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70年代,围产医学在国际上逐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七十年代末期引入我国.围产医学的研究目的是降低孕产妇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孕产妇及胎婴儿健康水平和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少生、优生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七十年代末期围产医学及围产保健工作很快在我国城市及农村蓬勃迅速的发展起来.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众多围产医学、围产保健工作者的积极要求及倡导下,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于1988年4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围产医学在国际上逐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七十年代末期引入我国.围产医学的研究目的是降低孕产妇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孕产妇及胎婴儿健康水平和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少生、优生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七十年代末期围产医学及围产保健工作很快在我国城市及农村蓬勃迅速的发展起来.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众多围产医学、围产保健工作者的积极要求及倡导下,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于1988年4月24日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20年来,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和从事围产医学工作全体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围产医学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孕前及妊娠期治疗是否能减少妊娠并发症、降低胎儿丢失率及改善母要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11年间6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孕前及妊娠期治疗及母婴结局.60例患者分为三组:甲亢病史组(Ⅰ组):19例有甲亢病史,孕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未复发组;治疗满意组(Ⅱ组):28例曾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终止妊娠时甲状腺功能正常;治疗不满意组(Ⅲ组):
患儿男,1 d.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时身长48 cm,体重3163 g.生后17 h出现口周发绀、自主活动减少伴吃奶差人院.查体:神志清,反应差,呼吸急促(58次/min),心率162次/min,头围40cm,前囟4 cm×5 cm,张力高。
目的 探讨妊娠期和阴道分娩后尿失禁(UI)患者盆底神经肌肉病理学特征. 方法对常规产前检查的正常初产妇100例,于妊娠37周后和产后42 d采用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UI标准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记录UI情况,阴道分娩者于第三产程后取阴道前、后壁黏膜组织和肛提肌组织.阴道分娩的75例中39例产妇肛提肌取材成功,27例成功进行组织学染色,观察肌肉形态学变化、测量肌纤维直径并进行分型.共64例产妇阴道黏膜成功
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属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C家族成员,于1993年被Brown等[1]首先从牛的甲状旁腺克隆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CaSR除分布于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肾脏、骨、胃肠等,对维持机体钙稳态起重要作用外[2-3],也广泛表达于肝、胰腺、乳腺等组织,参与调节细胞分泌、增殖、凋亡等[4-5]。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的重要手段,既往多用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及双水平正压通气,但提供的压力低、作用有限;而气管插管通气虽取得较大疗效,但是堵塞、吸痰困难、气管黏膜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弊端日渐突出。
目前脑瘫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早产是脑瘫的危险因素之一.大约1/3的脑瘫病例是小孕周早产所致.既往研究提示,早产孕妇产前使用硫酸镁后,可能降低新生儿脑瘫的发生风险,其机理可能与硫酸镁降低血管不稳定性和防止低氧损伤等有关,而上述因素都可能有损早产儿大脑的功能及发育。
女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好发于生育年龄,妊娠期病变发展迅速、多部位并发率高,其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表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及真皮毛细血管显著增多并伴有管腔扩张.大量研究证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是调节血管生成和表皮增殖的的关键因子之一,在肿瘤的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骨骼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 采用RT-PCR及免疫印迹法测定30例GDM孕妇(GDM组)、3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正常组)及20例糖耐量正常的非孕妇女(对照组)骨骼肌组织PI-3K调节亚单位P85α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GDM的发病相关,发生GDM的孕妇IR明显加重,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出现糖代谢紊乱。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