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由专科型向全科型转变,引发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观念、课程结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中初等教育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样势在必行,值得我们积极探索、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全科型教师 ;化学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全科型的小学教师培养既符合我国国情,也是我国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需要。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南阳市又是农业大市且有山区,由于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加之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使得现在绝大部分农村小学处于一种人数少班级多的状态,只能实行“小班化”教学,不可能实现“一课一师”的教学模式。同时,“小班化”也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小学教学模式。语文、数学、社会、科学、音乐、体育、图画、写字等多门课程由一个老师教。因此,小学教育急需多门课程一肩挑的全科型“全才”老师。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正是为适应社会的这一发展应运而生的。化学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重要基础课之一。现行的课时有限,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基础化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按现行教材的内容和要求要达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因此,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项改革是一项整体性的配套工程,它涉及到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科体系和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我们项目组就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与普通物理课程的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对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高师化学课程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小学教育目标是以读、写、算为基础的读书教育,这种教育单纯强调知识的记忆和获取,它对教师的规格要求是具有某方面的专门学科知识,知识结构是线型的。受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班级人数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现代科学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促使了“通才”教育的兴起。可以肯定,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绝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当是复合型结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多学科专业知识,更要求其成为知识结构合理,懂教育、会管理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因此,大专学历层次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化学教学,其教学指导思想、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方式都应发生重大的变革来适应社会发展。它要求教师以广泛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联系,培养他们科学的态度,训练他们科学的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也就是要把科学素质教育和生活知识教育引入化学教学中,这无疑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要求和变革。要使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不仅具有丰厚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广泛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高师化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 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取舍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目前采用的化学教材显然不符合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需要。随着高师培养方案和培养对象的改变,需要不失时机地调整高师化学课程内容。首先必须对现有教材内容及其编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解决化学课教学时数缩减而教学内容较多的矛盾。针对未来小学教师的特点和小学新“课改”特别是小学 《科学》 课程改革的需要,南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教材。新教材从培养全体学生 (未来小学教师) 的科学素养,进而促进小新“课改”的良好愿望出发,在结构、内容、体例、表述等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删去了原教材难度大而实用性不强的纯理论性内容,偏重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食品、化学与生命等方面的内容,增加了一些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知识。同时倡导探究性学习,使教材具有时代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总之,教学内容调整的目标是既要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化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为适应小学 《科学》 课程教学而应具备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 实验教学的改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完成高师化学课程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还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应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南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在实验教材编写时,从化学教学总体效果考虑,一方面将学生实验与有关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编写,另一方面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从而使教材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成为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师范学院还进行了有别于传统顺式实验模式的逆式实验模式教学改革,在这种逆式模式实验课中,教师只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要考虑实验原理、所用仪器、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实验的合理性诸因素,积极开动脑筋最终设计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各种实验方案。这样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在学校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适当调整原有实验室的使用格局,引进多媒体技术于化学实验教学。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高师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革新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配合。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教师的教应该随着学生的学而应变,要适应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时,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以及编写方式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教材在编写时,其内容的组织和表达等,必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编写者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意图,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在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因此,一师在编写教材时认真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相互讨论、总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方法,并在教材中予以适当体现,为推动广大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倡导主体参与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交际为目的,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将得到大大提高。与传统教学相比,参与学习更加注意学生的活动,注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由传统的“学会”,变为“会学”。
(三) 潜移默化渗透师资技能 小学教师的培养在从专科型向全科型的转变过程中,拥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是转型的重要的前提条件。高校教师肩负着既传授知识又培养技能的双重任务,应该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对学生进行师资训练的示范过程,用教师本人的板书、板画、仪态,对化学理论准确无误的讲述,娴熟、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调控教学节奏和课堂气氛的技巧等加以示范,使学生受到直观、具体、潜移默化的师资技能的陶冶,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与示范过程和训练过程的统一。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高师化学教学改革成功的保障
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施之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成功与实践的重要一环。所以,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将多媒体应用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这不但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改善授课环境;还能使教学直观、简单、明了并且效果明显。一方面,现代化教学手段,声、像、图、文并茂,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节省学时;另一方面,在不久的将来,CAI 教学手段必将在中小学普及。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摇篮的高等师范院校,对自己的学生不仅应当而且必须进行 CAI 课件应用和基本的制作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否则,毕业生将难以适应未来中小学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卢琦 基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当代教育论坛》 2008.11
[2] 孙新 胡少明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全科型教师探讨,《教育评论》 2014.7
[3] 高有才 全科型培养视角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教育探索》 2013.12
基金项目:
2016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全科教师的培养与初等教育理科教学的改革》 项目号: 2016-JSJYZD-074
【关键词】全科型教师 ;化学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全科型的小学教师培养既符合我国国情,也是我国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需要。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南阳市又是农业大市且有山区,由于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加之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使得现在绝大部分农村小学处于一种人数少班级多的状态,只能实行“小班化”教学,不可能实现“一课一师”的教学模式。同时,“小班化”也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小学教学模式。语文、数学、社会、科学、音乐、体育、图画、写字等多门课程由一个老师教。因此,小学教育急需多门课程一肩挑的全科型“全才”老师。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正是为适应社会的这一发展应运而生的。化学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重要基础课之一。现行的课时有限,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基础化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按现行教材的内容和要求要达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因此,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项改革是一项整体性的配套工程,它涉及到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科体系和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我们项目组就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与普通物理课程的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对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高师化学课程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小学教育目标是以读、写、算为基础的读书教育,这种教育单纯强调知识的记忆和获取,它对教师的规格要求是具有某方面的专门学科知识,知识结构是线型的。受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班级人数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现代科学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促使了“通才”教育的兴起。可以肯定,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绝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当是复合型结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多学科专业知识,更要求其成为知识结构合理,懂教育、会管理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因此,大专学历层次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化学教学,其教学指导思想、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方式都应发生重大的变革来适应社会发展。它要求教师以广泛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联系,培养他们科学的态度,训练他们科学的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也就是要把科学素质教育和生活知识教育引入化学教学中,这无疑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要求和变革。要使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不仅具有丰厚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广泛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高师化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 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取舍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目前采用的化学教材显然不符合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需要。随着高师培养方案和培养对象的改变,需要不失时机地调整高师化学课程内容。首先必须对现有教材内容及其编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解决化学课教学时数缩减而教学内容较多的矛盾。针对未来小学教师的特点和小学新“课改”特别是小学 《科学》 课程改革的需要,南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教材。新教材从培养全体学生 (未来小学教师) 的科学素养,进而促进小新“课改”的良好愿望出发,在结构、内容、体例、表述等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删去了原教材难度大而实用性不强的纯理论性内容,偏重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食品、化学与生命等方面的内容,增加了一些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知识。同时倡导探究性学习,使教材具有时代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总之,教学内容调整的目标是既要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化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为适应小学 《科学》 课程教学而应具备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 实验教学的改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完成高师化学课程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还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应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南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在实验教材编写时,从化学教学总体效果考虑,一方面将学生实验与有关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编写,另一方面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从而使教材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成为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师范学院还进行了有别于传统顺式实验模式的逆式实验模式教学改革,在这种逆式模式实验课中,教师只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要考虑实验原理、所用仪器、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实验的合理性诸因素,积极开动脑筋最终设计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各种实验方案。这样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在学校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适当调整原有实验室的使用格局,引进多媒体技术于化学实验教学。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高师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革新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配合。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教师的教应该随着学生的学而应变,要适应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时,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以及编写方式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教材在编写时,其内容的组织和表达等,必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编写者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意图,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在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因此,一师在编写教材时认真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相互讨论、总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方法,并在教材中予以适当体现,为推动广大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倡导主体参与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交际为目的,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将得到大大提高。与传统教学相比,参与学习更加注意学生的活动,注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由传统的“学会”,变为“会学”。
(三) 潜移默化渗透师资技能 小学教师的培养在从专科型向全科型的转变过程中,拥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是转型的重要的前提条件。高校教师肩负着既传授知识又培养技能的双重任务,应该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对学生进行师资训练的示范过程,用教师本人的板书、板画、仪态,对化学理论准确无误的讲述,娴熟、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调控教学节奏和课堂气氛的技巧等加以示范,使学生受到直观、具体、潜移默化的师资技能的陶冶,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与示范过程和训练过程的统一。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高师化学教学改革成功的保障
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施之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成功与实践的重要一环。所以,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将多媒体应用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这不但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改善授课环境;还能使教学直观、简单、明了并且效果明显。一方面,现代化教学手段,声、像、图、文并茂,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节省学时;另一方面,在不久的将来,CAI 教学手段必将在中小学普及。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摇篮的高等师范院校,对自己的学生不仅应当而且必须进行 CAI 课件应用和基本的制作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否则,毕业生将难以适应未来中小学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卢琦 基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当代教育论坛》 2008.11
[2] 孙新 胡少明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全科型教师探讨,《教育评论》 2014.7
[3] 高有才 全科型培养视角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教育探索》 2013.12
基金项目:
2016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全科教师的培养与初等教育理科教学的改革》 项目号: 2016-JSJYZD-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