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深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引起全球高死亡率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发病率直线上升,其发病危险因素有下肢矫形手术后、脊髓损伤、骨盆及长骨的骨折、多发性创伤、恶性肿瘤和化疗以及遗传因素等.根据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等级分层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机械预防有分级弹力袜和间歇气动压迫装置;药物预防有肝素、华法林;植入下腔静脉滤器也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掌握它的发生
【机 构】
:
310009,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10009,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引起全球高死亡率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发病率直线上升,其发病危险因素有下肢矫形手术后、脊髓损伤、骨盆及长骨的骨折、多发性创伤、恶性肿瘤和化疗以及遗传因素等.根据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等级分层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机械预防有分级弹力袜和间歇气动压迫装置;药物预防有肝素、华法林;植入下腔静脉滤器也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掌握它的发生机理及高危因素,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并掌握预防方法,帮助有高危因素的病人以及住院病人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其他文献
目的 运用护理程序设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开颅术后的综合护理计划并实施整体护理.方法 由责任护士根据病情为接受开颅术后患者提出护理问题、预期目标,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开颅术后患者恢复良好72例,占52.94%;预后不良29例,占21.32%;术后死亡35例,占25.73%.结论 将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贯穿于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整体护理的全过程中,是成功抢救开颅术后患者非常重要的因素。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局部应用最佳护理技术提供依据。方法132例RA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42例、中药外敷组43例和理疗加外敷组47例。3组均按常规抗风湿治疗,综合护理组局部采用综合护理技术(TDP灯照射+中医护理技术+加味双柏散外敷),理疗外敷组采用TDP灯照射+加味双柏散外敷,中药外敷组采用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关节功能康复指标、实
目的 探讨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以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抑郁检出率43.33%,临床表现以中度抑郁为主,个别表现为重度抑郁.结论 在积极治疗脑卒中症状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解除抑郁状态,这对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颇有裨益。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是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因此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每个儿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笔者结合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不断地研究、探索,现将小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的经验介绍如下。
该患者36岁.经血糖检查后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被诊断为糖尿病时体重标准并坚持运动。该患者不清楚自己是如何患病的,开始接受饮食和运动治疗。但以上治疗不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时,开始使用口服药物治疗。内分泌医生怀疑该患者不是2型糖尿病,而是潜在的成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LADA还被称为1.5型糖尿病或缓慢进展型1型糖尿病。并为其进行了自身免疫抗体试验后确诊。因此,当接受严格的饮食治疗、
1 临床资料 本组146例,其中女92例,男54例.最大年龄15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6.7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4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2例,淋巴瘤7例,血友病7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7例,过敏性紫癜29例。
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s,PU)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复杂性损伤,其大小及严重程度相差很大.可使病人、家属及其照料者痛苦、沮丧,增加卫生保健负担,特殊情况下甚至可造成死亡。
高尿酸血症(HUA)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将正常男性空腹血清尿酸(SUA)>420 μmol/L,女性>360μmol/L称为高尿酸血症[1]。
总结38例12 kg以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循环系统的监护体会.针对低体重婴幼儿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和手术创伤的影响,认为术后应细心观察病情,精确测量、记录各项监测指标,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保持满意的尿量,维持适宜的心输出量,积极预防、治疗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使患儿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病人常见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循证护理运用于股骨颈骨折的病人,解决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 5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以上并发症.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病人,促使护士去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指导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更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