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浓度对番茄产量及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0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番茄无土栽培试验,研究营养液中氮、磷、钾浓度对番茄产量及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番茄产量、番茄红素含量与氮磷钾浓度间的数学模型,并对主效应、单因素效应及二因素互作效应和单因素边际效应进行了分析。合理施肥可有效提高番茄产量和番茄红素含量,本试验条件下在氮浓度9.970~10.860 mmol/L、磷浓度1.364~1.635 mmol/L、钾浓度5.113~5.158 mmol/L时,可以获得高产量和高番茄红素的番茄。
  关键词:番茄;产量;番茄红素;营养液;氮磷钾浓度;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1-0066-07
  Abstract Using the quadratic orthogonal regressive design with three factors, a soilless cultur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concentrations on tomato yield and lycopene content. Th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single and coupling effects of the three experimental fact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ational fertilization could effectively increase tomato yield and lycopene conten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is experiment, high tomato yield and lycopene content could be obtained at 9.970~10.860 mmol/L N, 1.364~1.635 mmol/L P and 5.113~5.158 mmol/L K.
  Key words Tomato;Yield;Lycopene;Nutrient solution;N, P and K concentration;Quadratic orthogonal regressive design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食水果和蔬菜可以降低人体罹患某些癌症的危险[1,2]。番茄红素可以防止前列腺癌、乳腺癌及消化癌(包括结肠、直肠和胃癌)等的发生[3~6]。参考各种食物原料中番茄红素含量及番茄红素源食物的消费量等因素,可以认定,番茄是人们摄取番茄红素的主要来源[7]。前人研究发现,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除了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外,还受水肥等环境因素的影响[8~10]。目前,关于肥料对番茄红素含量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或传统肥料上[11],对营养液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以番茄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营养液中氮磷钾浓度与番茄产量、番茄红素含量间的关系,以期为高产、高番茄红素含量的番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3 年7月~2014年1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试验站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迪芬尼”(由寿光先正达种子公司提供),供试栽培基质为蛭石,采用泡沫板槽栽培。番茄株距30 cm,每株番茄基质用透水无纺布隔开,用间距30 cm的压力补偿式滴头进行滴灌。7月15日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5∶3∶2的育苗基质育苗。于9月3日幼苗长出4 ~ 5片叶、高约18 cm时定植。定植后立即浇透水进行缓苗。10 月15日打顶,每株留3穗果,每穗留4个果实。1月15日拉秧。
  1.2 试验方案
  试验因素为氮、磷和钾的浓度(表1),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17 个处理组合(表2,表3),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待缓苗后,开始用营养液浇灌。9月10日~10月15日每天浇灌1次,每次4 min。10月15日~1月15日每天浇灌2次,每次3 min。大量元素0水平为山东农业大学配方(番茄、辣椒)[13], 其他各处理营养液详细情况见表3,微量元素采用通用配方[14] (NaFe-EDTA 30 mg/L、H3BO3 2.86 mg/L、MnSO4·4H2O 2.13 mg/L、ZnSO4·7H2O 0.22 mg/L、CuSO4·5H2O 0.08 mg/L、(NH4)6Mo7O24·4H2O 0.02 mg/L)。其它管理同普通生产,即定期喷洒农药和田间管理[15]。试验期间番茄无病虫害发生。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产量:在果实成熟期收获,测定每一个果实重量,用单株产量表示。番茄红素:在果实成熟期取样,每株选取第2 穗果成熟度均匀一致(花后60 d)的4个果实(色差误差小于1)混合打成匀浆,用于测定番茄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参见张连富等[16]的方法并加以改进。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计算原理,采用统计软件SAS 9.0,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番茄红素含量和试验因素间的数学模型[17],用SAS、Microsoft Excel 及 Matlab 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图表的绘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番茄果实产量及番茄红素含量的统计结果
  由表4看出,不同氮磷钾浓度对番茄产量、番茄红素含量均影响显著。其中以处理14、15、16、17产量最高,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8产量最低,与其它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番茄红素含量以处理6、8、14最高,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3、9最低,二者差异不显著。   方差分析得F(2)=6.67[F0.05(9,7)=3.68, F0.01(9,7)=6.72]。试验建立的模型与实际值拟合程度较好,用于推荐各因素用量可信度较高。说明氮磷钾浓度与番茄红素含量间回归关系达显著水平,回归方程拟合得比较好,能反映番茄红素含量与氮、磷、钾浓度之间的关系。
  2.3 试验因素效应分析
  2.3.1 主效应分析 因回归方程为无量纲线性编码算得,各偏回归系数已经标准化,故直接比较其绝对值的大小,可判明各因素的重要程度。
  从线性项看,番茄产量模型的偏回归系数为 X2>X3>X1,说明营养元素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磷>钾>氮。
  同理,番茄红素含量模型的偏回归系数为X3>X1>X2,说明营养元素浓度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为钾>氮>磷。
  2.3.2 单因素效应分析 单因素效应反映的是单一肥料用量对目标结果的影响。分别将试验求得模型中的3个自变量固定在0水平,即可得到剩余因素的单因素效应方程。据此可得番茄产量单因素效应方程:
  将各单因素效应方程绘成图1A,可直观反映出各目标结果随肥料用量而变化的趋势。由图1A可知:氮、磷、钾浓度处理的产量效应都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表明随着氮、磷、钾浓度的增加,番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只有在合适的氮、磷、钾浓度条件下,番茄产量可以达到最大值。由图1A还可以看出,氮磷钾浓度在中等水平时,番茄可获得最大产量,在较低浓度时,氮磷钾浓度呈现正效应;超过最适量后,呈现负效应。
  由图1B可知:氮、磷浓度处理的番茄红素含量效应都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且差异较小;钾浓度处理的番茄红素含量效应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表明随着氮、磷增加,番茄红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只有在合适的氮、磷浓度条件下,番茄红素含量可能达到最大值。由图1B还可以看出,在较低钾浓度时,番茄红素含量增加效应较小,但水平超过 0 时,增加效应比较明显。
  2.3.3 二因素互作效应分析 本试验确定的回归模型存在互作项,说明在营养液施肥条件下,产量和番茄红素的提高不单纯是各因素单独效应的线性累加,还存在着配合效应,即因素交互效应。因素交互效应对不同目标结果的影响不同,即使对同一目标结果,因素之间交互效应的大小也不相同。
  对于番茄产量方程从互作项的偏回归系数可知:X1X2>X1X3>X2X3,3种矿质元素浓度二因素的互作效应以氮浓度与磷浓度的作用最大,氮浓度与钾浓度次之,磷浓度与钾浓度最弱;同时,互作项 X1X2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番茄产量的形成除单因素的增产效应外,氮浓度与磷浓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采用降维法将模型(2)中的钾浓度因素固定在“0”水平,可得氮浓度与磷浓度2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番茄产量间的回归模型,即令X3=0,将方程(1)降维,可得:
  同理,对于番茄红素含量的方程从互作项的偏回归系数可知:X2X3>X1X3>X1X2,3种矿质元素浓度二因素的互作效应以磷浓度与钾浓度的作用最大,氮浓度与钾浓度次之,氮浓度与磷浓度最弱;同时,互作项 X2X3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番茄红素含量的形成除单因素的增产效应外,磷浓度与钾浓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采用降维法将模型(2)中的氮浓度因素固定在“0”水平,可得磷浓度与钾浓度2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的番茄红素含量间的回归模型,即令X1=0,将方程(2)降维,可得互作效应方程(4)和互作效应图(图3A)、互作效应曲面图(图3B):
  2.3.5 高产优化方案分析 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得出了本试验条件下番茄产量超过3 000 g/株的施肥方案共63个(表5)。从表5可以看出,在本试验条件下,要使番茄产量获得超过3 000 g/株的各种肥料用量均有一最适施用范围,只有当X1取-0.130~0.419、X2取-0.574~-0.132、X3取-0.182~0.510,亦即氮浓度9.388~10.860 mmol/L、磷浓度1.248~1.635 mmol/L、钾浓度3.736~5.158 mmol/L才可望获得单株3 000 g以上的产量。
  2.3.6 高番茄红素优化方案分析 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可以得出本试验条件下,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不低于240 μg/g的施肥方案共61 个(表6)。从表6可以看出,要使番茄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不低于240 μg/g,各种肥料用量均有一最适施用范围。本试验条件下,只有当X1取-0.028~0.467、X2取-0.442~ 0.100、X3取0.488~0.945,亦即氮浓度9.970~12.472 mmol/L、磷浓度1.364~1.837 mmol/L、钾浓度5.113~6.052 mmol/L时,才可使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不低于240 μg/g。
  2.3.7 最佳优化方案分析 番茄的高产与高番茄红素含量的优化施肥方案N、P、K浓度均有重叠,其范围X1取-0.028~0.419,X2取 -0.442~-0.132,X3取0.488~0.510,即氮浓度9.970~10.860 mmol/L,磷浓度1.364~1.635 mmol/L,钾浓度5.113~5.158 mmol/L。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只有在氮浓度为9.970~10.860 mmol/L,磷浓度1.364~1.635 mmol/L,钾浓度5.113~5.158 mmol/L时,才可以获得高产和高番茄红素的番茄产品。
  3 讨论与结论
  氮、磷、钾是影响番茄产量和番茄红素的主要限制因素。适量施氮磷钾明显提高产量, 而施肥过量则会降低产量[19~21]。这与本试验中单因素效应分析结果相吻合。有研究表明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磷钾肥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小, 但其对产量的间接作用却很大[21]。本试验发现磷浓度对番茄产量影响最大,钾浓度次之,氮浓度对番茄产量影响最小。其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试验验证。前人研究发现氮和钾及氮和磷均对产量有交互作用,相互间协同促进番茄产量的形成,尤其是氮磷之间的交互作用最为明显[19,21]。本试验也得到相同的结果。   增加氮素供应可以提高辣椒、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含量[21,22],如果磷不足则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减少[10],然而磷肥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也会出现负效应[22]。 多数研究认为,钾素对番茄红素合成有促进作用[22~24],但也有报道指出,钾肥供应对番茄红素含量没有影响[25]。本试验中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随氮磷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随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氮肥与磷钾肥的合理配施, 既能获得高产和优质产品, 又能获得较高的肥效利用率。
  本试验条件下番茄产量和番茄红素的优化方案是氮、磷、钾浓度分别为9.970~10.860、 1.364~1.635、5.113~5.158 mmol/L,该结果可为其他条件下的番茄施肥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Arab L, Steck S, Lycopen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Am., J. Clin. Nutr., 2000,71(S):1691-1695.
  [2]Hadley C W, Miller E C, Schwartz S J, et al.Tomatoes, lycopene, and prostate cancer: progress and promise[J]. Exp. Biol. Med.,2002,227:869-880.
  [3]Robards K, Prenzler P D, Tucker G,et al. Phenolic compounds and their role in oxidative processes in fruits[J]. Food Chem.,1999, 66:401-436.
  [4]Karakaya S, El S N, Tas A A.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ome foods containing phenolic compounds[J]. Int. J. Food Sci.Nutr.,2001, 52:501-508.
  [5]张连富. 番茄红素开发及生理功能研究[D]. 无锡:无锡轻工大学, 2000.
  [6]郑金贵. 农产品品质学[M]. 第1卷.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
  [7]张连富,吉宏武. 药食兼用资源与生物活性成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8]孟凡娟,王富.番茄果实内番茄红素的合成及影响因素[J].北方园艺,2001(5):15-17.
  [9]Thomas P T.Pesticide induced immunotoxicity:Are greatlakes residents at risk[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1995,103(9):55-61.
  [10]段金辉. 加工番茄番茄红素快速检测、积累特性模型及其肥料效应研 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0:1-60.
  [11]牛晓丽,周振江,李瑞,等.水肥供应对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1,38(11):2111-2120.
  [12]盖钧镒. 试验统计方法[M].重编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3]邢禹贤.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14]郭世荣. 无土栽培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15]山东农业大学主编. 蔬菜栽培学各论[M].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
  [16]张连富,丁霄霖.番茄红素简便测定方法的建立[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3):51-56.
  [17]陈茂学. 高级生物统计学[M].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0.
  [18]斋藤隆,片岗节男.番茄生理基础[M].王海廷,关贵武,王玉璞,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5.
  [19]徐坤,王秀峰.施肥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C]//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园艺学进展(第七辑).2006.
  [20]浙江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21]李远新,李进娜,何莉莉,等.氮磷钾配施对保护地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蔬菜,1997(4):10-13.
  [22]Flores P,Navarro J M,Garrido C,et al. Influence of Ca2+,K+ and NO-3 fertilization on nutritional quality of pepper[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4,84(6):569-574.
  [23]何楠,赵胜杰,刘文革,等. 施用钾肥对西瓜番茄红素的影响研究[J]. 长江蔬菜,2008(12):21-22.
  [24 ]任彦,丁淑丽,朱凤仙,等. 钾对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合成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6(6):7-9.
  [25]Flores F B, Sanchez-Bell P, Estan M T,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grafting to improve tomato fruit quality[J]. Sci. Hortic. (Amsterdam),2010 (125):211-217.
其他文献
摘要: 基质栽培作为无土栽培的一种,具有病虫害少、节水节肥、栽种灵活、可控性较高等优点,近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系统总结了栽培基质的材料分类和性状类型,重点论述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栽培基质的类型和研究现状,比较分析了不同栽培基质的栽培效果,探讨了基质栽培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海洋高等植物栽培基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栽
期刊
摘要: 为了促进发酵床废弃垫料的循环利用,设计5种发酵床,以锯末稻壳发酵床为对照,在对照发酵床中分别以15%、45%的金针菇菌渣或15%、45%的杏鲍菇菌渣替代等比例的锯末,饲养生猪100 d后测定垫料的化学成分及0、50、100倍垫料稀释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主根长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5种发酵床垫料中的氮、磷、钾、铜、铁、
期刊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小区试验,以淡水滴灌为对照,设置不同矿化度咸水滴灌处理,研究全地膜覆盖条件下,咸水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咸水滴灌减少了棉花对土壤水分的吸收,HCO3--Na+型咸水矿化度对棉花根系吸水的影响要大于Cl--Na+型咸水。土壤水分受到前期灌溉水量和灌溉水盐分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整个生育期都存在。各种灌溉处理都使得0~100 cm土体剖面的土壤EC值增加,
期刊
摘要:为评价嘧菌酯在西瓜上使用的安全性,于2012、2013年在济南、杭州两地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分析方法研究了嘧菌酯在西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嘧菌酯在西瓜和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2~4.7、10.0~13.7 d。嘧菌酯在西瓜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质量分数均小于最低检出限0.01 mg/kg,低于嘧菌酯在西瓜上的最高残留限量(MRL)1.0
期刊
摘要:为了探明夏谷生产中氮、磷、钾肥效应和最优施肥参数,本试验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夏谷高产新品种济谷16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可达32.8%。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肥效,氮、磷、钾肥对产量的影响为氮>钾>磷。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随着用量的提高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平均偏生产力钾>磷>氮。
期刊
摘要: 以双蒸水为溶剂,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蚕蛹虫草样品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并用该方法测定了19-3、17-3、MS、1-1以及1-Y等12种不同虫草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不同品质的蚕蛹虫草以及蚕蛹虫草不同组织中的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结果表明:1-Y菌株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均最高,质量分数达15.45 mg/g和4.40 mg/g;不同品质的蚕蛹虫草中虫草素则以感染而未出草的僵蚕最高;蚕
期刊
摘要:针对鲁插1号存在扦插成活率不稳定的问题,本研究通过不同催根时间、不同物候期扦插2因素试验,探索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时期对鲁插1号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膨芽期最好;插穗采集时间对鲁插1号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因素,以休眠期末期至发芽前采集最为适宜。  关键词: 桑树;鲁插1号;催根时间;物候期;扦插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888.3+2 文
期刊
摘要:以发根农杆菌Accc10060菌株侵染地黄外植体,研究不同菌液浓度、不同侵染时间和不同共培养时间对地黄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Accc10060菌株可成功诱导出地黄毛状根,PCR检测发现发根农杆菌Ri 质粒rolC基因已整合到地黄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在地黄毛状根的诱导过程中,诱导的最佳菌液浓度为OD600=0.6,最佳侵染时间为10 min,最佳共培养时间
期刊
摘要: 为了调查规模养殖场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了从贵州省规模养猪场分离的57株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携带率以及整合子中耐药基因盒的种类;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57株沙门氏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应用χ2检验检测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7株沙门氏菌中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40.4%(23/57);耐药基因盒检出率为31.6%(18
期刊
摘要:利用济宁地区11个县站1970~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倾向估计,分析济宁地区主要热量资源的时间、空间变化趋势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济宁近43 年作物生长季年平均气温整体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30℃/10a;≥0℃活动积温为5 222.1℃·d,增加速率为86.7℃·d/10a;≥10℃的积温为4 777.2℃·d,增温速率为77.4℃·d/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