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不可取消,只能在改革中发展。高考关系着千万人们切身利益,决不可等闲视之。高考体现国家意志,其导向功能更值得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本文从当前高考导向功能出现偏差着手,对其成因加以探讨,并试图提出自己的改进设想。
【关键词】高考;导向功能
一、“高考指挥棒作用”与高考导向功能
教育性是考试的基本特性,也是考试导向功能的集中体现。⑶高考也应具有教育性,但从60年代考试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近年来的应试教育,体现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围绕高考来运作,“考什么便学什么”,几张高考试卷决定着成千上万学生今后的道路,更与无数家长、老师甚至政府官员的命运紧密相连,似乎,对分数的关注比人文关怀更重要;对结果的追求比整个过程更刺激。于是,高考后学生离家出走事件时有发生,甚至震惊全国的金华弑母惨案。我们也见到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因缺乏必备的生存能力而被辞退在家的报导。这一现象,人们喻之为“高考指挥棒”作用,可见这是一种责备性的评价,甚至被视为考试的主要弊端所在。
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所说, 1978年以来,重新恢复的高考发挥过重要作用,它使得青年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从而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但同时,高考也使得不少人认为,能不能上大学对一个人的职业、他的社会地位、家庭乃至他所在的地区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一考定终身”.⑸
二、高考导向功能失常的表现及原因
我们来看几组数字:1952—1957年,高考升学率从90.35%连续下降为41.89%,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时,就出现了学习负担重,学习紧张的呼声。1958—1960年,录取率分别大幅度回升到96.9%、83.72%、87.73%时,上述呼声没有了,而1961年、1962年录取率又大幅度下降至45.44% 、27.43%时,上述问题又再度出现。1977年恢复高考后,高考升学竞争压力逐年增大,基础领域“应试教育”开始抬头。可见,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就是高考导向功能的主要表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在高中阶段具体表现为:
1.学校教育教学以升学为主要目标
1995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如下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考应正确指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基础教育中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但事实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移,过分注重知识的学习,无暇顾及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了高考,不少学生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扼杀了自己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细胞。为了高分,只好强化训练,死记硬背,在延长学习时间中不断重复劳动以提高应试能力。调查显示:1993年至2002年间,医院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白皮书的标准,对镇江市区的15834名高三年級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合格人数2302名,占8022%,限考人数14512名,占91.65%,不合格人数7名,占0.13%。学生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1999年最低仅为6.1%。学生总体限考人数呈上升趋势,从1996年起,每年都超过90%,1999年达到了最高峰,为93.8%。⑹同时,我们以考试结果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将语言与数学逻辑智能放在核心位置,这不利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的协调发展。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来有七种主要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每一项智能可以细分。⑺
2. 学生学习以考试为中心
升学时学生的主要任务,而升学的主要方式是考试。于是如何学会考试,以获得高分便成为学生学习的中心。高考导向功能失常的极端表现是考试把人简化为物,把人的发展等同于机械加工,不考虑被试的要求,不讲情感交流,施行表面化的、教条的测量操作。在这种考试中,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受到极大抑制。曾经有专家作过试验,让一群中国孩子和一群美国孩子做同一份数学试卷,再计算题部分,中国学生正确率超过80%,而美国孩子的正确率仅仅是40%。但在最后的开放性应用题部分,中国学生远远不如美国学生。刘兼认为:我们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能够被计算机取代而完全一切计算,而时代需要的是像美国孩子那样的好奇心,创造力和自信心,而这恰恰是我国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最欠缺的。⑻
三、影响高考导向功能原因探讨
高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整个高考系统是考试环境作用下的由考试主体、考试客体、考试中介三大实体要素的有机组合。⑼高考主体是代表国家意志的高校,高考客体主要是考生,高考中介包括工具要素等硬件子系统及考试内容和方式、高考招生标准、招生数量等软件系统。结构不同,功能也会不同,结构不合理,功能就会出现失常。同时,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高考系统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考试环境。整个考试环境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
高考自身结构不完善。
从高考主体看,高校缺乏招生自主权;从高考客体看,考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潜能、专业特长被忽视,“唯分至上”的制度阻碍了人的兴趣、个性、特长发展,20多年来,他们或者被迫放弃自己的兴趣特长,抑制个性发展,或者因自己是“偏才”“怪才”而被挡在大学门外,失去了专业发展机会。⑽缺乏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激烈的竞争下,考生在高考倒计时压力下产生恐惧、高度紧张疲于应付等不良心理而影响高考发挥。⑾高考中介是最复杂的一个部分,争议也最多:招生数量方面,尽管高校扩招,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教育供与需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高考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人们不再满足上大学,而把目标转向上重点大学,从而导致畸形竞争,学生负担加重;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方面,尽管高考科目设置为3+x,但还是偏重书本知识学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由于中国重人情等的局限,加上应试成本大,不确定性因素多,面试等形式起的作用并不大;⑿招生标准方面,几乎100℅来自一次高考成绩,考分高就一好百好,一白遮百丑。另外,高中会考本来可以解决高中阶段偏科现象,缓和“唯分至上”,培养综合能力的,但会考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最终命运也不可与高考同日而语。我们来看一组国家政策:1984年教育部学生司与《人民教育》杂志合作,进行专栏讨论高考。结果指出,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必须分开。1985年,国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改革的试验。1990年,国家教委召开高中毕业会考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合格后才可参加高考。2000年教育部发文,会考的举行有各省自行决定。2001年,在教育部允许的前提下,一些省份取消会考。⒀
2、考试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2·1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促使父母们督促孩子多读点书,多上几年学,以为只要考分高将来就可从事体面的工作,过轻松的生活。尽管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对学生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但在班级授课的环境下,考分低的多数人成了考分高的少数人的陪衬,他们被动地消极地为了分数而超负荷地学习,纵使“高分低能”也在所不惜。
2·2社会就业因素的影响。目前,高学历文凭无疑是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如某些公务员招聘,研究生文凭可免考;企业某岗位,明白无误地写明本科、研究生学历为基本条件;学校的某职位,清楚标明博士、博士后优先。我们还记得近年报道的北大六博士主动要求回到湖南工作,省领导专程召开了欢迎会吧。同时,媒体舆论关注高考状元,加重了高考和教育的畸形程度。目前,可看到城镇、村落的大红条幅处处高挂:“热烈庆贺**县一中**同学考入**大学!” 省、市的各大学更千方百计地扬长避短,对高考战果加以宣传:“**中学**同学荣获**状元!”
2·3经济因素的影响。高考竞争日益激烈,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缓和得多,这在于发达的经济提供较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没有引起过于激烈的竞争。而且私有制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企业制度较为完善,人们视野较为开阔,并不一味片面追求分数,而更在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博士、硕士虽然当时投资大,但就业后的可观收入,仍是多数低学历者可望不可及的。“会吃苦的人吃一时的苦,不会吃苦的人吃一世的苦。”谁都会算这笔帐,宁愿眼前苦一苦。
2·4政治因素的影响。高考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我国现在实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尽管“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同一试卷考得的相同分数,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考生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而湖北、江西等地的考生,却连一般大学的门也进不了,更不用说广大西部、偏僻农村地区,挤上高考独木桥,是他们走向外部世界的唯一希望。
四、坚持高考积极导向功能的思考
1、立足中国国情。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尚在完善之中,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诚信制度,更有待完善。在国外可以良好运行的诚信制度在中国却很难立足。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大学考试机制以私立大学为背景,中国的重点大学却多是公办大学;另一方面,中国对考试舞弊等行为因缺乏较完善的法律为准绳,难以公平、严肃的予以惩罚。
2、堅持政府监督职能。国外政府只负责监督考试质量,具体考试由专门社会考试机构予以实施。如果政府既充当组织者,又充当监督者,势必导致政府角色错位,影响考试公平性。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政府职能的转换可以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考是亿万中国人民都关注的大事,高考的公平关系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政府真正应扮演的角色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
3、社会舆论导向正确。目前,整个社会舆论都在以高考分论成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力争高分便成为下一届莘莘学子暗暗追求的目标,一届又一届走向恶性循环。如果社会舆论转个弯,也大手笔宣传当地**辛苦创业成功事例,追踪当年的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的就业不顺作为反面教材,可以适当缓和高考独木桥压力。
4、保护学生个性、爱好。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我们不应该培养两个性格完全一致的学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是因为个性迥异的万事万物。社会需要比尔?盖茨、爱因斯坦这样的企业家和科学家,需要邓小平、毛泽东这样的政治大腕,也需要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
5、高考系统自身加以完善。高考既然是牵动全国上下的大事,首先可考虑把时间安排到双休日,以免影响更多人的工作;高考次数增加具体落到实处,春季考试可真正实行,各重点大学也应进行招生;高考成绩、高中阶段平时成绩、综合素质测验三者合而为一共同决定高考成败,当然这得以诚信制度的确立为前提。总之,高考不会被取消,只有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康乃美等.中外考试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2].人民日报.1997年12月
[3].廖平胜.考试学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4].廖同云.高考导向功能异化现象研究.华中师大硕士学位论文
[5].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9月5日第36期
[6].吴洁.高考学生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对镇江市区十年高考学生体检情况的调查分析.江苏统计.2003年第12期
[7].宋兴波.从多元智能理论看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8].同⑤
[9].廖平胜.考试学原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10].李雪岩、龙辉.教育品牌战略下的“分专业高考制度”初探.教学与管理.2007年6月
[11].李长江.高考倒计时的弊端.教学与管理.2007年3月
[12].王凌峰.高考改革的若干设想.教学与管理.2007年7月
[13].詹天君.高考恢复之十年科目设置改革述略.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4月
【关键词】高考;导向功能
一、“高考指挥棒作用”与高考导向功能
教育性是考试的基本特性,也是考试导向功能的集中体现。⑶高考也应具有教育性,但从60年代考试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近年来的应试教育,体现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围绕高考来运作,“考什么便学什么”,几张高考试卷决定着成千上万学生今后的道路,更与无数家长、老师甚至政府官员的命运紧密相连,似乎,对分数的关注比人文关怀更重要;对结果的追求比整个过程更刺激。于是,高考后学生离家出走事件时有发生,甚至震惊全国的金华弑母惨案。我们也见到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因缺乏必备的生存能力而被辞退在家的报导。这一现象,人们喻之为“高考指挥棒”作用,可见这是一种责备性的评价,甚至被视为考试的主要弊端所在。
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所说, 1978年以来,重新恢复的高考发挥过重要作用,它使得青年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从而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但同时,高考也使得不少人认为,能不能上大学对一个人的职业、他的社会地位、家庭乃至他所在的地区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一考定终身”.⑸
二、高考导向功能失常的表现及原因
我们来看几组数字:1952—1957年,高考升学率从90.35%连续下降为41.89%,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时,就出现了学习负担重,学习紧张的呼声。1958—1960年,录取率分别大幅度回升到96.9%、83.72%、87.73%时,上述呼声没有了,而1961年、1962年录取率又大幅度下降至45.44% 、27.43%时,上述问题又再度出现。1977年恢复高考后,高考升学竞争压力逐年增大,基础领域“应试教育”开始抬头。可见,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就是高考导向功能的主要表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在高中阶段具体表现为:
1.学校教育教学以升学为主要目标
1995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如下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考应正确指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基础教育中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但事实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移,过分注重知识的学习,无暇顾及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了高考,不少学生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扼杀了自己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细胞。为了高分,只好强化训练,死记硬背,在延长学习时间中不断重复劳动以提高应试能力。调查显示:1993年至2002年间,医院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白皮书的标准,对镇江市区的15834名高三年級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合格人数2302名,占8022%,限考人数14512名,占91.65%,不合格人数7名,占0.13%。学生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1999年最低仅为6.1%。学生总体限考人数呈上升趋势,从1996年起,每年都超过90%,1999年达到了最高峰,为93.8%。⑹同时,我们以考试结果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将语言与数学逻辑智能放在核心位置,这不利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的协调发展。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来有七种主要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每一项智能可以细分。⑺
2. 学生学习以考试为中心
升学时学生的主要任务,而升学的主要方式是考试。于是如何学会考试,以获得高分便成为学生学习的中心。高考导向功能失常的极端表现是考试把人简化为物,把人的发展等同于机械加工,不考虑被试的要求,不讲情感交流,施行表面化的、教条的测量操作。在这种考试中,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受到极大抑制。曾经有专家作过试验,让一群中国孩子和一群美国孩子做同一份数学试卷,再计算题部分,中国学生正确率超过80%,而美国孩子的正确率仅仅是40%。但在最后的开放性应用题部分,中国学生远远不如美国学生。刘兼认为:我们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能够被计算机取代而完全一切计算,而时代需要的是像美国孩子那样的好奇心,创造力和自信心,而这恰恰是我国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最欠缺的。⑻
三、影响高考导向功能原因探讨
高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整个高考系统是考试环境作用下的由考试主体、考试客体、考试中介三大实体要素的有机组合。⑼高考主体是代表国家意志的高校,高考客体主要是考生,高考中介包括工具要素等硬件子系统及考试内容和方式、高考招生标准、招生数量等软件系统。结构不同,功能也会不同,结构不合理,功能就会出现失常。同时,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高考系统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考试环境。整个考试环境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
高考自身结构不完善。
从高考主体看,高校缺乏招生自主权;从高考客体看,考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潜能、专业特长被忽视,“唯分至上”的制度阻碍了人的兴趣、个性、特长发展,20多年来,他们或者被迫放弃自己的兴趣特长,抑制个性发展,或者因自己是“偏才”“怪才”而被挡在大学门外,失去了专业发展机会。⑽缺乏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激烈的竞争下,考生在高考倒计时压力下产生恐惧、高度紧张疲于应付等不良心理而影响高考发挥。⑾高考中介是最复杂的一个部分,争议也最多:招生数量方面,尽管高校扩招,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教育供与需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高考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人们不再满足上大学,而把目标转向上重点大学,从而导致畸形竞争,学生负担加重;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方面,尽管高考科目设置为3+x,但还是偏重书本知识学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由于中国重人情等的局限,加上应试成本大,不确定性因素多,面试等形式起的作用并不大;⑿招生标准方面,几乎100℅来自一次高考成绩,考分高就一好百好,一白遮百丑。另外,高中会考本来可以解决高中阶段偏科现象,缓和“唯分至上”,培养综合能力的,但会考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最终命运也不可与高考同日而语。我们来看一组国家政策:1984年教育部学生司与《人民教育》杂志合作,进行专栏讨论高考。结果指出,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必须分开。1985年,国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改革的试验。1990年,国家教委召开高中毕业会考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合格后才可参加高考。2000年教育部发文,会考的举行有各省自行决定。2001年,在教育部允许的前提下,一些省份取消会考。⒀
2、考试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2·1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促使父母们督促孩子多读点书,多上几年学,以为只要考分高将来就可从事体面的工作,过轻松的生活。尽管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对学生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但在班级授课的环境下,考分低的多数人成了考分高的少数人的陪衬,他们被动地消极地为了分数而超负荷地学习,纵使“高分低能”也在所不惜。
2·2社会就业因素的影响。目前,高学历文凭无疑是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如某些公务员招聘,研究生文凭可免考;企业某岗位,明白无误地写明本科、研究生学历为基本条件;学校的某职位,清楚标明博士、博士后优先。我们还记得近年报道的北大六博士主动要求回到湖南工作,省领导专程召开了欢迎会吧。同时,媒体舆论关注高考状元,加重了高考和教育的畸形程度。目前,可看到城镇、村落的大红条幅处处高挂:“热烈庆贺**县一中**同学考入**大学!” 省、市的各大学更千方百计地扬长避短,对高考战果加以宣传:“**中学**同学荣获**状元!”
2·3经济因素的影响。高考竞争日益激烈,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缓和得多,这在于发达的经济提供较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没有引起过于激烈的竞争。而且私有制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企业制度较为完善,人们视野较为开阔,并不一味片面追求分数,而更在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博士、硕士虽然当时投资大,但就业后的可观收入,仍是多数低学历者可望不可及的。“会吃苦的人吃一时的苦,不会吃苦的人吃一世的苦。”谁都会算这笔帐,宁愿眼前苦一苦。
2·4政治因素的影响。高考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我国现在实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尽管“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同一试卷考得的相同分数,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考生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而湖北、江西等地的考生,却连一般大学的门也进不了,更不用说广大西部、偏僻农村地区,挤上高考独木桥,是他们走向外部世界的唯一希望。
四、坚持高考积极导向功能的思考
1、立足中国国情。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尚在完善之中,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诚信制度,更有待完善。在国外可以良好运行的诚信制度在中国却很难立足。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大学考试机制以私立大学为背景,中国的重点大学却多是公办大学;另一方面,中国对考试舞弊等行为因缺乏较完善的法律为准绳,难以公平、严肃的予以惩罚。
2、堅持政府监督职能。国外政府只负责监督考试质量,具体考试由专门社会考试机构予以实施。如果政府既充当组织者,又充当监督者,势必导致政府角色错位,影响考试公平性。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政府职能的转换可以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考是亿万中国人民都关注的大事,高考的公平关系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政府真正应扮演的角色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
3、社会舆论导向正确。目前,整个社会舆论都在以高考分论成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力争高分便成为下一届莘莘学子暗暗追求的目标,一届又一届走向恶性循环。如果社会舆论转个弯,也大手笔宣传当地**辛苦创业成功事例,追踪当年的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的就业不顺作为反面教材,可以适当缓和高考独木桥压力。
4、保护学生个性、爱好。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我们不应该培养两个性格完全一致的学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是因为个性迥异的万事万物。社会需要比尔?盖茨、爱因斯坦这样的企业家和科学家,需要邓小平、毛泽东这样的政治大腕,也需要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
5、高考系统自身加以完善。高考既然是牵动全国上下的大事,首先可考虑把时间安排到双休日,以免影响更多人的工作;高考次数增加具体落到实处,春季考试可真正实行,各重点大学也应进行招生;高考成绩、高中阶段平时成绩、综合素质测验三者合而为一共同决定高考成败,当然这得以诚信制度的确立为前提。总之,高考不会被取消,只有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康乃美等.中外考试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2].人民日报.1997年12月
[3].廖平胜.考试学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4].廖同云.高考导向功能异化现象研究.华中师大硕士学位论文
[5].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9月5日第36期
[6].吴洁.高考学生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对镇江市区十年高考学生体检情况的调查分析.江苏统计.2003年第12期
[7].宋兴波.从多元智能理论看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8].同⑤
[9].廖平胜.考试学原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10].李雪岩、龙辉.教育品牌战略下的“分专业高考制度”初探.教学与管理.2007年6月
[11].李长江.高考倒计时的弊端.教学与管理.2007年3月
[12].王凌峰.高考改革的若干设想.教学与管理.2007年7月
[13].詹天君.高考恢复之十年科目设置改革述略.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