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前发现的柯克亚油田拉开了塔里木大规模石油勘探的恢弘序幕。随后,塔北、塔中、塔南多处开花,一孔接一孔的油井、气井被打出,一个接一个的油田被发现……中国人的目光转向了塔里木,世界的目光转向了塔里木。
小钻机的戏剧性发现
根据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浩瀚的塔里木盆地有很好的成油条件。从20世纪50年代起,石油部所属的勘探队伍就开始沿塔里木周边开孔打钻,开展了大量的石油普查工作。遗憾的是,除了发现位于塔里木北缘的依奇克里克小油田外,久久没有新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勘探队恍惚了,动摇了,对在塔里木发现石油几乎失去了信心,无奈地制定了撤出塔里木石油勘探队伍的计划。
就在塔里木成为一块“鸡肋”之际,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
1974年,担任喀什及和田、克州地区地质找矿任务的新疆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二分队在位于昆仑山脉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和田地区皮山县进行自然硫矿普查评价工作。9月的一天,当取样钻班用增光十型取样钻机在H32号孔钻至13~21.63米的深灰色泥质粉砂岩时,发现有油花随泥浆泛出。当时有人猜会不会是油苗?这个猜疑立刻遭到否定。因为大家知道,新疆石油局曾用万米大钻在塔里木周边打过大量千米深孔,都没有油气显示。他们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好运,万米大钻打不到的油苗,能让区区10米钻机碰到。
但经过认真鉴别,所见确实是油花。二分队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一重要情况报告给了大队。大队指示,立刻新开一孔,以证实这一发现。于是,二分队于9月16日在H32孔旁新开了H33孔。结果,钻至10.37~20.93米的深灰色泥质粉砂岩时,发现了和H32孔同样的现象。油砂样在经过一天的澄淀后,浮起一层原油。于是,油砂样被迅速送到石油部门化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为凝固点低、含胶质少、包腊少的油苗(即石油露头)。
千千万万的石油人历经千辛万苦,转战几十年,苦苦寻觅却不见踪影,不计其数的千米孔、万米孔打不到的宝贝油苗,竟然在不经意间,被找硫磺的地质队用区区10米钻机撞到了。
好事做到底
塔里木盆地南缘玉力群地区发现油苗的消息令石油部门极其振奋,使他们对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大油田重新燃起了希望。但为慎重起见,还需要对油苗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于是,当时的石化部长康世恩明确指示:由新疆地质局和新疆石油管理局共同组织力量对油苗进行重新验证。重新验证油苗的任务又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地质二队的身上,颇有让他们好事做到底的意思。
二队立即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专门队伍,在寒冬腊月奔赴野外,对油苗进行最后的验证。1975年1月19日,先遣队顶着严寒抵达施工现场。他们到达时,天已全黑,搭不成帐篷,大家只好就地宿营。有人睡在铁制的蓄水箱上,有人露宿在雪地上。天一亮,立刻破冻土、垒锅灶、架帐篷。饿了,啃几口干馕,渴了,吃几口积雪,紧抓每一秒,为后来的大部队安扎营寨。
大部队和机器、管材一到,立刻安装钻塔。这次用的是地质队的钻机老大——千米钻。钻塔有三四十米高,由上百根数米长的大角铁和铁管构成。当时天寒地冻,北风刺骨,若不戴手套,一抓住那些铁家伙,手就会被沾住。装塔的人干不了一会儿脸就刺疼欲裂、手脚麻木。对此,二队人全然不顾,他们争着搬运材料、上架安装……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井架和钻机安装好后,暂时没有水车拉水,又找不到驮水的牲畜,水供不到现场,就开不了钻。于是,干部、工人、技术员迅速来到几十米外的河边,凿开厚厚的冰层取水。他们硬是靠手提肩挑,运足了钻探用水。
2月14日,石油普查孔正式开钻。
在钻探过程中,他们发现用泵水冷却钻具的老方法对含油层的采取率会有影响。在钻探技术员的建议下,钻机采用了无泵钻进的方法进行钻进,非常有效。无泵钻进需要勤提钻,工作人员个个累得腰酸腿疼,但他们毫无怨言。
经过日夜奋战,3月上旬,孔深为69.07米的石油普查孔终于完成了。经验证,该孔在17.35~23.63米的第四系胶结疏松的泥质粉砂岩和老第三系钙质白云岩基岩中见到了油苗。随后,他们又在第四系油苗井段下筛管进行了24小时试油,获得少量液体油样。油苗被再次证实。
于是,大伙隆重地为未来的油田取名“争光油田”。当然,随后发现的油田并没有用上这个名字,更没有多少人知道H32、H33号孔和石油验证孔是怎么回事,但地质二队历史性的发现和验证工作为塔里木油田的大开发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被载入了中国石油史册。H32和H33及石油验证孔,成为塔里木石油勘探的丰碑。遗憾的是,作为第一功勋的石油验证孔,已被岁月和风沙所掩埋。
意外的井喷
玉力群油苗被验证后,新疆石油管理局给地质二队发来贺信,说玉力群地区油苗的发现,为在叶城、皮山一带进行石油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增强了找到新油田的信心和决心。
就在油苗被验证后的当月,国家石油部做出了在玉力群一带开展石油会战的决策。随后,以新疆石油局政治部主任王奎为组长,时任地质处长的宋汉良为副组长的五人工作组来到玉力群地区,指挥石油会战。
很快,原来在库车一代及北疆的几个石油钻井队被调来,地震、物探、测量等辅助探测队伍也云集到这里,在玉力群构造及附近的柯克亚、固曼、桑珠一带摆开战场,开始石油会战。
作为油苗的发现者,地质二队也参加了石油会战。刚开始,由于地层松软,岩心钻进时用的泥浆达不到固井作用,动辄出现孔塌、埋钻等事故。后来发现,石油钻井队遗弃在泥浆坑中的干泥浆,用水泡开后固井效果不错。但一桶桶地泡、一桶桶地搅速度太慢,供不应求。为提高效率,分队领导带头跳进泥浆坑,直接用身体搅拌。于是,大家纷纷跳进坑里,上演了电影中曾经出现过的人体搅泥浆的感人故事。
1977年5月17日,在柯克亚施工的1号井钻进至3700米的深度时,发生井下事故,工人们在按常规处理事故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听一声巨响,猛烈的高压油气流从井底喷发而出,呼啸着冲天而起,埋藏了数千万年的油气终于爆发出来。当时,井场上的人被弄得措手不及。在他们回过神来,确信钻井喷油时,顾不上喜悦庆贺,立刻投入到残酷的压井战斗中。
剧烈的井喷若不及时压住,一旦遇到火花,喷出的油气就会被点燃,井场在瞬间将变成一片火海,酿成机毁人亡的悲剧。指挥部立刻组成抢险突击队,投入给油井吊装井口(输控装置)的行动。由于高压油气冲劲太大,被吊车吊到井上的5吨重的井口被冲得东摇西晃。上去安装井口的突击队员被油气熏倒,后备队员立刻冲上去接着干。就这样前赴后继地拼搏,井口终于被安上了,井喷得到了控制。
据记载,柯1井井喷日产原油1300多立方米、天然气260万立方米,截至1979年12月23日,前后喷发了两年零七个月,是共和国采油史上日喷出量最高、井下压力最大、喷发时间最长的一口油井。不仅如此,柯1井喷出的油质很好,晶莹清澈,系中国很少见的凝析油。
柯1井的出油,标志着柯克亚油田的发现。随后的两年间,2万多石油人继续在这里会战,又陆续打出几十口油气井。接着,在几十公里之外的泽普县,建成了一座石油城,用柯克亚油田的油气加工成各种石化产品销往喀什、和田和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支援那里的工农业建设和人民生活。近年来,天然气被引入各家各户,更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让当地群众直接感受到了柯克亚油田的发现和开发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当然,找到柯克亚油田的最大意义,还在于提供了塔里木盆地确实存在油气田的直接依据,促进了这一地区更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于是,几年之后,库车县境内就传来沙参2井喷发的喜讯。随之,塔中、塔南陆续打出石油,塔里木盆地进入了油气开发的黄金时期。
而渐渐被人们忘却,淡出人们视野的玉力群H32、H33号取样钻孔和油苗验证孔以及矗立在柯克亚荒原上的柯1井纪念碑在默默地述说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那一个个离奇而又真实的故事。
小钻机的戏剧性发现
根据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浩瀚的塔里木盆地有很好的成油条件。从20世纪50年代起,石油部所属的勘探队伍就开始沿塔里木周边开孔打钻,开展了大量的石油普查工作。遗憾的是,除了发现位于塔里木北缘的依奇克里克小油田外,久久没有新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勘探队恍惚了,动摇了,对在塔里木发现石油几乎失去了信心,无奈地制定了撤出塔里木石油勘探队伍的计划。
就在塔里木成为一块“鸡肋”之际,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
1974年,担任喀什及和田、克州地区地质找矿任务的新疆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二分队在位于昆仑山脉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和田地区皮山县进行自然硫矿普查评价工作。9月的一天,当取样钻班用增光十型取样钻机在H32号孔钻至13~21.63米的深灰色泥质粉砂岩时,发现有油花随泥浆泛出。当时有人猜会不会是油苗?这个猜疑立刻遭到否定。因为大家知道,新疆石油局曾用万米大钻在塔里木周边打过大量千米深孔,都没有油气显示。他们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好运,万米大钻打不到的油苗,能让区区10米钻机碰到。
但经过认真鉴别,所见确实是油花。二分队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一重要情况报告给了大队。大队指示,立刻新开一孔,以证实这一发现。于是,二分队于9月16日在H32孔旁新开了H33孔。结果,钻至10.37~20.93米的深灰色泥质粉砂岩时,发现了和H32孔同样的现象。油砂样在经过一天的澄淀后,浮起一层原油。于是,油砂样被迅速送到石油部门化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为凝固点低、含胶质少、包腊少的油苗(即石油露头)。
千千万万的石油人历经千辛万苦,转战几十年,苦苦寻觅却不见踪影,不计其数的千米孔、万米孔打不到的宝贝油苗,竟然在不经意间,被找硫磺的地质队用区区10米钻机撞到了。
好事做到底
塔里木盆地南缘玉力群地区发现油苗的消息令石油部门极其振奋,使他们对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大油田重新燃起了希望。但为慎重起见,还需要对油苗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于是,当时的石化部长康世恩明确指示:由新疆地质局和新疆石油管理局共同组织力量对油苗进行重新验证。重新验证油苗的任务又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地质二队的身上,颇有让他们好事做到底的意思。
二队立即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专门队伍,在寒冬腊月奔赴野外,对油苗进行最后的验证。1975年1月19日,先遣队顶着严寒抵达施工现场。他们到达时,天已全黑,搭不成帐篷,大家只好就地宿营。有人睡在铁制的蓄水箱上,有人露宿在雪地上。天一亮,立刻破冻土、垒锅灶、架帐篷。饿了,啃几口干馕,渴了,吃几口积雪,紧抓每一秒,为后来的大部队安扎营寨。
大部队和机器、管材一到,立刻安装钻塔。这次用的是地质队的钻机老大——千米钻。钻塔有三四十米高,由上百根数米长的大角铁和铁管构成。当时天寒地冻,北风刺骨,若不戴手套,一抓住那些铁家伙,手就会被沾住。装塔的人干不了一会儿脸就刺疼欲裂、手脚麻木。对此,二队人全然不顾,他们争着搬运材料、上架安装……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井架和钻机安装好后,暂时没有水车拉水,又找不到驮水的牲畜,水供不到现场,就开不了钻。于是,干部、工人、技术员迅速来到几十米外的河边,凿开厚厚的冰层取水。他们硬是靠手提肩挑,运足了钻探用水。
2月14日,石油普查孔正式开钻。
在钻探过程中,他们发现用泵水冷却钻具的老方法对含油层的采取率会有影响。在钻探技术员的建议下,钻机采用了无泵钻进的方法进行钻进,非常有效。无泵钻进需要勤提钻,工作人员个个累得腰酸腿疼,但他们毫无怨言。
经过日夜奋战,3月上旬,孔深为69.07米的石油普查孔终于完成了。经验证,该孔在17.35~23.63米的第四系胶结疏松的泥质粉砂岩和老第三系钙质白云岩基岩中见到了油苗。随后,他们又在第四系油苗井段下筛管进行了24小时试油,获得少量液体油样。油苗被再次证实。
于是,大伙隆重地为未来的油田取名“争光油田”。当然,随后发现的油田并没有用上这个名字,更没有多少人知道H32、H33号孔和石油验证孔是怎么回事,但地质二队历史性的发现和验证工作为塔里木油田的大开发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被载入了中国石油史册。H32和H33及石油验证孔,成为塔里木石油勘探的丰碑。遗憾的是,作为第一功勋的石油验证孔,已被岁月和风沙所掩埋。
意外的井喷
玉力群油苗被验证后,新疆石油管理局给地质二队发来贺信,说玉力群地区油苗的发现,为在叶城、皮山一带进行石油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增强了找到新油田的信心和决心。
就在油苗被验证后的当月,国家石油部做出了在玉力群一带开展石油会战的决策。随后,以新疆石油局政治部主任王奎为组长,时任地质处长的宋汉良为副组长的五人工作组来到玉力群地区,指挥石油会战。
很快,原来在库车一代及北疆的几个石油钻井队被调来,地震、物探、测量等辅助探测队伍也云集到这里,在玉力群构造及附近的柯克亚、固曼、桑珠一带摆开战场,开始石油会战。
作为油苗的发现者,地质二队也参加了石油会战。刚开始,由于地层松软,岩心钻进时用的泥浆达不到固井作用,动辄出现孔塌、埋钻等事故。后来发现,石油钻井队遗弃在泥浆坑中的干泥浆,用水泡开后固井效果不错。但一桶桶地泡、一桶桶地搅速度太慢,供不应求。为提高效率,分队领导带头跳进泥浆坑,直接用身体搅拌。于是,大家纷纷跳进坑里,上演了电影中曾经出现过的人体搅泥浆的感人故事。
1977年5月17日,在柯克亚施工的1号井钻进至3700米的深度时,发生井下事故,工人们在按常规处理事故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听一声巨响,猛烈的高压油气流从井底喷发而出,呼啸着冲天而起,埋藏了数千万年的油气终于爆发出来。当时,井场上的人被弄得措手不及。在他们回过神来,确信钻井喷油时,顾不上喜悦庆贺,立刻投入到残酷的压井战斗中。
剧烈的井喷若不及时压住,一旦遇到火花,喷出的油气就会被点燃,井场在瞬间将变成一片火海,酿成机毁人亡的悲剧。指挥部立刻组成抢险突击队,投入给油井吊装井口(输控装置)的行动。由于高压油气冲劲太大,被吊车吊到井上的5吨重的井口被冲得东摇西晃。上去安装井口的突击队员被油气熏倒,后备队员立刻冲上去接着干。就这样前赴后继地拼搏,井口终于被安上了,井喷得到了控制。
据记载,柯1井井喷日产原油1300多立方米、天然气260万立方米,截至1979年12月23日,前后喷发了两年零七个月,是共和国采油史上日喷出量最高、井下压力最大、喷发时间最长的一口油井。不仅如此,柯1井喷出的油质很好,晶莹清澈,系中国很少见的凝析油。
柯1井的出油,标志着柯克亚油田的发现。随后的两年间,2万多石油人继续在这里会战,又陆续打出几十口油气井。接着,在几十公里之外的泽普县,建成了一座石油城,用柯克亚油田的油气加工成各种石化产品销往喀什、和田和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支援那里的工农业建设和人民生活。近年来,天然气被引入各家各户,更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让当地群众直接感受到了柯克亚油田的发现和开发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当然,找到柯克亚油田的最大意义,还在于提供了塔里木盆地确实存在油气田的直接依据,促进了这一地区更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于是,几年之后,库车县境内就传来沙参2井喷发的喜讯。随之,塔中、塔南陆续打出石油,塔里木盆地进入了油气开发的黄金时期。
而渐渐被人们忘却,淡出人们视野的玉力群H32、H33号取样钻孔和油苗验证孔以及矗立在柯克亚荒原上的柯1井纪念碑在默默地述说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那一个个离奇而又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