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er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需要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将立德树人理念与学科相融合非常必要,有助于促进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教师应加强德育,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目的,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基于此,研究立德树人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非常必要,有助于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学;化学;立德树人;途径
  新的课程标准将立德树人放在了突出位置,开展、加强德育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立德树人是德育的核心与灵魂。因而,以化学教学为载体,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可以加强德育,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时代新人,保证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由此可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数学非常重要,同时,中学化学教学也是立德树人思想落实的主要阵地与途径。
  一、利用化学发展史及成就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以化学学科为载体开展德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思想,是有效开展德育的主要手段,是加强爱国教育、保证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化学发展史以及化学成就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有助于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将化学知识与爱国教育相结合,从化学发展史着手开展教学,使学生意识到中国人的智慧、产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促进爱国教育的开展,加强德育,树立良好的道德品格。
  第二,利用化学成就进行德育,加强爱国教育。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成就,通过化学成就开展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从而开展爱国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时,需要对化学的发展史以及历史进行阐述,以此为基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德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想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可以利用化学的发展史以及化学成就,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现如今的化学技术与世界的化学技术还是有所差距的,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人民想要在世界上立足,就要不断地发展化学技术,教师应教育学生明白这一职责,祖国的未来就在他们的肩上,以此激励学生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
  二、意识到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教师应意识到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加大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学生培养的积极作用。化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需要加大重视程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保证教学的针对性,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需要将德育放到重要的位置,做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使学生既掌握化学知识,又进行德育,加强德育质量,使学生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改变了传统的“只教学,不教育”的教学理念,以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基础,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人格担当等,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是十分重要的。立德树人在新课程的标准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在教育界有着很重要地位。因此,教师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使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三、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对地球的索取也就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地球上的环境越来越恶劣。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出现了很多的严重后果,比如:土地沙漠化、严重缺水、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应该担起的责任。环境教育也德育的一大方面,因而,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非常重要,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使学生意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德育与环境保护看似关系不大,但是实际上,保护环境这种行为就是一个人品德修养以及个人素质的最好体现,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加强环境教育也是加强德育的关键,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第二,在化学课程推进过程中,需要注重环保知识额度渗透,将环保教育贯穿于各个方面,保证德育的质量。例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教师可以注重讲解环境现状,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理念,确保德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与此同时还可以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以如何保护水资源为主题进行讨论,增强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进而在中学化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初中化学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理念非常重要,是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的课题,是进行课程实践的主要方法,将立德树人理念应用于化学课程之中,可以实现学科内容与立德树人教育的和谐统一。教师应加强德育,保证德育质量,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立德树人’实践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CJS[2019] CJHB1053)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跃伟,于雪.立德树人思想教育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8).
  [2]黄雪,武或.以史育人,以德树人,绽放化学课堂精彩[J].广州化工,2019(6).
  (责编翁春梅)
其他文献
那一年刚结完婚,我就带着老婆去了广州。我依旧在原来的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人,老婆在一个老乡的帮助下,进了一家服装厂上班,我们两人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就不过四千多元而已。  广州是一个高消费的城市,况且我们还在外面租了房子,一个月生活下来,我们的工资收入也所剩无几了,小日子过得很拮据,更是谈不上往家里面寄钱了。  春节回家,年迈的父母又问我们要钱,我将仅剩的五百元给了他们。见只有区区五百元,父母顿时不高
【摘 要】小组合作是目前在各个学科教育中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教学方式。合作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是对传统的学生独立学习的一种有效弥补和优化。在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学生拥有更便利的条件和空间进行彼此的交流互助,而不再是闭门造车式的封闭学习和被动学习,这对启迪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有积极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完善教室布局
【摘要】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倦怠,教师必须要适应新课改方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探析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数学课堂中,坚持生本理念。本文从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借助问题启导,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组织合作学习,发展学生探究精神这三个层面来探析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轰——”的一声,打破了天空的寂静。“哎,这是怎了么?”我心里正纳闷,“哦,记得了,今天是中秋节。”这本该是全家团聚的时刻,可今年的中秋节却格外凄清,凄清到让我却差点忘记。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之夜,我仿佛聆听到了遥远的那边奶奶的呼唤。五月,奶奶去世了,至此爸爸一天天的消瘦,好像对任何事都置之不理似的,中秋节也是如此。记得每年的中秋节都是奶奶、妈媽、姐姐一起准备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姐
摘 要:与传统文学创作相比,数字化媒介带给文学创作的是一系列的“精神污染”,它使得文学创作中美感消失了、道德与责任消失了、文学信仰也消退了。  关键词:精神污染 数字化媒介 文学信仰  正式提出“精神污染”这一概念的,是一位生态学家——比利时生态学教授P.迪维诺。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他的《生态学概论》的最后一章中就明确指出:存在着一种“精神污染”。  在现代社会中,精神污染成了越来越严重的
忽然间,我猛地坐了起来,时间已是六点过半。我迅速穿上衣服,抓起背包,窜出房门,跳上电动车,右手一拧电门,很快消失在了门前的小路上。  那天正巧是期末考试,我脸没洗头没梳,随着已开始穿插的人群,径直进入了考场。  这一坐下,我才发现了自己的不对劲,身上穿的蓝色卫衣,不仅前后穿反了,就连内外也是反的!本想冲去厕所换过来的,可广播响起,监考老师已开始分发试卷了。  整场语文考试,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低头看衣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情感和凝聚力的有效载体。综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传统文化题考查可谓摇曳多姿,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现撷例撮要精析,让我们一起畅享“传统文化”大餐,汲取民族精神营养。   “文化大餐菜单”一:“义”之文化   例1.(2018·山东东营)在我国,“义”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义’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义”
【摘 要】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日新月异。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父母别无选择,不能带子女一起到城市生活,只能将其留在家乡。因此,这部分孩子形成了一个属于我国的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由于藏族地区的边缘和落后性,越来越多的藏区青壮年去往城市。在这种形势下,藏区人口流动规模也逐步增大,藏区留守儿童现象也逐渐严峻,这类儿童的家庭教育必须被重视。  【关键词】留守儿童;藏族地区;家
清华附中国际学校初一年级的何天硕掌握了一门特别的新技能——折纸汉服,更好地了解了为什么中国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北京怀柔的刘一览小朋友约着几位同学一道去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追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   这个暑假,不少北京市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他们的足迹遍布天安门、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古动物馆、北京陶瓷艺术馆、生存岛……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在感官和
摘 要:《诗经·王风·黍离》可以看作是一首诗人对生命存在进行终极追问的至情之作。诗人借“黍”“稷”的生长变化象征时光的更迭、岁月的流逝,从而唤起对生命存在的无限忧思,流露出生于天地之间宿命般的孤独感。  关键词:《黍离》 生命存在 哲学意蕴  从哲学角度而言,迄今为止困扰着全人类的无非是两大难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前者是对生命本体存在的追问,后者是对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追问。其实,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