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架设在语文教学中的桥梁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hope9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多媒体的运用,一系列新的话题也出现了,人们对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产生了不少疑惑,特别是我们这些关注下一代成长的教育工作者,对多媒体运用于教学还存有不少争议。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认为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声情并茂、直观形象、优教促学,可谓益处多多,是教育的一大进步,应广泛使用;而另一类则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容易使教师变成操作者,学生变成观众,电脑、大屏幕变成焦点,使得教学关系出现一系列歪曲,不利于人性化的教学。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直观的形象、鲜明的色彩、动态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向学生提供了丰富感性的材料,把他们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身临其景,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对于课文中所提到的景物、形象等,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既看不见摸不着,又感受不到,很难领悟和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和呈现的意境,学生学习兴趣因而“大打折扣”。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后,一些图片在动听的背景音乐声中,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身临其景,游览于山水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思维状态也变得更为活跃、灵动。可见,利用多媒体可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图像,化静为动,变虚为实,让学生以兴奋的状态投入到课文学习中,较快理解课文内容。
  
  不启自发,心醉其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过程存在着“启而不发”的现象。由于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创设真实的情境,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可见的图像,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田,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并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情自景生“不启自发”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生涩、难以理解的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理解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古诗《出塞》中“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饱含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引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我先播放一段边塞战争的影片,让学生从战马的嘶鸣声中,血腥的肉搏中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从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的画面中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难点迎刃而解。
  
  视听结合,以利创新
  
  语文阅读教学提倡“个性化阅读”,注重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开发创新潜能的平台,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使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先进的视听手段的运用,不但有利于记忆的巩固,观察、思维、想象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任何形象都需要用语言加以说明,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是一个整体。借助电教手段,在发展语言和思维统一轨道上下功夫,能收到显著成效 。
  传统的语文课堂,回响着两种声音,一是老师的讲读,一是学生的读与答。形式简单,更确切一点说,是乏味至极。而有了多媒体,这种情形无疑是有条件改善的,而且是大可以改善的。如你要渲染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你就可以尝试着借助轻松愉快的音乐;而要渲染一种悲壮的气氛,你可以借助悲壮的音乐,也可以播放一段悲壮的名章朗读。就这样借助多媒体的音响效果,既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活跃课堂,又可以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情景中。
  语文教学中,还经常要进行朗读训练。要想在语音、语调、节奏、停顿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准确有效的示范,单靠教师的范读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文质并茂的文章请善于朗读的教师录制成录音带,把书面文字变成清晰响亮的有声语言,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让学生用心聆听,进而反复地模仿朗读,以此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提高了朗读水平;又培养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教学中,视听结合,图声同步,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积极运转,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发展,产生创新的火花。
  总之,多媒体是架设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它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又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趣味性,极佳的表现力、感染力,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也必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数值风洞模拟要想获得理想的计算精度,依赖计算人员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具体操作中对各种重要因素的选择。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作为比较标准,利用CFD知识
本文阐述了印染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讨论了在印染行业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应采用新工艺设备及对原有工艺设备进行改进;加强废物回收与利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减少原料
选择合适的助剂,对常用染料的染色棉织物进行缚扎漂洗工艺试验.通过工艺优选,使染色织物获得各种双色效果,为指导生产双色扎染织物提供参考.该产品丰富了成衣面料品种,风格独
北方寒冷地区室内湿度较大的房屋当外墙采用砖墙时,因冻融对墙体的损伤作用而在承重墙体上产生劈裂裂缝,严重的甚至使一定厚度的墙体整体外鼓甚至脱落退出承载,这会大大降低外承
全棉经纬双向弹力布在紧式生产设备上连续轧染,其困难在于经纬双向的伸缩性而易皱易卷边,高温会损伤弹性。因此,在生产中,对坯布进行预定形,以提高生产稳定性,为避免高温,采用175℃
从家纺行业的产品角度,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就印花花型评审,印花工艺设计,配色打样和印花质量的检验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环保型染色机、拉幅定形机的技术原理,与传统的染整设备相比,该设备可显著减少污水生成、降低能耗、减少化学助剂的使用,在染整加工技术中值得大力推广使
战时安全、稳定的电源是保障人防工程战时正常使用的首要条件。根据工程类型及战时负荷,可分别采用设置自备柴油发电站、引接区域电源及设置内部蓄电池组的战时电源保障措施。
活性染料是一类有发展前途的重要棉用染料.本文从当前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出发,阐述了现代活性染料的技术进展,包括现代活性染料的结构、品种,以及适应新纤维与新染色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