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晚寒武世末期至早奥陶世早期层序地层格架

来源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ng_h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秭归地区晚寒武世末期至早奥陶世早期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大的海侵没积序列。本文通过详细的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及1:5万区域地质填图,将该区娄山关组顶部至红花园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总结了各层序的层序界面性质及体系域发育特征,并建立了区域地层格架,从而进一步指出:块状白云岩物形成和分布明显受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
其他文献
分布于北祁连造山带中段的加里东期俯冲-增生杂岩/火山弧带可划分为托莱山俯冲杂岩带和走廊南山增生杂岩/火山弧带两个亚带。前者主要由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及深海复理石组成,为古
本文在简要分析清江流域区域构造格架及其演化序列的基础上,将清江流域中新生代区域构造应力场划分为:燕山主期、喜马拉雅主期和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而利用共轭节理、断层擦痕、
本文初步研究了甘改黄土地层,实测了甘改县城西南新市区和满地两剖面,它们分别厚23.7m和26.0m。根据岩性,磁性地层特征,磁化率,CaCO3质量分数测定和热释光测年结果,甘改黄土可划分为冰后期S0复合古土
月岩和陨石形成时捕获了太阳风中的Ar同位素,作者对恩施陨石采用^40Ar/-^36Ar技术,并对Cl的诱发产物进行了校正后,获得了4600Ma前太阳风中^40Ar/^36Ar比值是0.89±0.44,它表明地球大气圈中^40Ar/^36Ar比值经历了0.89到295.5的演化过程,影响这
基于Fabric网络拓扑及其传输特点,设计了模块级综合化信号与信息处理机的网络通信中间件模型,详细描述了其中的Fabric通信模型、网络管理模型和图形化配置监控模型。该中间件
近年来,淋病(GU)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病例多见,我们对192例GU患者同时检测了UU和CT,现报告如下。
本文依据华北地台东部的地球物理测深资料、火山-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历史,提出河滩地区是中生代以来强烈隆升的地幔亚热柱。亚热柱的强烈上升使岩石圈下部发生热
[目的]探讨直接使用输入液体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用生理盐水。B组用肝素稀释液,C组直接使用输入的原液体进
对凡口铅锌矿床不同成矿阶段进行矿物包裹体温度、硫和铅同位素测定,获得成矿第Ⅰ阶段温度为300±50℃,第Ⅱ、Ⅲ阶段温度为250±50℃;并获得矿床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为2
本文简略介绍于零鬃量面方法原位测定给水度的原理,计算,并给出了在银北平原江南试区人工调控地下水位条件下和天津万军套洼试点天然条件下应用ZFP方法原位测定给水度的具体实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