,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样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做种子发芽的实验,并填写书上的种子生长记录表,详细地记录种下种子的日期、种子破土出芽的日期,并且还要每周测量一次植物的高度,做好记录。课堂上,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介绍记录表,汇报自己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交流种植经验。这项作业一直持续了一个月。在此过程中,植物的生长与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有些学生所种的植物死掉了,他们会流露出悲伤或羞愧之情;有的学生所种的植物生长情况良好,他们会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可见,在课前采用观察记录的方式来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帮助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
5.日记“告白”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在课堂上真正构筑一个师生、生生互动,自由对话与交流的平台,首先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因此,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可以让他们记录下自己尝试学习新知的感受,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和思维状况,以便使教学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前老师不妨布置这样一项前置性作业:让学生以“保护环境,我做到了吗?我应该做些什么?”为主题,撰写一篇德育日记。老师课前对作业及时给予批注,或引导或鼓励,或委婉批评,或相机点拨,从中发现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从而使教学有一个合理的起点。
无论选择哪种作业方法,必须把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使前置性作业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
三、剪裁妙处非刀尺——以运用为落脚点
教师应“以学定教”,将作业的检查与评价纳入课堂教学计划,打通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墙壁。教师在课堂上应兼顾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基础,顺学而导,形成完整的“教学回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1.检查交流式
学生独立完成前置性作业之后,教师在课上应随机组织交流与反馈。如在教学《家庭收支知多少》一课前,笔者布置了“调查家庭一周的支出情况”这样一项前置性作业。课伊始,笔者就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记录的“家庭一周支出统计表”,并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学生家庭的一周支出统计表进行讨论:①各项支出是否必要?②各项支出的费用是否合理?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最后评选出“支出最合理家庭”。
适时抓住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的学习资源来开展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前置性学习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体验与感悟,交流中,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张扬,从而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2.穿插释疑式
教师提前阅读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把其中有深度的感悟、有价值的问题,甚至理解上的偏差摘录下来,把带有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层次地穿插安排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的问题,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如在教学《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前,笔者布置了这样的前置性作业:晒晒你和父母相处中的烦恼事儿。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普遍提到“父母学习上管得过紧,导致自己没有自由的空间”“与父母无法沟通,经常发生矛盾”等问题。这说明学生已经对课文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基于学生的预习起点展开教学,抓住学生的疑问,组织学生围绕烦心事开展自主学习,利用小组研讨等形式解决烦恼,无形中就解决了课文的难点。
3.总结展示式
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学习,回到课堂。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心得,都想在同伴面前“炫耀”,此时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让各个小组成员先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各组选出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结果,老师对各组的得失进行评价,评选出优胜组。如教学《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前,各小组在课前自主确定调查专题,制订活动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实践调查活动,并及时地记录、整理所获得的资料。课堂上,各小组在组内交流、整理后汇报各自研究的专题,全班交流,之后试做小导游。
教师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应予以点拨、引导,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上镜奖、最佳口才奖等奖项。
这样,学生通过对前置性作业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展示,所学知识不仅记忆深刻,理解到位,而且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教学在互动、平等、热烈的氛围中有序进行。
总之,正确对待前置性作业,让其发挥应有的效能,是品德老师应当正视的问题。期待前置性作业在教师科学、合理地调控下,逐渐被学生喜爱,成为学习环节中值得期待的前奏!
(作者单位:上虞市谢塘镇小浙江嘉兴312369)
责任编辑:徐向阳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内容为基点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应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这类作业是为新课作预备、作铺垫、作指引的。在作业中应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思路,它可以是下节课重点、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必须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作业的目的是什么,落脚点以及作业价值在哪里。要从作业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自己先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才能布置出高质量的前置性作业。
1.教材需要填补之处
品德教材中的大部分活动都明确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如教材中的“小调查”这一板块就需要设计相应的前置性作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小调查”中的表格和提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感受、调查、实验、讨论等学习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带到课堂上来,共同探讨生活、社会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填补教材中的“空白”,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
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一单元“话说社区”为例:《社区——我的大“家”》《可爱的社区人》《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走进社区》4篇课文中,有3篇出现了调查表,可见需要学生进行课前调查的比例很高。
2.内容难以品味之处
品德教材中历史、地理题材的课文知识性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在课前应布置一些搜集资料方面的前置性作业,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充实教材内容。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另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搜集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如《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五大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等都是陌生的。所以,此课的教学仅借助书上的几张图片肯定是不够的,教师需适当地布置搜集类前置性作业。这样,不但能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感性材料,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感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
3.情感难以共鸣之处
有些主题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不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前置性作业,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悟课文所要传达的情感。如《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父母的辛苦,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单靠教材中“两份账单”等内容的讲解,学生很难感受到父母的辛劳,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小课题“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的探究,让学生对父母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种类、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平均获得的劳动报酬及父母为孩子做了哪些事,花费了多少时间等进行调查。调查中,学生真切地了解到父母的辛苦,用心灵感受到父母的处境、心情和良苦用心。可见,对一些情感性较强的课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布置一些实践性的前置作业,能让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产生新的感受与认识。
二、巧把金针度与人——以方法为支点
郭沫若先生说过:无法求其法,得法求其化。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与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方法。因此,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富有趣味性,让学生不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一种幸福的享受。
1.社会调查法
社会调查作业,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成功开展,一个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学生是否懂得如何去调查、去操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布置:
(1)细化问题,易于调查。将调查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切入点较小而又具体可感、互有联系的问题,可使学生的调查有据可依、有序可循。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前,笔者让学生课前调查秋天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如果笼统地要求学生去调查这种变化,学生可能会感到茫然。于是,笔者以问题的形式出示:秋天到了,你周围的花草树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人们的衣着打扮有什么变化?小动物在秋天里又有什么变化?如果你还能发现其它变化,那你就更棒了!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的调查有了内容。
(2)借助表格,乐于调查。老师如能将调查的内容设计成表格的形式,可收到化繁为简、化笼统为清晰的功效。如笔者教学《家庭收支知多少》一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全家一周的支出情况,并计了一张表格:
有了这张表格,学生的操作就变得简单易行,保证了课前访问的有效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要给予学生足够完成作业的时间,参观访问最好选在双休日、节假日。
4.观察体验法
这类作业通过课前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设置相应的“岗位”,让他们承担某种角色,通过亲身体验实践,从而孕育出相应的情感体验。例如三上《农产品的家园》一课,教学前一个月,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样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做种子发芽的实验,并填写书上的种子生长记录表,详细地记录种下种子的日期、种子破土出芽的日期,并且还要每周测量一次植物的高度,做好记录。课堂上,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介绍记录表,汇报自己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交流种植经验。这项作业一直持续了一个月。在此过程中,植物的生长与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有些学生所种的植物死掉了,他们会流露出悲伤或羞愧之情;有的学生所种的植物生长情况良好,他们会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可见,在课前采用观察记录的方式来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帮助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
5.日记“告白”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在课堂上真正构筑一个师生、生生互动,自由对话与交流的平台,首先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因此,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可以让他们记录下自己尝试学习新知的感受,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和思维状况,以便使教学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前老师不妨布置这样一项前置性作业:让学生以“保护环境,我做到了吗?我应该做些什么?”为主题,撰写一篇德育日记。老师课前对作业及时给予批注,或引导或鼓励,或委婉批评,或相机点拨,从中发现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从而使教学有一个合理的起点。
无论选择哪种作业方法,必须把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使前置性作业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
三、剪裁妙处非刀尺——以运用为落脚点
教师应“以学定教”,将作业的检查与评价纳入课堂教学计划,打通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墙壁。教师在课堂上应兼顾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基础,顺学而导,形成完整的“教学回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1.检查交流式
学生独立完成前置性作业之后,教师在课上应随机组织交流与反馈。如在教学《家庭收支知多少》一课前,笔者布置了“调查家庭一周的支出情况”这样一项前置性作业。课伊始,笔者就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记录的“家庭一周支出统计表”,并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学生家庭的一周支出统计表进行讨论:①各项支出是否必要?②各项支出的费用是否合理?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最后评选出“支出最合理家庭”。
适时抓住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的学习资源来开展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前置性学习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体验与感悟,交流中,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张扬,从而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2.穿插释疑式
教师提前阅读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把其中有深度的感悟、有价值的问题,甚至理解上的偏差摘录下来,把带有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层次地穿插安排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的问题,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如在教学《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前,笔者布置了这样的前置性作业:晒晒你和父母相处中的烦恼事儿。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普遍提到“父母学习上管得过紧,导致自己没有自由的空间”“与父母无法沟通,经常发生矛盾”等问题。这说明学生已经对课文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基于学生的预习起点展开教学,抓住学生的疑问,组织学生围绕烦心事开展自主学习,利用小组研讨等形式解决烦恼,无形中就解决了课文的难点。
3.总结展示式
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学习,回到课堂。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心得,都想在同伴面前“炫耀”,此时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让各个小组成员先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各组选出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结果,老师对各组的得失进行评价,评选出优胜组。如教学《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前,各小组在课前自主确定调查专题,制订活动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实践调查活动,并及时地记录、整理所获得的资料。课堂上,各小组在组内交流、整理后汇报各自研究的专题,全班交流,之后试做小导游。
教师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应予以点拨、引导,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上镜奖、最佳口才奖等奖项。
这样,学生通过对前置性作业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展示,所学知识不仅记忆深刻,理解到位,而且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教学在互动、平等、热烈的氛围中有序进行。
总之,正确对待前置性作业,让其发挥应有的效能,是品德老师应当正视的问题。期待前置性作业在教师科学、合理地调控下,逐渐被学生喜爱,成为学习环节中值得期待的前奏!
(作者单位:上虞市谢塘镇小浙江嘉兴312369)
责任编辑: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