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是灵性课堂与生命激情的完美结合,“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师是从“纤夫”到“生命牧者”的转变,“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是自主学习、快乐成长的小天使。在这一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语文教师将多媒体网络运用到教学中,使之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让语文教学的学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下面粗谈一下我的做法和体会,希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优化学科资源,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生本语文课堂运用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与乏味,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教学《敬畏生命》这一课时,身为班主任的我,了解到有的学生不重视生命,动不动就说“不想活了”之类的话。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个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网页,除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外,还包含了“胚胎发育”——人的生命形成的过程(可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一段树木成长过程的FLASH动画(可让学生从动画中感悟到生命成长的艰难);有关学生自杀的新闻材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都得到了较大的体现,尤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调动,语文课堂灵动起来了。
二.创新教学结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信息技术进入语文教学后,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创新工具等功能,运用“主导——主体”理念,采用“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演绎出灵活多样的“对话式”教学的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例如《沁园春·雪》一诗的教学,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诵读——研读——鉴赏阅读。首先第一个环节——诵读(师生对话环节):欣赏笔者制作的《沁园春·雪》课件中的朗诵,此课件从网络中搜集大量能表现词作内容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结合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然后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再在教师诵读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第二个环节——研读(生与文本对话环节):首先对上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检测,练习在电脑上进行,课堂上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及时反应在电脑上,教师在电脑上及时判定成绩,给出提示,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加以个别指导。第三个环节——鉴赏阅读(生生对话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鉴赏分析《沁园春·雪》的方法,去鉴赏阅读课件中的“扩展阅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分析它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生生合作,小组交流,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种自主合作的对话式教学模式下,在网络的天地里,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三.营造学习氛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生本教育,我们可以借助虚拟的网络,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使语文课教学发生质的飞跃。
例如:在学校举行的一次网络课堂大赛中,我讲授的《献给母亲的歌》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当时就得到了听课领导及老师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这堂课,让每个人都收获了太多的感动。我想使大家都深受感染的原因就是我成功地利用了多媒体网络,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调动,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与文本的共鸣。记得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欣赏《生死母爱》的视频,看着感人的画面,听着动人的故事,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学生眼睛已经模糊,接着就让学生在网络的世界中,自己去收集、欣赏更多的有关歌颂母爱的视频、故事,在这些视觉、听觉的冲击下,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被激越。于是让他们配上柔美的音乐,精美的画面,声情并茂地歌唱自己的母爱,我发现在这种浓浓的爱的氛围中,每位学生都将歌唱母爱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在回报母爱的环节中,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一张张表达真情的精美卡片通过电子信箱发给母亲,而当堂就收到母亲们感动的话语时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老师们,让我们一起走出去,前面有片天!风也清爽,花也烂漫,空气也清新!让我们一起探寻多媒体网络的世外桃源,使语文教学风生水起,源清流澈。
张爱霞,教师,现居山东威海。
一.优化学科资源,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生本语文课堂运用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与乏味,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教学《敬畏生命》这一课时,身为班主任的我,了解到有的学生不重视生命,动不动就说“不想活了”之类的话。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个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网页,除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外,还包含了“胚胎发育”——人的生命形成的过程(可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一段树木成长过程的FLASH动画(可让学生从动画中感悟到生命成长的艰难);有关学生自杀的新闻材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都得到了较大的体现,尤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调动,语文课堂灵动起来了。
二.创新教学结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信息技术进入语文教学后,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创新工具等功能,运用“主导——主体”理念,采用“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演绎出灵活多样的“对话式”教学的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例如《沁园春·雪》一诗的教学,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诵读——研读——鉴赏阅读。首先第一个环节——诵读(师生对话环节):欣赏笔者制作的《沁园春·雪》课件中的朗诵,此课件从网络中搜集大量能表现词作内容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结合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然后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再在教师诵读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第二个环节——研读(生与文本对话环节):首先对上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检测,练习在电脑上进行,课堂上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及时反应在电脑上,教师在电脑上及时判定成绩,给出提示,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加以个别指导。第三个环节——鉴赏阅读(生生对话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鉴赏分析《沁园春·雪》的方法,去鉴赏阅读课件中的“扩展阅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分析它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生生合作,小组交流,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种自主合作的对话式教学模式下,在网络的天地里,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三.营造学习氛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生本教育,我们可以借助虚拟的网络,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使语文课教学发生质的飞跃。
例如:在学校举行的一次网络课堂大赛中,我讲授的《献给母亲的歌》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当时就得到了听课领导及老师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这堂课,让每个人都收获了太多的感动。我想使大家都深受感染的原因就是我成功地利用了多媒体网络,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调动,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与文本的共鸣。记得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欣赏《生死母爱》的视频,看着感人的画面,听着动人的故事,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学生眼睛已经模糊,接着就让学生在网络的世界中,自己去收集、欣赏更多的有关歌颂母爱的视频、故事,在这些视觉、听觉的冲击下,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被激越。于是让他们配上柔美的音乐,精美的画面,声情并茂地歌唱自己的母爱,我发现在这种浓浓的爱的氛围中,每位学生都将歌唱母爱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在回报母爱的环节中,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一张张表达真情的精美卡片通过电子信箱发给母亲,而当堂就收到母亲们感动的话语时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老师们,让我们一起走出去,前面有片天!风也清爽,花也烂漫,空气也清新!让我们一起探寻多媒体网络的世外桃源,使语文教学风生水起,源清流澈。
张爱霞,教师,现居山东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