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需要更多知识是必要的,而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强大动力。因此培养初中聋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具有很大的意义。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聋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善于引导,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启发、体验式这种适合聋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聋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美术活动中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充分发展个性。本文就如何让聋生喜欢上美术课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学习兴趣 想象力 独创性美术鉴赏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需要更多知识是必要的,而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强大动力。因此培养初中聋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具有很大的意义。初中聋生一旦有了构建主义学习能力,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内在潜能,把教师的具体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能动地、独立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育思想来说,这正符合聋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要求。从聋生个体心理来看,通过在校学习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难以满足他们,只有构建主义学习才能接触更广阔的领域,获取更多的真知。大量事实证明,兴趣促进构建学习,构建学习转化学习动力,并成为成材的一条可靠途径。这也是当今特殊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 如何让聋生喜欢上美术课呢?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聋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这就启示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平等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最基本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理解、关心和尊重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对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回报,会更加热爱老师,更加热爱他所教的学科,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应。
2. 有意和无意去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独创性。
在从事聋校《美工》教学中,我觉得教聋生学画画,不应只停留在绘画技能上的培养,而且要通过绘画培养内在的东西,在想和画中培养他们优良的思维品质。一是灵活。一件事情,一个物体,可以从多种角度和侧面去发现,用分析的眼光对待每一个问题,用脑要灵活;二是联想。培养聋生在绘画中发挥联想,充实和设计画面,使画面富有联想,有创造力;三是新颖,教学中注意培养聋生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逐步培养他们的耐心,使他们有信心超越别人,尽量少抄袭别人的想法和表现方法,学习养成自觉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注意总结和讲评,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成绩,鼓励进步,提出要求,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增加对创作和想象的兴趣。
3. 引导探索,保持兴趣。
在小学阶段利用多媒体丰富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激起学习兴趣,这方法比较直接,也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初中阶段光凭这种表面刺激,很难让他们保持对美术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真正热爱。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也曾在学生时代偏爱过某一门学科。为什么会偏爱它,因为这些学科能让我们的大脑转动起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我们可以从思考问题中获得乐趣。所以要让初中学生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必须让他们的大脑也转动起来,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劳动的成就,这才是兴趣的源泉。例如写生人物。乍看起来,教材中未必找得出任何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努力抓住事实与现象的结合点——站着的人的共同点,就是有着相同的比例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这样的规律,让他们体验探索的意义。上课时,我请学生看站着的人的图片,请他们用几何形尝试着画下来。接着就这张图片量一下,以头高度为标准,把头的高度看作一段,站着的人共有几段高,并画出线段图。学生通过实践得到了一致的答案。接着让他们再找一找几个关键部位在第几段的大致什么位置,例如肩、肘、腰、膝等,并做好标记。这时再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线段的位置,同样用几何形画出图片上的人物。通过与前一张作业比较,学生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按照线段图画出的人比较舒服。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找到了站着的人的比例关系。一节课下来,学生开始关注比例了。但是坐着的人,蹲着的人,比例又发生了变化。同样是这个人,但整个空间上的高度变矮了。学生很乐意自己去找比例关系,找出关键部位的具体位置。通过分析,学生画出的人物比例关系很协调。这种探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
4. 适当开展美术欣赏教育,培养美术鉴赏能力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使他们对语言文字理解相当困难,美术教学中更应注重知识与具体作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欣赏课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聋校欣赏课重点强调美和美术在生活中的存在和现实应用,让聋生有辨别美和不美的能力。如:在国画教学“怎样画葡萄”这一课中,较普遍的绘画步骤是:单个葡萄→整串葡萄→葡萄叶→葡萄藤→一幅完整的画面,在教学中,首先要告诉他们画葡萄时蘸笔的方法,如何画单个葡萄和整串葡萄的方法,画葡萄时葡萄形状要画得圆一些,颜色上淡下浓,整串葡萄呈“S”形排列,画葡萄叶时有三片、四片、五片组成。叶与叶的排列上边成“U”形,画葡萄藤时不能出现直角相交,所画的藤要有力度,整个画面摆放要适中,构图自然美观。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与绘画基本功的掌握,让聋生从欣赏他们自己的作品来加以比较,辨别出各自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于是有的同学就会说出这幅画中藤勾的不活、不自然;这幅画中叶子没有主次之分;这幅画中葡萄组合的不太好……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既是培养聋生观察能力,应用知识技能的体现,也是绘画中培养聋生创造性思维的又一重要途径。
总之,以上实践的几种做法,缓解了课堂教学紧张的气氛,调节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利用一切机会,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中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聋哑学校)
关键词:学习兴趣 想象力 独创性美术鉴赏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需要更多知识是必要的,而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强大动力。因此培养初中聋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具有很大的意义。初中聋生一旦有了构建主义学习能力,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内在潜能,把教师的具体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能动地、独立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育思想来说,这正符合聋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要求。从聋生个体心理来看,通过在校学习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难以满足他们,只有构建主义学习才能接触更广阔的领域,获取更多的真知。大量事实证明,兴趣促进构建学习,构建学习转化学习动力,并成为成材的一条可靠途径。这也是当今特殊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 如何让聋生喜欢上美术课呢?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聋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这就启示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平等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最基本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理解、关心和尊重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对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回报,会更加热爱老师,更加热爱他所教的学科,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应。
2. 有意和无意去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独创性。
在从事聋校《美工》教学中,我觉得教聋生学画画,不应只停留在绘画技能上的培养,而且要通过绘画培养内在的东西,在想和画中培养他们优良的思维品质。一是灵活。一件事情,一个物体,可以从多种角度和侧面去发现,用分析的眼光对待每一个问题,用脑要灵活;二是联想。培养聋生在绘画中发挥联想,充实和设计画面,使画面富有联想,有创造力;三是新颖,教学中注意培养聋生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逐步培养他们的耐心,使他们有信心超越别人,尽量少抄袭别人的想法和表现方法,学习养成自觉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注意总结和讲评,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成绩,鼓励进步,提出要求,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增加对创作和想象的兴趣。
3. 引导探索,保持兴趣。
在小学阶段利用多媒体丰富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激起学习兴趣,这方法比较直接,也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初中阶段光凭这种表面刺激,很难让他们保持对美术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真正热爱。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也曾在学生时代偏爱过某一门学科。为什么会偏爱它,因为这些学科能让我们的大脑转动起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我们可以从思考问题中获得乐趣。所以要让初中学生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必须让他们的大脑也转动起来,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劳动的成就,这才是兴趣的源泉。例如写生人物。乍看起来,教材中未必找得出任何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努力抓住事实与现象的结合点——站着的人的共同点,就是有着相同的比例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这样的规律,让他们体验探索的意义。上课时,我请学生看站着的人的图片,请他们用几何形尝试着画下来。接着就这张图片量一下,以头高度为标准,把头的高度看作一段,站着的人共有几段高,并画出线段图。学生通过实践得到了一致的答案。接着让他们再找一找几个关键部位在第几段的大致什么位置,例如肩、肘、腰、膝等,并做好标记。这时再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线段的位置,同样用几何形画出图片上的人物。通过与前一张作业比较,学生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按照线段图画出的人比较舒服。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找到了站着的人的比例关系。一节课下来,学生开始关注比例了。但是坐着的人,蹲着的人,比例又发生了变化。同样是这个人,但整个空间上的高度变矮了。学生很乐意自己去找比例关系,找出关键部位的具体位置。通过分析,学生画出的人物比例关系很协调。这种探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
4. 适当开展美术欣赏教育,培养美术鉴赏能力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使他们对语言文字理解相当困难,美术教学中更应注重知识与具体作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欣赏课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聋校欣赏课重点强调美和美术在生活中的存在和现实应用,让聋生有辨别美和不美的能力。如:在国画教学“怎样画葡萄”这一课中,较普遍的绘画步骤是:单个葡萄→整串葡萄→葡萄叶→葡萄藤→一幅完整的画面,在教学中,首先要告诉他们画葡萄时蘸笔的方法,如何画单个葡萄和整串葡萄的方法,画葡萄时葡萄形状要画得圆一些,颜色上淡下浓,整串葡萄呈“S”形排列,画葡萄叶时有三片、四片、五片组成。叶与叶的排列上边成“U”形,画葡萄藤时不能出现直角相交,所画的藤要有力度,整个画面摆放要适中,构图自然美观。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与绘画基本功的掌握,让聋生从欣赏他们自己的作品来加以比较,辨别出各自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于是有的同学就会说出这幅画中藤勾的不活、不自然;这幅画中叶子没有主次之分;这幅画中葡萄组合的不太好……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既是培养聋生观察能力,应用知识技能的体现,也是绘画中培养聋生创造性思维的又一重要途径。
总之,以上实践的几种做法,缓解了课堂教学紧张的气氛,调节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利用一切机会,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中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聋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