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版式的自由化设计是在排版时推翻所有传统的编排方式,打破古典设计与网格设计的束缚,打破版式设计所提倡的统一秩序,主张以完全自由的方式取代依赖人对视觉形象的直觉感受,直接表现设计者的情感宣泄。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和把握自由的设计方法有助于成功传达设计信息。
关键词:版式设计;形态化;情感化;自由化
版式的自由化设计是在排版时推翻所有传统的编排方式,打破古典设计与网格设计的束缚,主张以完全自由的方式进行。例如,编排自由,纵横交错、杂乱无章,字体自由,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版面自由,形成一种完全混乱的形式,甚至可以完全违反语法,还可以带有一定的情感性。大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就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由版式设计,但直到计算机技术在设计中的大范围运用,版式设计语言才得到极大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版式设计的自由化越来越得到设计界和教育教学界的重视。
自由化设计能够形象地传递出广告的内容,从而强调重点,增强视觉趣味性,这种版式本身具有图形化特征。从人类的视觉心理分析,人们在阅读图形和阅读文字时前者的心情更为轻松。所以,将版式自由化设计以后,不仅使读者感到有趣,也改变了版面形式,并能加深读者对版面的印象。例如,20世纪初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的奠基人费里波·马里涅蒂,认为版面和版面的内容都应该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他这种主张在未来主义艺术家这个时期的海报、书籍的杂志设计中等到了充分的发挥。文字不再是表达内容的工具,文字在艺术家的手中成为视觉因素,成为类似绘画图形一样的结构材料,可以自由安排,自由布局,不受任何固有的原则限制。[1]
在实践教学中版式的自由设计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形态化的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中,“文字”形态语言作为版式空间中的视觉元素出现,在运用过程中,不同“文字”的形态属性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给予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形式美感。在一些特殊的媒体,如报纸、杂志、网页的某些版面中,我们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将文字放入不规则的或规则的形态中,如具象形态、三角形、圆形等。在这种情况下,识别性就会次于视觉冲击力。有时文本不需铺满全版,因为文本能以点、线或面将文本形态化,与文字意义所代表的物体相联系,从而引起更多的注意力,图形化文字的装饰特征能够将阅读转化成视觉经验。
(1)将书法的、印刷的、手绘的、设计的文字和形象一起放入一个具有装饰性的图形中,这种幽默、富有创意的形式能调动视觉气氛,激发读者的共鸣。
(2)控制文字字体粗细的变化,或是改变字体造成明暗效果。例如,肖像的绘制可以利用文字的肌理和调性,就像素描和色粉画一样,可以画出各具特色的人物。文字、数字化的图形可以在计算机中自由组合,而手写文字则具有了设计者的个人特点。
(3)文字可以形象地包围在图形的外围,形成外框,用于衬托主要形象,使主体更为突出。文字则形成次要形态,用于调节视觉欣赏的节奏,增加版面的空间层次。
(4)可以将拼贴、摄影、变形、肌理等手段灵活应用到版式设计中,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拉丁字母,主要是由直线、斜线、圆弧组成,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制作成装饰性图形。汉字虽以方块形态为主,但其书写字体多样,具有可塑性,同时通过对汉字构造、偏旁部首、字词释义的深入分析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版面。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的招贴《森泽植字公司》,画面中放置了很多汉字笔画,设计师利用笔画的位置及其流向进行周密编排。[2]
2 情感化的版式设计
对于视觉传达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情的传递。版式设计的情感表现一方面是创作主体表现情感,另一方面是鉴赏主体体验情感和生发情感。版式设计形式必须与人的主观感受相联系,才能产生情感。而人的心理对于特定的形式有特定的感受,尽管这种感受有时是模糊的。生命科学的突破使触觉、嗅觉、视觉、味觉、心理及生物科学规律成为信息设计的主要参考因素,而所有的感觉器官都会牵动情感的细微变化。比如色彩,色彩能够通过视觉传递感情,色彩既是对客观具体事物的再现,又为表现传达内容且渗透了传达者主观情感的视觉要素。
版式设计需要情感化。情感化的版式设计是从实用主义中分离出来变成独立的一种审美性设计形式。节奏是音乐中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在以视觉为传达媒介的版式设计中,其同样能表达情感,引发共鸣。它就像人的丰富表情,能流露出内心的感受。在版式设计中,节奏可以是一根线条,一种表现手段,或者是设计元素之间差异的对比与均衡。例如,瑞士设计师尼古拉斯的作品《文字、音乐》,设计师把与爵士音乐会有关的信息全部以单一大小、彩色文字来表现,编排自由,重在体现爵士乐带给人的自在动感及独特魅力。
3 自由化的版式设计
自由化的版式设计是指在版式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反正规的编排方式,并且违反语法和句法,因此有些文字是无法阅读的。自由式版式设计完全依赖人对视觉形象的直接判断,有时这种方法也表现为作者情感的宣泄。这是典型的感性设计方式。这种在西方后现代工业社会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根本特征:是彻底的反传统、反技巧、反艺术、反美学。“后现代”思维在版式设计中追求绝对的不对称、不等同、不均衡、无秩序、极混乱的版面效果。[3]例如,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斯蒂方·马拉美在1897年利用类似的方法发表了自己的诗歌Un Coup de Des,全书包括700个单词,印刷在20页纸上,其中大小字母混合,高低错落,各种字体混合,杂乱无章,完全没有纵横编排。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字母混合编排造成的韵律感,而不是为了表达文字内容和诗歌传达的实质意义。
追求个性化的版式自由化设计改变了传统版式过于严肃的版面氛围,从而变得更加注重视觉的艺术性、情趣性和娱乐性。丰富自由的版式样式增强了版面信息的有效传达与交流,在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同时,也让人们很好地接受了版面所要传达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1999.
[2] 倪伟,朱国勤,陈虹.字体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 鄧中和.书籍装帧[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周知(1979—),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和美术教育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版式设计;形态化;情感化;自由化
版式的自由化设计是在排版时推翻所有传统的编排方式,打破古典设计与网格设计的束缚,主张以完全自由的方式进行。例如,编排自由,纵横交错、杂乱无章,字体自由,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版面自由,形成一种完全混乱的形式,甚至可以完全违反语法,还可以带有一定的情感性。大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就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由版式设计,但直到计算机技术在设计中的大范围运用,版式设计语言才得到极大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版式设计的自由化越来越得到设计界和教育教学界的重视。
自由化设计能够形象地传递出广告的内容,从而强调重点,增强视觉趣味性,这种版式本身具有图形化特征。从人类的视觉心理分析,人们在阅读图形和阅读文字时前者的心情更为轻松。所以,将版式自由化设计以后,不仅使读者感到有趣,也改变了版面形式,并能加深读者对版面的印象。例如,20世纪初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的奠基人费里波·马里涅蒂,认为版面和版面的内容都应该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他这种主张在未来主义艺术家这个时期的海报、书籍的杂志设计中等到了充分的发挥。文字不再是表达内容的工具,文字在艺术家的手中成为视觉因素,成为类似绘画图形一样的结构材料,可以自由安排,自由布局,不受任何固有的原则限制。[1]
在实践教学中版式的自由设计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形态化的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中,“文字”形态语言作为版式空间中的视觉元素出现,在运用过程中,不同“文字”的形态属性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给予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形式美感。在一些特殊的媒体,如报纸、杂志、网页的某些版面中,我们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将文字放入不规则的或规则的形态中,如具象形态、三角形、圆形等。在这种情况下,识别性就会次于视觉冲击力。有时文本不需铺满全版,因为文本能以点、线或面将文本形态化,与文字意义所代表的物体相联系,从而引起更多的注意力,图形化文字的装饰特征能够将阅读转化成视觉经验。
(1)将书法的、印刷的、手绘的、设计的文字和形象一起放入一个具有装饰性的图形中,这种幽默、富有创意的形式能调动视觉气氛,激发读者的共鸣。
(2)控制文字字体粗细的变化,或是改变字体造成明暗效果。例如,肖像的绘制可以利用文字的肌理和调性,就像素描和色粉画一样,可以画出各具特色的人物。文字、数字化的图形可以在计算机中自由组合,而手写文字则具有了设计者的个人特点。
(3)文字可以形象地包围在图形的外围,形成外框,用于衬托主要形象,使主体更为突出。文字则形成次要形态,用于调节视觉欣赏的节奏,增加版面的空间层次。
(4)可以将拼贴、摄影、变形、肌理等手段灵活应用到版式设计中,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拉丁字母,主要是由直线、斜线、圆弧组成,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制作成装饰性图形。汉字虽以方块形态为主,但其书写字体多样,具有可塑性,同时通过对汉字构造、偏旁部首、字词释义的深入分析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版面。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的招贴《森泽植字公司》,画面中放置了很多汉字笔画,设计师利用笔画的位置及其流向进行周密编排。[2]
2 情感化的版式设计
对于视觉传达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情的传递。版式设计的情感表现一方面是创作主体表现情感,另一方面是鉴赏主体体验情感和生发情感。版式设计形式必须与人的主观感受相联系,才能产生情感。而人的心理对于特定的形式有特定的感受,尽管这种感受有时是模糊的。生命科学的突破使触觉、嗅觉、视觉、味觉、心理及生物科学规律成为信息设计的主要参考因素,而所有的感觉器官都会牵动情感的细微变化。比如色彩,色彩能够通过视觉传递感情,色彩既是对客观具体事物的再现,又为表现传达内容且渗透了传达者主观情感的视觉要素。
版式设计需要情感化。情感化的版式设计是从实用主义中分离出来变成独立的一种审美性设计形式。节奏是音乐中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在以视觉为传达媒介的版式设计中,其同样能表达情感,引发共鸣。它就像人的丰富表情,能流露出内心的感受。在版式设计中,节奏可以是一根线条,一种表现手段,或者是设计元素之间差异的对比与均衡。例如,瑞士设计师尼古拉斯的作品《文字、音乐》,设计师把与爵士音乐会有关的信息全部以单一大小、彩色文字来表现,编排自由,重在体现爵士乐带给人的自在动感及独特魅力。
3 自由化的版式设计
自由化的版式设计是指在版式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反正规的编排方式,并且违反语法和句法,因此有些文字是无法阅读的。自由式版式设计完全依赖人对视觉形象的直接判断,有时这种方法也表现为作者情感的宣泄。这是典型的感性设计方式。这种在西方后现代工业社会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根本特征:是彻底的反传统、反技巧、反艺术、反美学。“后现代”思维在版式设计中追求绝对的不对称、不等同、不均衡、无秩序、极混乱的版面效果。[3]例如,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斯蒂方·马拉美在1897年利用类似的方法发表了自己的诗歌Un Coup de Des,全书包括700个单词,印刷在20页纸上,其中大小字母混合,高低错落,各种字体混合,杂乱无章,完全没有纵横编排。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字母混合编排造成的韵律感,而不是为了表达文字内容和诗歌传达的实质意义。
追求个性化的版式自由化设计改变了传统版式过于严肃的版面氛围,从而变得更加注重视觉的艺术性、情趣性和娱乐性。丰富自由的版式样式增强了版面信息的有效传达与交流,在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同时,也让人们很好地接受了版面所要传达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1999.
[2] 倪伟,朱国勤,陈虹.字体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 鄧中和.书籍装帧[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周知(1979—),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和美术教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