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园综合体将生产、生活、生态与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有机结合,对于改善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打造田园综合体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推动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
一、田园综合体的基本含义
田园综合体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文件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不是孤立的旅游度假区,田园综合体的核心产业是农业,是通过培育特色农业,展现农村风情,使游客体验农村生活以获得收益,绝不是开发房地产、建设私人庄园会所,而是与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区域相融合的一个小镇,通过“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即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形成农业+文旅+地产的复合发展模式,是特色小镇的升级版。田园综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让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田园综合体将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引入现代农业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延长产业链。升级产品供给和土地开发模式,由单纯农产品供给向综合休闲产品体验式产品转变,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要求。
田园综合体目前主要有三种开发类型。一是以第一产业农林为主,主要发展苗木种植和观光,如荷兰的阿斯米尔,以专门的郁金香种植基地闻名。二是以第二产业农产类为主,主要开发特色農产品和高端度假,如云南的柏联普洱茶庄园,形成独特的茶文化。三是以第三产业主题旅游为主,主要开发休闲观光旅游,如台湾的田园主题乐园绿世界,重点开发产品的娱乐性。
二、田园综合体的理论内涵
(一)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粮食过剩,一方面优质的农产品供给短缺。我国农业受到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不断下调的“双板挤压”,使农民利润增长乏力,受资源环境“红灯”、补贴政策“黄灯”的“双灯限行”。开发田园综合体,将单纯的农产品供给,转为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三产结合,能够有效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开发项目带动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高附加值、高科技现代农业项目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由主要依靠土地资源向全要素发展,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将结合,由供给单一的农产品向供给风景、供给生态、供给绿色、供给文化等方面转变,通过发展农事体验、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城乡一体化
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城乡一体化。构建田园综合体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开发田园综合体全套产业体系,引入工业和服务业,即引入了市场经济的模式和思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农业增效。同时,田园综合体使农村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并消化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增收。另外,构建田园综合体势必将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使农村增美,缩小城乡间差距。
(三)推动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
田园综合体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农村,充分挖掘农村自身特色,开发与之相关的产业,保证了田园综合体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突出农业的产业融合、辐射带动功能,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全域统筹开发。以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管理,保障原住农民的参与权和受益权。
田园综合体“姓农为农”,这是建设田园综合体必须坚持的根本宗旨。在建设田园综合体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最大化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时刻感受到是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在努力奋斗,激发农民的内生性动力。通过构建股份合作、财政资金股权量化等模式,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增加其财产性收入;通过让农民融入到田园综合体的产业链条中,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其工资性收入;通过鼓励农民以创业者和经营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田园综合体中,开办手工作坊和民宿等方式增加其经营性收入。(作者单位为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作者简介:杨栎楠,女,(1991,03),中共辽阳市委党校,助理讲师,区域经济学。
一、田园综合体的基本含义
田园综合体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文件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不是孤立的旅游度假区,田园综合体的核心产业是农业,是通过培育特色农业,展现农村风情,使游客体验农村生活以获得收益,绝不是开发房地产、建设私人庄园会所,而是与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区域相融合的一个小镇,通过“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即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形成农业+文旅+地产的复合发展模式,是特色小镇的升级版。田园综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让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田园综合体将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引入现代农业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延长产业链。升级产品供给和土地开发模式,由单纯农产品供给向综合休闲产品体验式产品转变,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要求。
田园综合体目前主要有三种开发类型。一是以第一产业农林为主,主要发展苗木种植和观光,如荷兰的阿斯米尔,以专门的郁金香种植基地闻名。二是以第二产业农产类为主,主要开发特色農产品和高端度假,如云南的柏联普洱茶庄园,形成独特的茶文化。三是以第三产业主题旅游为主,主要开发休闲观光旅游,如台湾的田园主题乐园绿世界,重点开发产品的娱乐性。
二、田园综合体的理论内涵
(一)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粮食过剩,一方面优质的农产品供给短缺。我国农业受到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不断下调的“双板挤压”,使农民利润增长乏力,受资源环境“红灯”、补贴政策“黄灯”的“双灯限行”。开发田园综合体,将单纯的农产品供给,转为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三产结合,能够有效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开发项目带动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高附加值、高科技现代农业项目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由主要依靠土地资源向全要素发展,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将结合,由供给单一的农产品向供给风景、供给生态、供给绿色、供给文化等方面转变,通过发展农事体验、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城乡一体化
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城乡一体化。构建田园综合体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开发田园综合体全套产业体系,引入工业和服务业,即引入了市场经济的模式和思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农业增效。同时,田园综合体使农村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并消化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增收。另外,构建田园综合体势必将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使农村增美,缩小城乡间差距。
(三)推动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
田园综合体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农村,充分挖掘农村自身特色,开发与之相关的产业,保证了田园综合体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突出农业的产业融合、辐射带动功能,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全域统筹开发。以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管理,保障原住农民的参与权和受益权。
田园综合体“姓农为农”,这是建设田园综合体必须坚持的根本宗旨。在建设田园综合体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最大化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时刻感受到是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在努力奋斗,激发农民的内生性动力。通过构建股份合作、财政资金股权量化等模式,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增加其财产性收入;通过让农民融入到田园综合体的产业链条中,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其工资性收入;通过鼓励农民以创业者和经营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田园综合体中,开办手工作坊和民宿等方式增加其经营性收入。(作者单位为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作者简介:杨栎楠,女,(1991,03),中共辽阳市委党校,助理讲师,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