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风与卢卡契有着共同的美学信念,他们在同一时代、同样的思想背景下开始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追求。他们都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本国的阐发者、实践者,都是自觉应用这一理论建构了自己的文艺思想体系。在他们各自活动的国度,他们的现实主义理论较之同时代人更具系统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三、四十年代一系列重大文艺论争中,都处于雄踞一方的特殊地位。这些论争涉及到文学理论、文学史、当代文学的广阔范围,然而根本问题、争论的焦点都是现实主义。由他们引起或卷入的文艺论争,远未因政治裁决而告终,它们不仅构成了这些国家(卢卡契——苏、德、匈牙利,胡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而且也是滥觞于五十年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现实主义讨论的新起点。这就构成了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这种比较的目的在于,从世界文学的广阔背景中重新估定胡风理论贡献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系博士论文《左翼文学思潮:中国与世界》书稿之一章,共分四节,要点如下: 1、胡风是卢卡契在中国最早的介绍者之一,三十年代末卢卡契在苏联受到批判时,胡风支持卢卡契。但卢卡契对胡风的影响仍然是十分有限的。“胡风师承卢卡契”的说法不免夸大了外来因素的影响,忽视了中国左翼文学理论自身内部生成的历史,这势必会淹没胡风文艺思想最重要的来源和独立的品格。 2、胡风与卢卡契的共同点在于强调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坚持继承和发展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在这一点上他们都摆脱了“拉普”的束缚。但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并非师承卢卡契,而是师承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3、胡风与卢卡契在对现实主义创作规律的认识上,代表了两种批评模式:主体性模式与客观性模式。对艺术的反映本质,胡风不同于卢卡契的是:(1)强调创作活动中,认识客体依赖于主体;(2)创作的目的是达到主客体的“融合”;(3)这一过程是主客体相生相克的矛盾斗争过程。主要分歧在对创作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估计,这也导致了他们批评方法上的差异。卢卡契推崇和实践的是从艺术客体出发进行批评的方法,摒弃从创作主体进行批评的方法和可能性。胡风批评方法的特点是从客体的联结程度出发进行批评,致力于提高创作主体自觉自主的创作能力。 4、胡风对创作主体精神活动规律的探讨丰富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他与卢卡契、布莱希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可以互相补充,整合,形成一个包括作品与现实、作品与作家、作品与读者三方面关系的完整的理论格局。因发表时篇幅限制,这里将第一节文字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