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2015年武汉市成为首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后,武汉市进行了一系列的雨水花园建设,其中居住区以青山老城、四新新城作为一旧一新集中示范区,在经历了2016特大暴雨后,这些雨水花园的建设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武汉市居住区雨水花园改造实例
武汉市青山临江港湾小区是武汉市雨水花园试点的第一个小区,小区建成于2009年,是武汉市政府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由于预算有限,建成后,小区的铺装均为硬质铺地,下雨容易积水,每栋的阳台排水没有进下水管道,雨水管污水管设置不合理,污水在地面横流,下雨时会有不同程度积水,气味难闻,环境差,影响着居民们的正常生活。
青山临江港湾小区雨水花园的改造主要从以下几个区域着手
1.路面
小区的中央广场上实验了一段50米长,共宽9米的道路,中间3米宽的车行道道路设计为三层,下面两层分别为不透水的普通基层和普通沥青层,透水路面的关键是最上层约10厘米厚的透水沥青层。人行道也采用新型透水材料进行了透水铺装。这样雨天渍水问题能大大缓解,既方便市民出行也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收集的雨水还可用来浇花等二次利用。
2.绿化
海绵化绿化措施包括下沉式绿地、生态植草沟、高地位花坛,不仅替代了原有低品质绿化,更增加了社区的绿化面积,路面汇集的雨水经其流入花坛内侧的沉淀池,经过初步的沉淀、过滤,雨水继续下渗到花坛内,花坛内种植被其中种植喜水植物吸收,达到储存雨水的作用。通过湿地植物净化后,回用于绿化、景观补水。地面铺设从上往下分别是蓄水层0.15米~0.25米、种植土及人工填料层0.5米~0.6米、砂层0.1米~0.2米、砾石层0.2米~0.3米。“雨水花园”上种植的是经过挑选的耐水植物,不会因为土壤蓄水而死亡。
3.停车位
小区新建了停车位,全部使用透水铺装。这些措施不仅能对雨水进行净化,更能有效吸收雨水。据介绍“即使有200毫米以上的降雨量,这些海绵化措施也能保证吸收70%左右的降雨,剩下的30%,会经净化再排出。被吸收的降雨经净化后,除去一部分渗入地下外,还有一部分储存在地下的调蓄模块里,可用于自助洗车、绿化浇洒、道路冲洗等,方便居民,也让水循环利用。”
与旧小区海绵改造同时进行的还有新社区的建设,汉阳四新机制体制示范区是武汉市极力打造的海绵城市示范区,总体布局为“一环、一湖、两轴、辐射五区”目前仍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级的低碳宜居科技创新城。
武汉市一些新开楼盘也重视建设雨水花园,比如楚天都市花园,在住区建设屋顶花园,不仅有收集雨水的作用,同时在设计中结合楚文化,布置了一系列反映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内容,在屋顶的绿化方面,针对屋顶覆土厚度浅,屋顶日照足、风力大、湿度小、水分散发快的特点,设置了一系列浅根性、耐旱的植物。确保屋顶花园既能吸收、储存雨水,同时能达到美化环境,提供多层次绿化景观的作用。
二 武汉市居住区雨水花园建设使用的材料
雨水花园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吸水性强的材料,结合过滤,收集形成海绵性的效果。这些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价格偏高,但作用明显。1.透水沥青层 这是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研发的新型绿色建材。 它比普通沥青的颗粒要大3倍,呈规则颗粒状,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专用升级沥青材料。2. 透水步砖 雨水可渗入透水步砖,流入边沟下埋的带孔暗管,内部结构疏松,相当于在砖体里搭无数条小管道,雨水径流之后一部分进入土壤,另外的部分还能在流入窨井后储存起来。除此以外,透水混凝土、烧结透水砖、非烧结透水砖、砂岩复合透水板、透水格、PVC集水蓄水系统、混凝土集水蓄水系统等一系列新型材料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了保障,这些新技术的使用使得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的构想能切实可行。
三 武汉市居住区雨水花园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016年6月以来武汉累计降水量达到932.6毫米,从6月30日20时开始至7月6日16时,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的本轮强降雨已累计降下580毫米。这次短短7天不到的时间即降下了全年占比44%的雨量。武汉部分地区会出现渍水的情况。但经过雨水花园改造的临江港湾社区和其它进行了海绵改造的小区并未出现渍水等情况,居民的正常生活、出行未受影响。这充分说明雨水花园在老旧社区的改造是可行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武汉市整体海绵城市的政策引导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加入到海绵化改造中,市城建委表示,今后只要有条件的社区,雨水花园、透水路面、收集雨水用于洗车都将成为标配。同时也面临两大难点:一是地下管网太复杂,改造需要开挖,埋入排水盲管,但要小心避开原有管网;二是部分社区居民不理解,一些小区原有的绿化和地面铺装建得很漂亮,居民不愿意破坏原有环境,对于海绵城市的理解不够。
四 关于未来推广武汉市居住区雨水花园的思考
1. 雨水花园的成效不会一蹴而就
目前武汉市居住区雨水花园主要包括老旧社区的改造和新社区的建设,由于主城区新推楼盘数量有限,更多的重点集中在旧社区的改造上,施工难度大,同时雨水花园的建设是对环境的综合治理,与整个城市的水利、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意味着一味大兴土木搞工程,甚至进行“破坏性建设”。恢复城市本身的自然生态本底,對天然存在的绿地、湿地、河湖等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充分调动自然本体消化、吸收雨洪的作用也是关键,效果要慢慢显现。
2. 要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参与到雨水花园的建设中,打造多级雨水利用系统,实现“变废为宝”
以屋顶为例,居民们可充分利用屋顶雨水,通过使用储水罐,收集屋顶雨水。主要用于浇灌庭院,节约自来水。这种储水罐一般为铁桶或塑料桶制成。体积较小,可以直接接在排水管上,可广泛应用于居民楼、平房。其次屋面雨水积蓄系统通过将雨水简单处理,用作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洗车等非饮用水。最后剩余的雨水经过截污与渗透系统,排污管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城市地面的可渗透地砖则能有效减少径流,也可减少小区用水成本。
3. 因地制宜建设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的选址非常重要,离建筑物有一定距离,以防影响地基,地势平坦,当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转换思路,不一定大拆大建,比如美国裂缝花园,由于各种限制,面对一块混凝土地面,采用冲击孔钻将水泥地面平行打出一系列裂缝。然后将植物种植于裂缝中,形成花园。雨水花园的建造也可采用此类形式。
结语
随着今年的大雨,海绵城市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大家期望通过相关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的渍水和内涝。但正如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所说:“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其实是一种“全局式”的水循环概念,是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武汉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这是一种新理念的尝试,要从源头上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加强生态城市的维系建设,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體。”
一 武汉市居住区雨水花园改造实例
武汉市青山临江港湾小区是武汉市雨水花园试点的第一个小区,小区建成于2009年,是武汉市政府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由于预算有限,建成后,小区的铺装均为硬质铺地,下雨容易积水,每栋的阳台排水没有进下水管道,雨水管污水管设置不合理,污水在地面横流,下雨时会有不同程度积水,气味难闻,环境差,影响着居民们的正常生活。
青山临江港湾小区雨水花园的改造主要从以下几个区域着手
1.路面
小区的中央广场上实验了一段50米长,共宽9米的道路,中间3米宽的车行道道路设计为三层,下面两层分别为不透水的普通基层和普通沥青层,透水路面的关键是最上层约10厘米厚的透水沥青层。人行道也采用新型透水材料进行了透水铺装。这样雨天渍水问题能大大缓解,既方便市民出行也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收集的雨水还可用来浇花等二次利用。
2.绿化
海绵化绿化措施包括下沉式绿地、生态植草沟、高地位花坛,不仅替代了原有低品质绿化,更增加了社区的绿化面积,路面汇集的雨水经其流入花坛内侧的沉淀池,经过初步的沉淀、过滤,雨水继续下渗到花坛内,花坛内种植被其中种植喜水植物吸收,达到储存雨水的作用。通过湿地植物净化后,回用于绿化、景观补水。地面铺设从上往下分别是蓄水层0.15米~0.25米、种植土及人工填料层0.5米~0.6米、砂层0.1米~0.2米、砾石层0.2米~0.3米。“雨水花园”上种植的是经过挑选的耐水植物,不会因为土壤蓄水而死亡。
3.停车位
小区新建了停车位,全部使用透水铺装。这些措施不仅能对雨水进行净化,更能有效吸收雨水。据介绍“即使有200毫米以上的降雨量,这些海绵化措施也能保证吸收70%左右的降雨,剩下的30%,会经净化再排出。被吸收的降雨经净化后,除去一部分渗入地下外,还有一部分储存在地下的调蓄模块里,可用于自助洗车、绿化浇洒、道路冲洗等,方便居民,也让水循环利用。”
与旧小区海绵改造同时进行的还有新社区的建设,汉阳四新机制体制示范区是武汉市极力打造的海绵城市示范区,总体布局为“一环、一湖、两轴、辐射五区”目前仍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级的低碳宜居科技创新城。
武汉市一些新开楼盘也重视建设雨水花园,比如楚天都市花园,在住区建设屋顶花园,不仅有收集雨水的作用,同时在设计中结合楚文化,布置了一系列反映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内容,在屋顶的绿化方面,针对屋顶覆土厚度浅,屋顶日照足、风力大、湿度小、水分散发快的特点,设置了一系列浅根性、耐旱的植物。确保屋顶花园既能吸收、储存雨水,同时能达到美化环境,提供多层次绿化景观的作用。
二 武汉市居住区雨水花园建设使用的材料
雨水花园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吸水性强的材料,结合过滤,收集形成海绵性的效果。这些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价格偏高,但作用明显。1.透水沥青层 这是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研发的新型绿色建材。 它比普通沥青的颗粒要大3倍,呈规则颗粒状,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专用升级沥青材料。2. 透水步砖 雨水可渗入透水步砖,流入边沟下埋的带孔暗管,内部结构疏松,相当于在砖体里搭无数条小管道,雨水径流之后一部分进入土壤,另外的部分还能在流入窨井后储存起来。除此以外,透水混凝土、烧结透水砖、非烧结透水砖、砂岩复合透水板、透水格、PVC集水蓄水系统、混凝土集水蓄水系统等一系列新型材料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了保障,这些新技术的使用使得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的构想能切实可行。
三 武汉市居住区雨水花园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016年6月以来武汉累计降水量达到932.6毫米,从6月30日20时开始至7月6日16时,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的本轮强降雨已累计降下580毫米。这次短短7天不到的时间即降下了全年占比44%的雨量。武汉部分地区会出现渍水的情况。但经过雨水花园改造的临江港湾社区和其它进行了海绵改造的小区并未出现渍水等情况,居民的正常生活、出行未受影响。这充分说明雨水花园在老旧社区的改造是可行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武汉市整体海绵城市的政策引导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加入到海绵化改造中,市城建委表示,今后只要有条件的社区,雨水花园、透水路面、收集雨水用于洗车都将成为标配。同时也面临两大难点:一是地下管网太复杂,改造需要开挖,埋入排水盲管,但要小心避开原有管网;二是部分社区居民不理解,一些小区原有的绿化和地面铺装建得很漂亮,居民不愿意破坏原有环境,对于海绵城市的理解不够。
四 关于未来推广武汉市居住区雨水花园的思考
1. 雨水花园的成效不会一蹴而就
目前武汉市居住区雨水花园主要包括老旧社区的改造和新社区的建设,由于主城区新推楼盘数量有限,更多的重点集中在旧社区的改造上,施工难度大,同时雨水花园的建设是对环境的综合治理,与整个城市的水利、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意味着一味大兴土木搞工程,甚至进行“破坏性建设”。恢复城市本身的自然生态本底,對天然存在的绿地、湿地、河湖等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充分调动自然本体消化、吸收雨洪的作用也是关键,效果要慢慢显现。
2. 要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参与到雨水花园的建设中,打造多级雨水利用系统,实现“变废为宝”
以屋顶为例,居民们可充分利用屋顶雨水,通过使用储水罐,收集屋顶雨水。主要用于浇灌庭院,节约自来水。这种储水罐一般为铁桶或塑料桶制成。体积较小,可以直接接在排水管上,可广泛应用于居民楼、平房。其次屋面雨水积蓄系统通过将雨水简单处理,用作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洗车等非饮用水。最后剩余的雨水经过截污与渗透系统,排污管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城市地面的可渗透地砖则能有效减少径流,也可减少小区用水成本。
3. 因地制宜建设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的选址非常重要,离建筑物有一定距离,以防影响地基,地势平坦,当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转换思路,不一定大拆大建,比如美国裂缝花园,由于各种限制,面对一块混凝土地面,采用冲击孔钻将水泥地面平行打出一系列裂缝。然后将植物种植于裂缝中,形成花园。雨水花园的建造也可采用此类形式。
结语
随着今年的大雨,海绵城市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大家期望通过相关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的渍水和内涝。但正如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所说:“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其实是一种“全局式”的水循环概念,是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武汉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这是一种新理念的尝试,要从源头上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加强生态城市的维系建设,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