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对于当前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精品课程的建设为例,通过归纳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并提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难点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教学改革
  中圖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17-03
  精品课程是教育部2003年开始着力打造的一批具有一流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旨在拉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启动十余年来,逐步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精品课程体系,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造就高素质人才,提升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精品课程在建设和推广应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如重申报,轻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缺乏导向性,导致课程资源匮乏,资源共享率低,可推广性差;课程建设缺乏持续性,无法及时更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精品课程建设为例,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改革及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精品课程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全面、年龄结构适合、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优良的课程师资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依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处于先进水平。具体经验如下:①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注重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结构建设。《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课程组现有教师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人员组成兼顾老中青,有利于课程的传承与创新。成员均为博士研究生学历,都是教学和科研兼顾的教学科研型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且科研方向涉及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简称组培)技术应用的各个领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将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②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课程组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来,先后引进3名青年博士充实到该课程教学。为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高校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实施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和岗前培训制。导师制采用“以老带新”方式,通过导师与青年教师的沟通交流,发扬和传承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育理念,融入青年教师新型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岗前培训制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试讲、讲课比赛,组织专家听课、考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③提高师资队伍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具体到《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精品课程建设中,建立良好的督导组听课评价和学生评教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结合教学和科研的考核制度是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此外,课程组教师也是由一线科研人员组成,通过鼓励教师申请科研项目、选派青年教师进行国内外研修及合作访学等方式,科研和教学两手抓,以科研促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2.优化教学内容,重视课程的内涵建设。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要具有“一流的教学内容”。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则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内涵,因而精品课程的建设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重視课程的内涵建设。《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生命科学领域以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都极为广泛,因此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与专业需求、生产应用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是:深化课程内容改革,重视课程内涵建设,以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精品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具体经验总结如下:①教学内容要在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新知、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有恰当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组培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并为毕业后从事生物医药、果蔬培育、农业科研和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技能培训机会。为此,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中该课程从32学时理论课调整为8学时理论课与32学时实验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②教学内容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质量标准。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应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而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偏重于组培技术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以组培技术与育种实践和生产应用相结合开展专题讲座,并制订了更适合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质量标准,以及教材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此外,在课程内容建设上注重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相辅相成,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3.加强教材建设,搭建教材立体化平台。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要具有“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要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在形式上应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网络课程建设和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为依托,搭建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构成的教材立体化平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此,我们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教材的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逐步完成了精品课程教材体系的更新和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编写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优秀教材,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工具,所建精品课程的知识体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等都通过教材反映给学生。《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属于生物技术类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较强等特点。2007年,课题组广纳多种教学信息,联合全国8大农业院校编写了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教材(一版,2007年,中国农业出版社)。该教材的编写人员均为多年从事植物科学研究的专家,在教材内容的编纂上具有学科优势,可以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突出了该课程基本理论与技术应用的衔接,内容系统全面,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不失为一本适合于高等农林院校的优秀教材。该教材在各农业院校使用后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好评,获得2008年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2013年,该教材被列为全国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进行系统的二版教材编撰创新,在教材内容上力求体现出学科的前瞻性、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及学科的发展观。②搭建教材立体化平台,提高教学效率。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要采用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系列化、立体化的优秀教材。为此,课程组在精品教材建设中,积极创新教材规划理念,突破单一的纸质教材规划模式,遵从立足校内与面向校外相结合,普遍适用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专门设立经费用于开发和建设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优质电子教材、网络教学资源,搭建教材立体化平台。立体化平台的搭建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起到了课程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的创新是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效的必备要素,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①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具体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专题式教学,把每个教学点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技术结合为一个专题,结合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于专题教学中,并通过师生的双向交流结合课堂讨论,保证了教学相长,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②加强实验教学,增加设计性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在植物遗传育种及生产实践中,因此我们在新版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实验课内容。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根据科研及生产实践应用技术设计了一些综合性实验代替原有的基础性实验。同时,我们还尝试了开放性实验课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结合教学实习自行拟定实验方案,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2015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指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给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由此可见,传统的、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的需求,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代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授课方式,将文字、插图、动画、视频等教学信息有机结合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模拟出植物离体培养的动态变化,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增强了直观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课程组将各类教学资源用于创建开放式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为学生自主学习构筑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和辅助支持。
  二、《植物組织与细胞培养》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难点
  建设精品课程对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行高等学校制度环境下,《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精品课程建设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考核机制使教师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师来讲,不论是晋升职称,还是年度考核和年度研究生导师考核,都需要论文和课题支撑。频繁的考核要求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主持高级别的科研课题,这就迫使教师必须将重心放在科研方面,从而轻视课程建设。
  2.学生对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使用率低。学生更多关注考试核心的授课内容,对于课程相关内容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大量精品课程资料使用率不高,甚至闲置。
  3.有限的精品课程建设经费很难报销,老师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经济上的体现。一方面,现有的课程建设经费额度低,一般不足1.0万元;另一方面,现行财务制度一般不允许教改项目的课题经费发放劳务费。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老师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建设工作,但很难实现其劳动报酬的体现。最终结果是,除非学校有教学改革考核要求,如晋升职称必须要有教改项目,一般教师都不愿意申请课程建设等项目。
  三、结论及建议
  建设精品课程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对于当前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精品课程的建设为例,通过归纳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总结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并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中主要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考核机制,使得教师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使用率低,有限的经费很难报销,老师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经济上的体现等难点。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1)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和考核,合理制订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之间权衡的制度框架。(2)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标准,大力改革现有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建议课题经费的30%—50%可以作为课题组成员的劳务支出预算。(3)建立课程多元化的学生考核机制,加大开放型题型的考核,重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一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11)6号.
  [2]董洪日.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走向——兼谈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6):17-22.
  [3]榮文婷,赵琳,裴然.国家级精品课程“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160-162.
  [4]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7-81.
  [5]马悦,申永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07,(11):31-33.
  [6]邱慧玲,倪浩,陈甫.高等农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0,(4):49-52.
  [7]徐幸莲,孙健.高等农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7,(2):36-3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已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将“幕课”应用到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中,使“幕课”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幕课;机械制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39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优化和完善教学资源,实现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多元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168-02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
摘要:目前,虽然VR技术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在娱乐、军事、医疗、教育等方面,VR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VR技术本身具有的360°无死角的3D视觉的优越性,使该技术在教育中经常能够使受教育者场景再现,可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于是,探索VR技术在骨科手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涉及到该技术本身开发,更是教与学双赢的另一个新思路、项目。  关键词:VR技术;教学;骨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G64
摘要: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点,教育才可能实现拓展每一个生命的美好愿景。因此,从生命的原点提升德育品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人与生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维度,建构绿色生态德育体系,让生命体悟幸福。  关键词:绿色生态;生态德育;生命体悟;幸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从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角度出发,笔者结合十年《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体会,对《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需要,从土木工程材料的角度对可能的课题进行了挖掘和归纳总结;在建筑工业化的新形势下,提出了加强钢筋连接技术的理论和试验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工业化;应用型本科;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本文旨在探讨构建在船的典型工作情境,并以船舶模拟器为手段的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课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字:典型工作情境;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船舶模拟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138-02  一、引言  2010年国际海事组织在菲律宾的马尼拉通过了对STCW公约的修订。该修正案对远洋船员的英语能
摘要:当前高校文化自信呈现出不自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文化自信根基不稳、缺少文化“主心骨”指引、易受外界影响产生文化不自信,不利于高校坚定文化自信。为此,可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坚定高校文化自信:利用新媒体优势,结热点、多方式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重視培育校园文化自信氛围,潜移默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引入商业思维,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开发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技能。  关键词:文化自
摘要: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基础。将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标准建设,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既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彰显“职业性”和“行业性”,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动物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兽药药理课程为例,探讨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建设实践,以期指导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
摘要: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了在全国英语技能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四名某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形式主要是深入访谈记录。通过相关定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技能比赛期间的师生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能比赛获奖学生的处事方式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定性分析;学习习惯;技能比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1
摘要:健康教育是当前预防艾滋病传播,提高人群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其教育效果常以定量、定性和参与式方法为主进行评估。本文基于对云南省德宏州社区出租房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评估结果,对健康教育效果评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健康教育的评估应充分考虑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可以通过定量方法了解教育对象的健康知识水平变化,通过定性方法的使用关注健康教育带来的远期效果,评估方法和评估时间点的选择是准确反映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