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颇有些寓言味道的小故事:
一位荷兰营销学教授和两位朋友去西安。一出机场闸口,就有一大群人朝他们蜂拥而来,其中一个人大声喊道:“你们住哪个宾馆?你们从哪里来?我免费送你们!”
免费?营销学教授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回应道:“我从荷兰来。”
“荷兰?我拉过荷兰的客人。等等,看这儿,您看看。”他翻开一个本子,然后径直放到荷兰教授面前。那页纸上是手写的荷兰文,是一对荷兰夫妇对其服务的热情推介。
“你们要住几天?让我来招待你们,每天只收500块。”他说道。
有了这位出色的司机,教授和他的朋友们在西安的3天过得很棒,能买到价格较低的中国游客门票,也从来不用看旅游指南。
这位司机这3天也过得很好,不必到处揽生意,也不必无休止地在机场候客,教授最后还给了他200欧元的小费。
这位司机是成功的。他为这位“洋客户”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旅游解决方案,满足了顾客的各种需求。他同时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价钱自然不是问题了。他既不是机场的拉客者,也不是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更不是一个旅游中介,他集以上角色于一身,是一位价值创造者。
也许现在我们看来,这位司机也没什么了不起,他做的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做到。就像许多人在市场上看到了一些成功的创新产品、创新方法后常常泛起的想法一样——“这没什么,我也可以。”
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你可不可以,而是:为什么总是别人先想到了这些创新,而不是你?
如果把视野再放开一些,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营销的知识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营销人员掌握了做市场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但对市场的困惑非但没有因此减少,反而与日俱增,“同质化”、“胶着”成了描述竞争最常用的词汇;
企业的所谓创新被对手轻易复制,由创新赢得的优势转瞬即逝,竞争成为不折不扣的“肉搏”;
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就像硬捏在一起的“两张皮”,总是若即若离难以步调一致;
探究这些问题的根源,可以对比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差异。我们发现:陷于竞争泥淖的企业,追求的往往是竞争的“手段”;而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追求的则是思维方式的革新。
把眼光聚焦于“手段”,产品就是产品,价格也只是价格,竞争的各个要素被肢解为割裂的动作。局限于某一个点,即使穷尽各种手段“创新”,路也将越走越窄。
发端于思维方式,却可能发现新的需求空间,打开一个新天地,循着内在的目标和“红线”,把营销的要素重组、聚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生的、充满活力的系统竞争优势。
服务,是一个典型的写照。
把服务当作“手段”,服务就沦为拉拢顾客的种种伎俩,即便它被冠以“增值”、“方案”等动人的光环,本质上也不过是企业从自身出发,为了自身利益的产物,所以注定是被动的、弥补性的、割裂的,它无法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竞争动力,甚至成为企业的重负。
基于“思维方式”,服务转变为顾客利益的产物。在顾客利益的统领下,企业资源被自然地组合为一体,被顾客自然地接受。它的竞争力源自顾客需求,因而具有了内生的生命力,可以成为企业成长的发动机。
增长需要发现机会,而“手段”与市场机会无缘,革新“思维方式”却可能豁然开朗。所以,当我们陷于竞争困境难以自拔时,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
一位荷兰营销学教授和两位朋友去西安。一出机场闸口,就有一大群人朝他们蜂拥而来,其中一个人大声喊道:“你们住哪个宾馆?你们从哪里来?我免费送你们!”
免费?营销学教授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回应道:“我从荷兰来。”
“荷兰?我拉过荷兰的客人。等等,看这儿,您看看。”他翻开一个本子,然后径直放到荷兰教授面前。那页纸上是手写的荷兰文,是一对荷兰夫妇对其服务的热情推介。
“你们要住几天?让我来招待你们,每天只收500块。”他说道。
有了这位出色的司机,教授和他的朋友们在西安的3天过得很棒,能买到价格较低的中国游客门票,也从来不用看旅游指南。
这位司机这3天也过得很好,不必到处揽生意,也不必无休止地在机场候客,教授最后还给了他200欧元的小费。
这位司机是成功的。他为这位“洋客户”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旅游解决方案,满足了顾客的各种需求。他同时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价钱自然不是问题了。他既不是机场的拉客者,也不是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更不是一个旅游中介,他集以上角色于一身,是一位价值创造者。
也许现在我们看来,这位司机也没什么了不起,他做的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做到。就像许多人在市场上看到了一些成功的创新产品、创新方法后常常泛起的想法一样——“这没什么,我也可以。”
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你可不可以,而是:为什么总是别人先想到了这些创新,而不是你?
如果把视野再放开一些,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营销的知识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营销人员掌握了做市场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但对市场的困惑非但没有因此减少,反而与日俱增,“同质化”、“胶着”成了描述竞争最常用的词汇;
企业的所谓创新被对手轻易复制,由创新赢得的优势转瞬即逝,竞争成为不折不扣的“肉搏”;
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就像硬捏在一起的“两张皮”,总是若即若离难以步调一致;
探究这些问题的根源,可以对比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差异。我们发现:陷于竞争泥淖的企业,追求的往往是竞争的“手段”;而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追求的则是思维方式的革新。
把眼光聚焦于“手段”,产品就是产品,价格也只是价格,竞争的各个要素被肢解为割裂的动作。局限于某一个点,即使穷尽各种手段“创新”,路也将越走越窄。
发端于思维方式,却可能发现新的需求空间,打开一个新天地,循着内在的目标和“红线”,把营销的要素重组、聚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生的、充满活力的系统竞争优势。
服务,是一个典型的写照。
把服务当作“手段”,服务就沦为拉拢顾客的种种伎俩,即便它被冠以“增值”、“方案”等动人的光环,本质上也不过是企业从自身出发,为了自身利益的产物,所以注定是被动的、弥补性的、割裂的,它无法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竞争动力,甚至成为企业的重负。
基于“思维方式”,服务转变为顾客利益的产物。在顾客利益的统领下,企业资源被自然地组合为一体,被顾客自然地接受。它的竞争力源自顾客需求,因而具有了内生的生命力,可以成为企业成长的发动机。
增长需要发现机会,而“手段”与市场机会无缘,革新“思维方式”却可能豁然开朗。所以,当我们陷于竞争困境难以自拔时,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