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标教学是一套系统、科学、实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那么,如何在英语课文的讲授中运用目标教学的方法呢?笔者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英语教学 目标教学 兴趣爱好
一、前置测评——温故补偿,搭桥铺路
布卢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认知的前提能力,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前提条件,包括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等。课文是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的综合体,它总是由新旧知识共同组成的。而学生对旧知识、旧技能的掌握情况会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对学生需要具备的与本篇课文相关联的旧知识、旧技能进行诊断性测评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测评可唤起与强化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记忆,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缺陷,及时补救,从而有助于学生从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对学生学习新课文起到搭桥铺路温故知新的作用。这里,特别强调对相关的旧单词、旧短语、旧句型和旧语法进行测评,是因为只有与新知识关系密切的旧知识才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形成起促进作用。
二、认定目标——多层展示,导向激趣
学习一篇课文,目标往往不止一个,且侧重各异、层次不一。这就要求教师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大纲的要求,理清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分门别类地将其列入不同目标之中,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掌握。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使认定目标这一环节确有实效,需要做到三点:一是学前重点认定,突出主要目标,引起学生注意;二是学中逐一认定,坚持目标先导,步步启思;三是学后对照认定,强化目标系列,加深整体认识。目标的展示可书写(板书或投影),也可口述;学生认定目标,可眼观,也可耳闻。总之,应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创设认定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导学达标——精讲多练,体现“三为主”
(一)浅层目标导达——粗读点拨,了解课文大意
浅层目标是目标中较为浅显的部分,只需通过教师的开导、指引、点拨、暗示或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即可使之豁然。因此在教法上一般选择启发探究、引导发现等方法,即教师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领会文章大意,回答有关大意的一般性问题,然后在领会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查读。迅速查找到有关的事实、数据或信息,以回答个别细节的问题,从而达到浅层目标。
(二)深层目标助达——细读精讲,理解课文内容
在领会大意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理出文章的线索、思路及主题思想,达到对文章的深层理解。深层目标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技巧,如:抓住主题句和关键词,尤其注意首尾两段常包含引言和结论,每段首尾两句常含主题句和结论等。当然,文章各异,教师的处理方法也应有别,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作者谋篇的特点,灵活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归纳主题思想。
(三)运用目标练达——多层次练习,形成技能
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能力的层次水平,取决于训练的复杂程度。课文中新出现的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知识往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将其提练出来,课上精讲点拨,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技能。练习内容以巩固双基、发展思维、训练变式为主。练习形式一般为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题组训练等。检查方式可采用教师面批、讲评和学生互批互改相结合等。然后针对反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再练习、再反馈、再达标。
(四)发展目标引达——因材施教,个别指导
发展目标往往超出了大纲的要求,因此不宜在课堂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可点到为止,也可在课下根据优秀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差异引导他们开发潜在的创造才能。如引导学生采摘文章的精彩词句和段落;对文章进行缩写、改写、补写(续写),对课文进行评论,写读后感、心得等等。
(五)情感目标诱达——动情晓理,润物无声
课文的学习除了学习课文所承载的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其思想内涵,帮助学生加强思想修养,通过教师的诱导、激发,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品德、个性的养成,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导学达标这一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各项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视阶段的不同出示针对该项目的相应题目,以检测学生对该项目标的达成情况。题目的设计要有不同的层次、梯度和侧重。只有这样教师的“导”和学生“学”才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四、达标测评——因标定法,及时矫正
达标测评是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最重要的一环。根据布卢姆的观点,只有把形成性评价引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与矫正,才有可能使大多数学生当堂达标,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全班学生实现达标的情况进行考查,发现问题,为补救矫正提供信息。测的形式可灵活多样,通常采用的有问答式、练习式、改编式、板演式、笔试等。测的内容一定要针对目标,有的放矢,覆盖全部知识点,特别要突出对运用目标的测试,从而获得反馈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查漏补缺。通过及时矫正,形成良性循环,减少负积累,从而顺利完成课文的教学任务。
总之,在英语课文的教学中运用目标教学的方法,打破了传统课文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学 目标教学 兴趣爱好
一、前置测评——温故补偿,搭桥铺路
布卢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认知的前提能力,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前提条件,包括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等。课文是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的综合体,它总是由新旧知识共同组成的。而学生对旧知识、旧技能的掌握情况会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对学生需要具备的与本篇课文相关联的旧知识、旧技能进行诊断性测评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测评可唤起与强化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记忆,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缺陷,及时补救,从而有助于学生从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对学生学习新课文起到搭桥铺路温故知新的作用。这里,特别强调对相关的旧单词、旧短语、旧句型和旧语法进行测评,是因为只有与新知识关系密切的旧知识才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形成起促进作用。
二、认定目标——多层展示,导向激趣
学习一篇课文,目标往往不止一个,且侧重各异、层次不一。这就要求教师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大纲的要求,理清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分门别类地将其列入不同目标之中,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掌握。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使认定目标这一环节确有实效,需要做到三点:一是学前重点认定,突出主要目标,引起学生注意;二是学中逐一认定,坚持目标先导,步步启思;三是学后对照认定,强化目标系列,加深整体认识。目标的展示可书写(板书或投影),也可口述;学生认定目标,可眼观,也可耳闻。总之,应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创设认定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导学达标——精讲多练,体现“三为主”
(一)浅层目标导达——粗读点拨,了解课文大意
浅层目标是目标中较为浅显的部分,只需通过教师的开导、指引、点拨、暗示或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即可使之豁然。因此在教法上一般选择启发探究、引导发现等方法,即教师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领会文章大意,回答有关大意的一般性问题,然后在领会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查读。迅速查找到有关的事实、数据或信息,以回答个别细节的问题,从而达到浅层目标。
(二)深层目标助达——细读精讲,理解课文内容
在领会大意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理出文章的线索、思路及主题思想,达到对文章的深层理解。深层目标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技巧,如:抓住主题句和关键词,尤其注意首尾两段常包含引言和结论,每段首尾两句常含主题句和结论等。当然,文章各异,教师的处理方法也应有别,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作者谋篇的特点,灵活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归纳主题思想。
(三)运用目标练达——多层次练习,形成技能
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能力的层次水平,取决于训练的复杂程度。课文中新出现的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知识往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将其提练出来,课上精讲点拨,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技能。练习内容以巩固双基、发展思维、训练变式为主。练习形式一般为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题组训练等。检查方式可采用教师面批、讲评和学生互批互改相结合等。然后针对反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再练习、再反馈、再达标。
(四)发展目标引达——因材施教,个别指导
发展目标往往超出了大纲的要求,因此不宜在课堂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可点到为止,也可在课下根据优秀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差异引导他们开发潜在的创造才能。如引导学生采摘文章的精彩词句和段落;对文章进行缩写、改写、补写(续写),对课文进行评论,写读后感、心得等等。
(五)情感目标诱达——动情晓理,润物无声
课文的学习除了学习课文所承载的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其思想内涵,帮助学生加强思想修养,通过教师的诱导、激发,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品德、个性的养成,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导学达标这一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各项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视阶段的不同出示针对该项目的相应题目,以检测学生对该项目标的达成情况。题目的设计要有不同的层次、梯度和侧重。只有这样教师的“导”和学生“学”才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四、达标测评——因标定法,及时矫正
达标测评是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最重要的一环。根据布卢姆的观点,只有把形成性评价引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与矫正,才有可能使大多数学生当堂达标,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全班学生实现达标的情况进行考查,发现问题,为补救矫正提供信息。测的形式可灵活多样,通常采用的有问答式、练习式、改编式、板演式、笔试等。测的内容一定要针对目标,有的放矢,覆盖全部知识点,特别要突出对运用目标的测试,从而获得反馈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查漏补缺。通过及时矫正,形成良性循环,减少负积累,从而顺利完成课文的教学任务。
总之,在英语课文的教学中运用目标教学的方法,打破了传统课文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