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筱蘅,1995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201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绘画系,获学士学位。现硕士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工笔画当代性创作研究,师从张见。作品曾参加“学院新方阵”第十二届年展、2020年第七届青春心印——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第三届宝龙艺术大奖“雅居”新工笔画征集展、与时偕行——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学术邀请展等。其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国重彩画创作人才培养。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
近两年,吴筱蘅以人物为载体创作了系列工笔作品,笔下既有对青年—代时尚健康之态的描绘,也有对劳动者崇高之美的讴歌。因为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题材,加之拥有扎实的绘画基础,观察的视角也比较独特,同时又使用了恰当的画面表达方式,使得诸如《浅浅》等作品洋溢出一种鲜活、灵动的青春气息。
吴筱蘅创作自述
我的個人创作是从肖像画开始的。
肖像画是围绕一个形象展开,这个形象承载着再现的真正目的。创作之初,我在画面中抛去一些外在性,用平常的面孔表现年轻的生命、永恒和沉静。至此阶段,随着对肖像画研究越发深入,我的画面中也开始出现除主体外的其他物象。除去画面私语化情绪和审美的传达,我在作品中将肖像主体与物象组成互为映射的关系,试图建立并探寻“自我”之中的“他者”,或作为“他者”的“自我”之间的关联。
通常意义下,肖像创作涉及一个转化的过程,它构成了再现的本质。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曾说道:“在法语中,肖像画这个词,首先指整个绘画。”基于此,与其说肖像画是对一个人、一张面孔的再现,不如说是对创作主体行为、心理以及创作过程的再现。于我而言,画中场景、道具、衣着、五官都是一种布设手段,我只把画的主体带来并引向观者。在细读的过程中,我的希望即是在这个过程中,在肖像画中为观者营造一个属于他们自身的体验,或者说印象而已。
正如让-吕克·南希在书中所说:“人们从在场中抽取特征,人们抽取或者唤起其激情的内在特征。人们为在场绘画肖像,人们抽取出属于自身的在场。”在绘画中,所要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约稿、青编:金前文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
近两年,吴筱蘅以人物为载体创作了系列工笔作品,笔下既有对青年—代时尚健康之态的描绘,也有对劳动者崇高之美的讴歌。因为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题材,加之拥有扎实的绘画基础,观察的视角也比较独特,同时又使用了恰当的画面表达方式,使得诸如《浅浅》等作品洋溢出一种鲜活、灵动的青春气息。
吴筱蘅创作自述
我的個人创作是从肖像画开始的。
肖像画是围绕一个形象展开,这个形象承载着再现的真正目的。创作之初,我在画面中抛去一些外在性,用平常的面孔表现年轻的生命、永恒和沉静。至此阶段,随着对肖像画研究越发深入,我的画面中也开始出现除主体外的其他物象。除去画面私语化情绪和审美的传达,我在作品中将肖像主体与物象组成互为映射的关系,试图建立并探寻“自我”之中的“他者”,或作为“他者”的“自我”之间的关联。
通常意义下,肖像创作涉及一个转化的过程,它构成了再现的本质。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曾说道:“在法语中,肖像画这个词,首先指整个绘画。”基于此,与其说肖像画是对一个人、一张面孔的再现,不如说是对创作主体行为、心理以及创作过程的再现。于我而言,画中场景、道具、衣着、五官都是一种布设手段,我只把画的主体带来并引向观者。在细读的过程中,我的希望即是在这个过程中,在肖像画中为观者营造一个属于他们自身的体验,或者说印象而已。
正如让-吕克·南希在书中所说:“人们从在场中抽取特征,人们抽取或者唤起其激情的内在特征。人们为在场绘画肖像,人们抽取出属于自身的在场。”在绘画中,所要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约稿、青编: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