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叫改革了教学方法?”这是我们在教改中遇到的又一问题,也是我们教改实验过程探索最多的问题。多年来,我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从模仿到创造,从不自觉到比较自觉,走过了一段历程。使我认识到,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是对教学的总体来说的;而对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学方法又是具体的,不是任意的,需要教师认真加以选择,必须优选最佳教学方法。
一﹑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原则
怎样优选最佳教学方法?评价一堂课所用的教学方法好不好的依据是什么?经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总结,我觉得尽管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是统一的,这就是说优选教学方法必须有统一的原则。
第一,以教材和学生为出发点。同任何工作一样,教学也必须从实际出发教学的实际是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状况,学校的条件以及教师的状况等,这些就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如果选择的方法是最新式的,最高明的,但学校没有这个条件或学生不能接受或教学时间不允许,那么这种方法就不能适用。不论发现法还是其它方法都是如此。例如,提倡学生课前预习能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课堂效率,但对高中物理来说,由于许多概念,规律的引入和建立,都要通过实验得出的,如果片面强调预习,就会使许多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和引人入胜的实验变得平淡无奇,不利于引起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会使许多要求学生掌握探讨问题的方法的教材降低为只要求记忆问题的结论。因此,哪些内容该预习,哪些内容不必强调预习,甚至还要求学生不要预习,必须由教师加以指导。
第二,以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为目标。能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因此,优选教学方法时,要尽可能使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把智力竞赛的方法适当地引进课堂,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有时我还不惜时间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在讲台上讨论或回答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形成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第三,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手段。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象哥白尼把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一样,让学生成为教学体系里的“太阳”。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与教改同步进行?除了加强学习目的性等教育外,很重要的方面仍是优选最佳教学方法。传统的教法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它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用武之地。
二、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索法等。下面就这些方法的特点、作用、适用情况等作一讨论。
1、观察法。这种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演示实验,然后通过思考,讨论获得知识。初中物理的每一个课题,几乎都是从演示实验入手,让学生先认识现象,然后引入物理概念。因此,观察法在认识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的教学中经常地被采用。它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形成形象思维能力,建立物理图景效果最佳。例如,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教师只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就可以从定性到定量地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又如,高一物理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教师演示牛顿管:管内有空气时铁片下落得快而羽毛下落得慢,当管内空气抽出后铁片和羽毛下落一样快。从而学生可以得出:物体下落快慢与空气阻力有关;教师又问物体下落快慢与重量有关吗?铁片和羽毛一样重吗?进而得出物体下落快慢与重量无关。观察法由于观察对象直观,可接受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努力把演示实验表演得直观、鲜明、 可见度大、 观察效果突出,但演示仪器应该尽可能简单,突出观察对象。为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促进观察的速度,还可以采用观察竞赛的形式,以达到既培养观察能力,又培养描述现象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竞争的精神。
2、问题讨论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以所学的知识或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做基础,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最显著。例如:滑动变阻器的教学。上课时先提出要控制舞台灯光亮暗的有趣课程,让学生设计一个能方便地改变电路的电阻的装置。学生根据电阻定律,提出改变电阻的三种方法: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导体粗细或改变导体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比较三种方法,得出改变导体的长度最方便。同时教师用直电阻线演示改变长度而改变电阻。这时教师又提出:“直线式变阻器”线度长,占地大,使用不便,怎么使它减小线度,使用方便?从而得到把电阻线绕成圆筒状,做出滑动变阻器。经过这样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不断深化,不但学到了知识,也增强了能力。为了便于讨论,集思广益,在教学中可以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提出问题后,各小组立即展开讨论。总是讨论法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适时地把教材内容组成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的问题,问题提得太深脱离学生已有基础,提得过于笼统,不便于讨论;问题提得太浅,讨论引不起兴趣,致使收获不大。
3、实验探索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在学习某种知识之前先进行实验探索,取得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归纳,获得物理规律。这种方法对培养探索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应用数学模型研究问题的能力效果最佳。在条件可能时可以多做一些探索性实验。例如,萘的熔解,课本是先演示,后让学生做验证性实验,我把它改为探索性实验,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增强了效果;当萘熔解时,一方面吸热,另一方面温度却保持不变,学生普遍感到惊奇和疑问,有的以为温度计坏了,要求更换;有的以为实验出了故障,要求老师帮助检查。实验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
一﹑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原则
怎样优选最佳教学方法?评价一堂课所用的教学方法好不好的依据是什么?经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总结,我觉得尽管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是统一的,这就是说优选教学方法必须有统一的原则。
第一,以教材和学生为出发点。同任何工作一样,教学也必须从实际出发教学的实际是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状况,学校的条件以及教师的状况等,这些就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如果选择的方法是最新式的,最高明的,但学校没有这个条件或学生不能接受或教学时间不允许,那么这种方法就不能适用。不论发现法还是其它方法都是如此。例如,提倡学生课前预习能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课堂效率,但对高中物理来说,由于许多概念,规律的引入和建立,都要通过实验得出的,如果片面强调预习,就会使许多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和引人入胜的实验变得平淡无奇,不利于引起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会使许多要求学生掌握探讨问题的方法的教材降低为只要求记忆问题的结论。因此,哪些内容该预习,哪些内容不必强调预习,甚至还要求学生不要预习,必须由教师加以指导。
第二,以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为目标。能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因此,优选教学方法时,要尽可能使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把智力竞赛的方法适当地引进课堂,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有时我还不惜时间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在讲台上讨论或回答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形成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第三,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手段。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象哥白尼把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一样,让学生成为教学体系里的“太阳”。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与教改同步进行?除了加强学习目的性等教育外,很重要的方面仍是优选最佳教学方法。传统的教法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它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用武之地。
二、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索法等。下面就这些方法的特点、作用、适用情况等作一讨论。
1、观察法。这种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演示实验,然后通过思考,讨论获得知识。初中物理的每一个课题,几乎都是从演示实验入手,让学生先认识现象,然后引入物理概念。因此,观察法在认识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的教学中经常地被采用。它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形成形象思维能力,建立物理图景效果最佳。例如,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教师只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就可以从定性到定量地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又如,高一物理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教师演示牛顿管:管内有空气时铁片下落得快而羽毛下落得慢,当管内空气抽出后铁片和羽毛下落一样快。从而学生可以得出:物体下落快慢与空气阻力有关;教师又问物体下落快慢与重量有关吗?铁片和羽毛一样重吗?进而得出物体下落快慢与重量无关。观察法由于观察对象直观,可接受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努力把演示实验表演得直观、鲜明、 可见度大、 观察效果突出,但演示仪器应该尽可能简单,突出观察对象。为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促进观察的速度,还可以采用观察竞赛的形式,以达到既培养观察能力,又培养描述现象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竞争的精神。
2、问题讨论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以所学的知识或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做基础,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最显著。例如:滑动变阻器的教学。上课时先提出要控制舞台灯光亮暗的有趣课程,让学生设计一个能方便地改变电路的电阻的装置。学生根据电阻定律,提出改变电阻的三种方法: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导体粗细或改变导体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比较三种方法,得出改变导体的长度最方便。同时教师用直电阻线演示改变长度而改变电阻。这时教师又提出:“直线式变阻器”线度长,占地大,使用不便,怎么使它减小线度,使用方便?从而得到把电阻线绕成圆筒状,做出滑动变阻器。经过这样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不断深化,不但学到了知识,也增强了能力。为了便于讨论,集思广益,在教学中可以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提出问题后,各小组立即展开讨论。总是讨论法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适时地把教材内容组成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的问题,问题提得太深脱离学生已有基础,提得过于笼统,不便于讨论;问题提得太浅,讨论引不起兴趣,致使收获不大。
3、实验探索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在学习某种知识之前先进行实验探索,取得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归纳,获得物理规律。这种方法对培养探索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应用数学模型研究问题的能力效果最佳。在条件可能时可以多做一些探索性实验。例如,萘的熔解,课本是先演示,后让学生做验证性实验,我把它改为探索性实验,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增强了效果;当萘熔解时,一方面吸热,另一方面温度却保持不变,学生普遍感到惊奇和疑问,有的以为温度计坏了,要求更换;有的以为实验出了故障,要求老师帮助检查。实验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