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与共鸣

来源 :戏剧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有的研究者认为,由于戏曲这种艺术形式同生活的自然形态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它容易产生布莱希特所追求的“间离效果”,而不容易产生共鸣,甚至“完全破坏观众对演出产生共鸣”。似乎距离与共鸣不能并存。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戏曲中虽然有一部分演出专以欣赏演员技巧见长,不以动情取胜,但总的说来,戏曲还是追求共鸣的,而且在距离与共鸣之间可以取得某种平衡。
其他文献
【正】 戏曲序跋,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戏曲序跋的客观意义主要体现在戏曲史的实践性研究、戏曲美学的开拓性建树和一般社会文化背景的对照式回护三个方面。序
【正】 建国三十多年来,在我们戏剧界独霸剧坛的正统戏剧理论,是从苏联引进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斯氏体系对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它也同时暴露出
【正】 一场“传统”与“革新”之争某君戏问:“你的戏剧观是什么?”我戏答:“多样化”。是的,我主张多样化,主张各种戏剧观念的并存:主张古典的戏可以演,外国的戏可以演,当
【正】 近几年来,在我国长期寂寞的话剧舞台上,突然涌现出一批色彩斑斓、风格怪异的“探索戏剧”。这些作品显然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西方荒诞派戏剧的影响,并企图在吸收外来影
【正】 话剧创作中的艺术形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应该说,这是对话剧艺术命运思索深入的一种表现。它既包含着对话剧历史的反思,又是对话剧艺术现状严肃的思考。我们
【正】 戏剧作用观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传统的戏剧的回答是:感情。自古希腊以来,戏剧历来强调的是以情感人。亚理斯多德在《诗学》中论述悲剧的效果时曾说:“我们不应要求悲
【正】 一九五一年政务院颁发了有名的“五·五”指示,对中国戏曲界产生的强烈改革的愿望明确提出了“改人、改戏、改制”的方针,掀起了一个规模庞大而意义深远的戏曲改
【正】 本文主要说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与民族的、民间的审美意识的结合,是中国戏曲形成的基本社会条件;而文艺的传承借鉴则是中国戏曲形成的内部基因。我国从历史到今
【正】 关于“书会”,中心有疑,未敢有定见,试提出来求教于诸位大家前。这里讨论的“书会”,是指现今作为课题、作为研究对象的“书会”,即宋、元时与戏曲编演有关的书会。这
【正】 人的一生总会有些梦想。三十年前当我坐在飞机上远赴美国读戏剧的时候就有过一个梦想:香港有一间戏剧学院该多好! 一九八五年秋香港演艺学院的成立使我的梦想成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