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用】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文节选】
子曰:“我未见勇者。”或曰贺若弼。子曰:“弼也戾,焉得勇?”
李密问英雄。子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问勇。子曰:“必也义乎?”——《中说·周公篇》
【原文释义】
文中子说:“我还没有见过勇敢的人。”有的人说贺若弼(隋朝著名将领,以武猛而闻名)。文中子说:“贺若弼也就是凶暴点,哪里称得上是勇呢?”
李密问英雄之道。文中子说:“能正确估价自己的人是英才,能战胜自己私心杂念的人是雄才。”问什么是勇。文中子说:“那一定是要讲道义的了?”
【经典简介】
《中说》是隋朝思想家王通的门人与其对问之书。王通,隋朝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字仲淹,号文中子,唐初诗人王勃的祖父。王通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在他的家乡河汾龙门一带聚众讲学,著书立说,门人自远而至,如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门人弟子薛收、姚义根据其听课笔记,仿《论语》例整理成《中说》一部,共十卷,内容主要是王通和他的学生学习讨论哲学、历史、政治、教育、社会、人生等各种问题,中心是如何治国安邦,发扬王道,传播儒家学说,从中可以看出王通的核心思想是正人心和讲诚信。
王通上承孔孟,下接韩愈、李翱以达宋代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施行“仁政”,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哲学上,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这个核心,阐述其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思想,主流是唯物主义的;在文学上,论文主理,论诗主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提倡改革文风,具有历史价值和进步意义。王通的学生房玄龄、杜淹、魏徵、李靖等都是唐初的重臣将相,足证王通的思想是有生气的,其为师指导教育生徒亦是成功的。
《中说》虽在形式上仿效《论语》,但在内容上却有所创新,并有明显的时代特点。王通以昌明王道、振兴儒学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要依靠各种人才,而人才的养成必经学校的培养。有了合格的人才,王道才能倡明,儒学才能振兴。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文节选】
子曰:“我未见勇者。”或曰贺若弼。子曰:“弼也戾,焉得勇?”
李密问英雄。子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问勇。子曰:“必也义乎?”——《中说·周公篇》
【原文释义】
文中子说:“我还没有见过勇敢的人。”有的人说贺若弼(隋朝著名将领,以武猛而闻名)。文中子说:“贺若弼也就是凶暴点,哪里称得上是勇呢?”
李密问英雄之道。文中子说:“能正确估价自己的人是英才,能战胜自己私心杂念的人是雄才。”问什么是勇。文中子说:“那一定是要讲道义的了?”
【经典简介】
《中说》是隋朝思想家王通的门人与其对问之书。王通,隋朝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字仲淹,号文中子,唐初诗人王勃的祖父。王通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在他的家乡河汾龙门一带聚众讲学,著书立说,门人自远而至,如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门人弟子薛收、姚义根据其听课笔记,仿《论语》例整理成《中说》一部,共十卷,内容主要是王通和他的学生学习讨论哲学、历史、政治、教育、社会、人生等各种问题,中心是如何治国安邦,发扬王道,传播儒家学说,从中可以看出王通的核心思想是正人心和讲诚信。
王通上承孔孟,下接韩愈、李翱以达宋代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施行“仁政”,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哲学上,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这个核心,阐述其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思想,主流是唯物主义的;在文学上,论文主理,论诗主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提倡改革文风,具有历史价值和进步意义。王通的学生房玄龄、杜淹、魏徵、李靖等都是唐初的重臣将相,足证王通的思想是有生气的,其为师指导教育生徒亦是成功的。
《中说》虽在形式上仿效《论语》,但在内容上却有所创新,并有明显的时代特点。王通以昌明王道、振兴儒学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要依靠各种人才,而人才的养成必经学校的培养。有了合格的人才,王道才能倡明,儒学才能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