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受者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肺泡损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肾移植后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患者的肺泡超微结构改变,探讨其与病原学的关系.

方法

对可疑PCP的肾移植受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或)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TBLB),以发现卡氏肺囊虫为确诊依据,通过光镜和电镜下的观察,结合其临床特点,分析病原体与宿主肺泡病理反应的关系.

结果

确诊PCP 23例,发病距肾移植时间平均5.6个月,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5.5 d;临床以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胸部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改变.通过BAL检查发现卡氏肺囊虫者18例,通过TBLB电镜检查发现卡氏肺囊虫者14例,虫体以滋养体与包囊两种形式存在.肺组织光、电镜检查:可见Ⅰ型上皮细胞变性、Ⅱ型细胞增生、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脱落、上皮细胞脱落后其下的基底膜暴露于肺泡腔等;肺间质及肺泡内出现少量炎症细胞;肺泡腔内见少量蛋白样物质渗出,部分可见空泡样细胞及泡沫样组织;肺间质中可见不同程度胶原纤维增生,肺泡间隔增宽.

结论

肾移植后PCP患者存在明显的肺泡损伤,以肺泡内渗出、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受损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为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不同类别伤害发生和流行水平,以及伤害发生、致残和死亡的比例.方法使用问卷调查表,随机抽样,对4个农村社区2万家庭的人群进行询问调查,回顾2002年2月15日至8月14日半年时间内在家的家庭成员伤害发生、流行、致残和死亡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人群中,伤害的年发生率和流行率分别为65.1‰和69.2‰,每100例伤害中,有6例发生功能障碍和残疾,1例死亡.跌倒、动物致伤、撞击挤压伤、切刺伤
目的 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LDDSE)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 2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PTCA+支架术.术前1周内进行LDDSE,术后(>6周)复查超声心动图.应用QTVI技术获取LDDSE各阶段及术后梗死心肌范围内相邻两取样点的组织速度和位移曲线,测量其收缩期最大速度和位移,算出其心肌应变(S)和应
目的 研究康复训练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后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方法生后7 d SD大鼠18只,结扎右侧颈总动脉行缺血处理;吸入8% O2和92% N2行缺氧处理.恢复吸氧后,康复组动物进行持续7 d的游泳训练,缺血缺氧组动物不进行游泳训练.生后14 d SD大鼠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取脑进行NADPH-d染色,定量比较上述3组动物大脑皮质N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 结果大鼠大
目的 确定合理的多层螺旋CT(MSCT)胰腺检查多期增强扫描延迟时间.方法随机选择61例无胰腺疾病患者,分为2个步骤研究:(1)21例行胰腺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为120 ml,注射流率为5 ml/s,分别测定胰周主动脉、胰周门静脉、胰腺实质及肝脏实质在增强后不同时间点的CT值,确立最佳的多期(动脉期、胰腺期及肝脏期)增强扫描延迟时间.(2)40例行MSCT胰腺移床式、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