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碧水的这边和那边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环湖一周》捧在手里时,我最先看到的是北雁的名字。逆着沙沙而来的时光,我从北雁的现在看向他的以往,终于看到了他的童年。那时候他住在一个多湖的县份,每天清晨或者午后,他从古意幽深的小巷里望出去,目光触到的是一片片水域。老家的湖实在是太多了,东有东湖,西有西湖,还有茈碧湖和海西海,都是天成的佳景。令人称奇的是,盈溢的湖水开掘出河,然后向南,最终对洱海形成了哺育。
  我完全可以想象,在北雁的少年时期,他的梦境定然辽远。多水的地方往往少见苍凉,这里和那里都是温暖的宁静,一种性情漫延了老家的朝暮。北雁的身体就是泊船,当那水波轻柔地荡漾起来,他的人生便开始启航。湖水就这么渡着岁月,也这么渡着自己,怅然中又有着丝丝的慰藉。他可以随时上岸,但很快就又潜了下去,因为只有水才能洗去忧思。水使他成长和出落了,再上到岸上他就如同点燃的蜡烛,自身的明亮让他看到了远方。
  多年后的某一刻,春歇了,夏至。北雁从季节的交替中抬起头来,才知道有许多岁月都逝去了,而且他自己也移居到了洱海边上。这个时候他已成为一名作家,却还在亲水,闲暇时总把目光投向洱海。他感到这张只属于大理的清丽面孔已经疲惫了,在眼下这些粗疏的时间和空间里,它的疲惫就如无法破译的潜隐秘密。那以后北雁便开始走访洱海周边,他采集资料,运足力气,终于将一部定名为《环湖一周》的纪实散文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我个人的角度上看,《环湖一周》是一种新生的笔调,这种新生体现在它的语言上。读《环湖一周》等同看洱海的全貌,清逸之中共享一片绚烂,它给予我的是一种很美好的享受。这种美好来自于北雁的写作态度,他把精力放在语言的深化上,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大的表现能力。应当说北雁还不是那种“玩”文学的作家,因此他在语言的排列与组合上彰显了魅力,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作家的思想和修养。正因为北雁注重了这一点,他才把握了语言的精致与深刻,让一部作品跳跃起既属于洱海又属于文学的灵魂。
  在北雁的笔下,洱海是美丽的。这种美丽的起初是不够鲜明的,就像天地发出的梦语,有着密码般的语法和象征。现代人的特点就是较真,既然你写了这样的作品,别人就得问你表达了什么。不得不承认,《环湖一周》里有许多本该明确的东西都被潜隐了,这种并不惯常的做法让文章在文本上难以定义。然而当我读到《环湖一周》的深处,才发现所谓文本上的难以定义只是误解,实际上它比北雁的早期作品更具披沥性。一时间,作者发自内心的感觉和认识,以及他立于现世的呐喊与难言,都已旗帜般地鲜明了。
  所谓文章的披沥陈辞,无外乎就是鲜明和透彻,让人一眼就可以明了。北雁这人也是崇尚明了的,他在洱海周边走访了几天便感觉出来,“外地资本的迅速注入,同样会给我们留下一个破碎的洱海”。这说明北雁并不只是关注洱海诗意的那面,在他“怀着一种浪漫情思继续向前”的同时,他的“双脚已经略略生疼”。相信读者看到这里也就明白了,北雁的“浪漫情思”和“略略生疼”其实不是感受,而是一种对于悲剧不再落幕的渴望。
  凡是有艺术理想的作家都是这样,当他站在一种文明的质变面前,他所求取的就远远不止看上去那么简单。实际上洱海的变化早在千年以前就开始了,那时候洱海的水波荡漾在太和城边,是后来的水位缩小才形成了大理坝子。想到在这千余年的时光中,曾有满眼的稻田都是洱海之水的灌溉,年轻的北雁便对洱海由衷地感激。他不光是冲着“这湖水演绎的光辉历史”,还冲着“这湖水缔造的农耕文明。”岁月让洱海具有了母亲的情怀,她的明眸瞟过和忧伤一笑,都让北雁想到了那些针对洱海的不当抉择和历史取舍。
  在洱海周边的走访中,北雁的眼前已没了那种自然的纯性,也很少看到稻田从前的金黄。“土地承包给成批涌来的人,苗圃基地、人造花园、塑料大棚、旅游景点,这些项目占用了大片的耕地,成为洱海沿岸的另一种风景。”有了项目就有了钱,那里的人开始作事了,他们将轿车和豪宅作为新的攀比资本。在《环湖一周》的一个章节中,北雁面对着眼前的“时尚”回想起老家的境况,此后的笔调就变得沉重起来。他写到老家的一个青年盖了新房,装修完毕还没来得及搬进去,却又无奈地将新房拿去抵了赌债。
  纵观整部《环湖一周》,北雁的许多文字都是沉重的,惊心的,这与诗情画意的洱海极不相融。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写作符合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且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从那个青年将新房拿去还了赌债的细节上看,北雁似乎在有意地寓言,一种美好正悻悻而去,一种荒芜正悻悻而来。让人欣慰的是,随着他走访的逐渐深入,他又开始让通篇都充满了“新寓言”的风格,并着力于蕴含深邃的寓意,体现出一种哲理取向。
  《环湖一周》的全篇都贯穿着一个“走”字,这种走是作者的走,也是作品的走。既然“走”已成为作品的生命脉络,即使无意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闲适无聊的,也有步履匆遽的,都是一方天地的人生原态。如此我就不用去猜,这正是北雁所要彰显的东西。其后的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方天地的人在精神层面存在着焦虑,他们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十分性急。我这么说是不过分的,从追逐到拥有再到失去,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变形。
  追逐与拥有,与明智,与方式,向来都关联紧密。这就好比你想放掉池塘里的水,那你就得事先挖好沟渠,否则那水就会到处漫延。北雁显然也是关注到这点的,所以他写到的追逐很像是资源的无度借贷,今日得到了就不去考虑明日的缺失。通过许多的事例,北雁把某种哲理埋进《环湖一周》里,从而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真知灼见和忧患意識。这绝非是一种见仁见智的事,人既然不能填平内心的欠缺感,这种感觉就会永远存在。
  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只有把“欠缺”作为一个问题加以解决,人的生命才有趋于完美的可能。正是基于这一点,北雁开始呼唤愿望与现实的流转方式,并且强调,这种方式必须是全新的,正确的。不会有人反问“否则”会是怎样,这个问题没有否则。人的可悲其实都是一个个时间的故事,没有钱时我们承受着贫瘠的压力,有了钱时却又遭遇精神的陷落。关于这北雁已分析得很清楚了,那个用新房还了赌债的青年就是如此。新房对他不是幻影,而他却在拥有的瞬间即已失去,这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从《环湖一周》的通篇上看,它的基调是明亮的,而且北雁的走访也并不总是苦行和灼烤。在他往往返返的旅途之中,他的身心一直驰骋着,自由着,一打眼儿就看到了那种梦幻般的美丽。写到这些他也是不遗余力的,所有的排污管道都被取缔了,沿岸的饭店和客栈也被关停了,整个洱海呈现出它原有的明亮和清澈。这样的画面让北雁心思柔软,他以近乎失控的文字进行描述,整个洱海在他笔下闪出本质的秀丽。
  这一次是从西城尾到磻溪,北雁看到水质清澈的灵泉溪流入洱海,芦草和水鸟成了可人的风景。沿途五六百米的湖岸都被栅栏围着,北雁开始感叹,继而声称那是一条文明的警戒线。“一片小小的林子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正是这样一个个稀有人迹的地方,才是鸟儿栖居的天堂。”其实我知道,北雁所说的“稀有人迹”只是感觉。真实的情况是,有三个孩子赤身裸体地在水里嬉戏,他们将湖水扬向空中,愉快的欢叫掺进清纯的阳光里。
  湛蓝的湖水,隐居的水鸟,赤裸的孩子,北雁已描绘出洱海原本的诗意。阅读如此清丽的文字,那湛蓝的湖水便荡漾起来,如同母亲的爱意,一次次地拍击着我的心壁。尽管水中的孩子只是北雁的偶遇,但作为文学作品的细节,它传递给读者的却是另一种信息:这泓碧水不仅滋润着我们的生命,还洗涤着我们的人生。从古到今,自然万物,没有一样是可以离开水的。即使是这洱海的本身,它也需要接受一场场天浴,否则就不可能盈满丰润。
  一部《环湖一周》,洋洋洒洒的20余万字,读起来畅快淋漓。然而,我之所以没在此文当中称自己为笔者或别的什么,就是想在这里暗示一下,我是一名资深读者。既然是资深的,那我肯定就看得出来,《环湖一周》的写作仍是过程性的,而且有些叙述还显得繁复少韵。我认为,作家对于现象的描写要有深入,不能只写现象,还应写出作家对于这种现象的悟化和酵酿。
  既然写作还有那么多的要求,那就说明这个行当真的很不容易。北雁作为近年崛起的青年作家,他一上来就做到了寓意幽深,语言清新,这肯定是令人欣慰的事。无论怎样我们都得承认,《环湖一周》是一部不错的作品,看完之后我最想对其他读者说的是:收下吧,这是一片蓝色梦境的情感诉说。
其他文献
空讲河  从对岸走来的风景  带着春天的念想  和花朵泛滥而过的喧嚣  漫过阡陌  让孩子们和黄鹂一起张望  空讲河畔  天籁的交响乐  正掀动农事的波澜  走在岸边  父亲的目光  兼容了孩子们琅琅书声  波纹般漾开去  童年可以浇灌的婆娑  那上岸的云朵  归来的雁阵  以及从树梢上  荡漾的风……  走出镜头  让童年和白云一起  倾听  河水淙淙中  布谷的吟唱  浪涛里回荡的春声  溅落
期刊
乡村最美的季节里,最盼望的就是快点到周末好回家。每次回乡下的婆家,我都喜欢闲坐在院子里的果树下,视线或落在那些砖木结构的老宅子上,一代代的身影和逝去的片断在眼前和脑海里交叠;或是看着房头上趴着的云,放空一切;间或关心一下家禽。更多的时候则是在院子里小块小块的菜地边打转地欣赏。小葱、芫荽、青白小菜四季常种,农家肥滋养着的叶片油绿而肥厚,茁壮肆意地享受着和风、阳光、雨露,蔬菜们张扬的气息引来一些白的黄
期刊
房子漏了  今年  雨水多  清明前就下了好几场  母亲告诉我  父亲的房子漏了  当晚  難入睡  感到一夜都是雨  恍惚中  我在补漏雨的洞  父亲给我打伞  浑身湿透  瑟瑟发抖  第二天  看见父亲的遗像上  有几滴水珠  咸咸的  一切安好  父亲一生  打过我一次  重病中告诉我  他很后悔  前两年  在“白加黑”中生活  清明也没能来看你  真希望你能起来  再揍我一顿  像上次一
期刊
本试验以4年生“春雪”为研究材料,主要对鄂南一部分桃园不明原因的枯枝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取材地点选定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横沟镇(香峰园)内。桃树发病始于每年雨季
七 月  七月,黑色  比黑更浓厚的黑  盘踞在千年未融化的冰山上  一眶无地泼洒的眼泪  在暗中无声无息  所有卑微的,弱小的  沉默的,颤抖的  被遮蔽,被残暴的  不要害怕,不要哭  天空是一只巨眼  盯着罪恶也盯着良善  大地是一只陶罐  盛着死亡也盛着发光的种子  陶 罐  壁橱上,一只土陶罐,多年来  它装下四壁的寂静,一屋子的空  装下窗边草木的枯荣,轮回的悲苦  覆满时光的灰尘依旧
期刊
以礼河流过,把浑然一体的高原劈成两半。两岸的群山伴着流水,奔涌向未知的远方。从低处往高处看,一座山叠着另一座山,在云雾中耸立。苍凉的群山挂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些稀稀疏疏的石板房躺在群山的褶皱里,低矮而破败。一个人终其一生也难于抚平大地纵横的沟壑,一个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串起支离破碎的生活。  受河流切割的影响,两岸峭壁林立、怪石嶙峋,像经历过斧劈刀削。突兀的山峰和惊险的峡谷,在时空里亘古静默。距离河流
期刊
徒步行走,以脚丈量,对于古人来说,不仅是一门必修课,还是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更是许多诗文真切而弥足动人的重要起点。“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趣味,乘坐飞机或动车入蜀便绝难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也需切实经行方能获致。在交通发达,出行便捷,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早已经没有了行走的耐心和兴趣,青年作家北雁却能徒步环洱海一周,并写成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的《环湖一
期刊
1  随着一句普通亲切的白族邀请语,我再次踏上了去宾川鸡足山的路。  阿达香音,是鸡足山麓沙址古村一个客栈的名字,要是译成汉语,就是主人家挥着手在门口对客人的亲切招呼:到这儿闲来!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白族人来说,听到这样的招呼就好似回到了家乡,看到了亲人。千年古树、古井,青瓦白墙的房屋,象征吉祥美好的墙体彩绘,木雕装饰的门窗,绽放的虎头兰,种满花草的院子……有了熟悉的白族建筑风格,隔着山隔着水,隔着
期刊
从洱源县城驱车出发,到达凤羽镇坝子最南端的大涧村得花上近1个小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难想象这条不算宽的乡间公路深处藏着一个美丽的村庄。而这个看似偏远的村庄,却今人魂牵梦萦,流连忘返。  抵达村口后,我们准备缓缓走进村落, 这个用石头筑起的村落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石巷,上百间古石屋,还有石磨、石板路、石房子、石山墙……整个村庄犹如石头文化“博览园”, 无论那石头大若房子,还是小若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