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东潮汕地区,当孩子年满十五虚岁时,一般家庭不论贫富都会在旧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或另外择日,为孩子(不分男女)举行成人礼,宣告孩子已经长大,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孩童了。此即为“出花园”。2009年,潮州“出花园”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何以把成人礼称为“出花园”呢?这里可看到潮汕文化传统对孩童的珍爱、倾羡与美好祝福。潮汕人认为,孩童天真烂漫,其生活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无论身在何处,都如同居住于花团锦簇、一派生气盎然的花园里一般,“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不过,这一点并非潮汕文化所独有。《孟子离娄下》有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道德经》亦有“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之语。儒道两家对于绝假纯真的童心童真,一样的倾慕有加。潮汕文化作為地域性文化,或许是受到儒、道文化的影响。“出花园”虽富于潮汕地方色彩,略加分析却不难发现其中普遍的象征意义。
与孩童相比,“成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境况下尤其如此。大多数平民百姓都要为生计奔波劳累,辛苦辗转,所以,这种无忧无虑的“花园里的生活”不可能持久,而且相较于今天,结束的时刻来得更早。潮汕有一句古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十五岁,便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到了这个年龄,孩子就要告别童年,走出“花园”,进入艰苦谋事阶段。潮汕先民给十五岁的孩子举行成人礼,把成人礼提前一年,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孩子勇于承担家庭责任。
“出花园”仪式在潮汕各地虽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据林凯龙《潮汕古俗》,“出花园”这一天,孩子需用榕枝、竹枝、桃枝、石榴花、状元竹、青草各一对,以及十二种不同的鲜花浸在水中沐浴,沐浴完,穿上外婆为其购置的新衣和红木屐;然后要在空旷之地祭拜天公,接着拜“婆母”。“出花园”要穿红木屐,相传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有关。林大钦少时家贫,买不起红鞋,便穿红木屐上学。后来二十一岁即高中状元,其少年时期的轶事亦传为美谈,并为乡人所效仿。“婆母神”是潮汕民俗中的儿童保护神,主管人间婴幼儿的生命和健康。一般有孩子的家庭,都会供奉祭拜“婆母神”,一直到孩子十五岁举行完“出花园”仪式。
这一天的上午或中午,还须置办丰盛宴席宴请亲友。宴席相当隆重,内外亲戚都会请到席。座位也很有讲究,由“出花园者”坐上正位,让他(她)意识到自己已是家中栋梁。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开饭之前要“咬鸡头”,意思是独占鳌头,将来出人头地。吃一碗汤圆和猪肚猪肠,寓意为“换上成人肠肚”。每席需上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芹菜等为主。厚合,象征“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蒜,意味着聪敏伶俐,能除会算;芹菜,则有终身勤勉之寓意。席间,长辈还会对“出花园”的孩子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致以美好祝福。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仪式意味着人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过渡阶段。和大多数成人仪式一样,“出花园”的目的乃通过精心营构一套繁琐、庄严的仪式,在孩子身上激活一种新的自我认同感,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在举行成人仪式之前,“出花园者”只是在生理年龄上接近成人,而仪式在他(她)身上唤起了一种自觉的成人意识。
时至今日,在潮汕地区,“出花园”仪式已日渐简化。民俗有其历史性和时代性,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今城里人大多只在家里或餐厅摆一桌丰盛的“花园宴”,一切从简,不再举行繁琐的仪式,红木屐则被各种时尚服饰或数码产品所取代。仪式虽然简化了,但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即唤醒一种自觉的成人意识,仍被人们广为接受。而在乡土文化依旧坚韧生长的农村,“拜婆母”“咬鸡头”等仪式还是保留了下来。
每年旧历七月初七前后,在潮汕地区官方或非官方机构组织的成人仪式中,偶尔还能看到当地地方志所记载的那种古老的“出花园”。但那终究只是一种表演活动,不能代表原汁原味的“出花园”,因其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也不可能普及开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身口相传的“活”文化,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融于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中,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始终处于活生生的状态。原汁原味的“出花园”,今天只有在潮汕乡土的寻常人家才能看到。
插图 / 曾学清 责任编辑 / 周锦宜
何以把成人礼称为“出花园”呢?这里可看到潮汕文化传统对孩童的珍爱、倾羡与美好祝福。潮汕人认为,孩童天真烂漫,其生活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无论身在何处,都如同居住于花团锦簇、一派生气盎然的花园里一般,“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不过,这一点并非潮汕文化所独有。《孟子离娄下》有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道德经》亦有“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之语。儒道两家对于绝假纯真的童心童真,一样的倾慕有加。潮汕文化作為地域性文化,或许是受到儒、道文化的影响。“出花园”虽富于潮汕地方色彩,略加分析却不难发现其中普遍的象征意义。
与孩童相比,“成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境况下尤其如此。大多数平民百姓都要为生计奔波劳累,辛苦辗转,所以,这种无忧无虑的“花园里的生活”不可能持久,而且相较于今天,结束的时刻来得更早。潮汕有一句古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十五岁,便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到了这个年龄,孩子就要告别童年,走出“花园”,进入艰苦谋事阶段。潮汕先民给十五岁的孩子举行成人礼,把成人礼提前一年,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孩子勇于承担家庭责任。
“出花园”仪式在潮汕各地虽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据林凯龙《潮汕古俗》,“出花园”这一天,孩子需用榕枝、竹枝、桃枝、石榴花、状元竹、青草各一对,以及十二种不同的鲜花浸在水中沐浴,沐浴完,穿上外婆为其购置的新衣和红木屐;然后要在空旷之地祭拜天公,接着拜“婆母”。“出花园”要穿红木屐,相传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有关。林大钦少时家贫,买不起红鞋,便穿红木屐上学。后来二十一岁即高中状元,其少年时期的轶事亦传为美谈,并为乡人所效仿。“婆母神”是潮汕民俗中的儿童保护神,主管人间婴幼儿的生命和健康。一般有孩子的家庭,都会供奉祭拜“婆母神”,一直到孩子十五岁举行完“出花园”仪式。
这一天的上午或中午,还须置办丰盛宴席宴请亲友。宴席相当隆重,内外亲戚都会请到席。座位也很有讲究,由“出花园者”坐上正位,让他(她)意识到自己已是家中栋梁。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开饭之前要“咬鸡头”,意思是独占鳌头,将来出人头地。吃一碗汤圆和猪肚猪肠,寓意为“换上成人肠肚”。每席需上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芹菜等为主。厚合,象征“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蒜,意味着聪敏伶俐,能除会算;芹菜,则有终身勤勉之寓意。席间,长辈还会对“出花园”的孩子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致以美好祝福。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仪式意味着人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过渡阶段。和大多数成人仪式一样,“出花园”的目的乃通过精心营构一套繁琐、庄严的仪式,在孩子身上激活一种新的自我认同感,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在举行成人仪式之前,“出花园者”只是在生理年龄上接近成人,而仪式在他(她)身上唤起了一种自觉的成人意识。
时至今日,在潮汕地区,“出花园”仪式已日渐简化。民俗有其历史性和时代性,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今城里人大多只在家里或餐厅摆一桌丰盛的“花园宴”,一切从简,不再举行繁琐的仪式,红木屐则被各种时尚服饰或数码产品所取代。仪式虽然简化了,但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即唤醒一种自觉的成人意识,仍被人们广为接受。而在乡土文化依旧坚韧生长的农村,“拜婆母”“咬鸡头”等仪式还是保留了下来。
每年旧历七月初七前后,在潮汕地区官方或非官方机构组织的成人仪式中,偶尔还能看到当地地方志所记载的那种古老的“出花园”。但那终究只是一种表演活动,不能代表原汁原味的“出花园”,因其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也不可能普及开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身口相传的“活”文化,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融于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中,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始终处于活生生的状态。原汁原味的“出花园”,今天只有在潮汕乡土的寻常人家才能看到。
插图 / 曾学清 责任编辑 / 周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