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期朋友圈一直在被一个昆明的同城媒体消息占据着,作为昆明地区四份都市报之一的“生活新报”出现了严重亏损问题、报社员工4个月未发工资、投资方撤资、7月1日报纸停刊。2015年对于传统媒体来讲是一个寒冬的开始,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作为一位媒体人来讲,实在无法隔岸观火的冷眼看待“生活新报”的“垮台”。
关键词:传统媒体;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不同的研究机构对中国的广告产业做出了不同数据公布,清华大学传媒学院公布《传媒蓝皮书2015》中提到2014中国传媒总产值突破万亿达到了11361.8亿,但是电视媒体只占到了百分之17.3,网络及移动增值等新媒体占比达到了百分之47.2.网络视频用户已经达到了4.33亿。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在2014年度首次超过电视成为第一大广告媒体,2014年网络广告收入为约1600亿,电视媒体为约1200亿。新媒体的广告创收实现了百分之60.3的增长,电视只增长了百分之4。虽然今年还没过半,但2015年电视行业的广告下滑已经是一种“共识”。而且照此趋势下去电视行业的下滑将成为一种常态,并且很难抵挡。
目前,有很多人“唱衰”电视,“电视将死”的言论每天都会在各种自媒体上得到海量的传播。但是从这一点上,我个人并不认同,我认为电视不可能将死,主要依据以下的几点判断:1、作为一个主要的传播形式,电视的受众面和展现形式不同于报纸,这一点决定了电视不死。2、电视目前依然是国内广告创收的第二大媒体,这一点决定了目前电视不死。3、目前国内的通信行业还处于垄断阶段,5G、6G网络发展的滞后、垄断带来的资费居高不下,都决定了目前电视行业不会死。传统媒体面临危机来临之前,对于电视行业来讲是一场“盛况”,广告的连续升高,各地省级卫视的疯狂“砸钱”,电视剧市场的不断升级,让所有人都失去了对“危险”的判断。从业者们的头脑都热到了发烫,各种烧钱式的比拼不断的在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大把花钱的综艺节目,大把花钱的电视剧购买,仿佛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疯狂的境界。但是,但一切达到顶峰的时候,危机便随之而来了,很多人以为花了大笔资金做出来的大型综艺节目和各种大型电视剧是“抄了底”,而实际上我们是在顶峰的位置“抄了顶”。而这种顶一旦出现创收的大面积下滑和流动资金的减少,便会带来致命的“危机”,成为一场“危险游戏”。那么电视行业是不是就真的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呢?举例湖南广电。
2013年,湖南广播电视台实现创收183.4亿元,其中媒体广告76.5亿元,产业收入106.9亿元。显然,产业收入已经超过广告收入,一跃成为湖南广电创收的主力军,这也打破了长期以来电视台依靠电视广告收入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规律。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体也在探索新的发展。2013年,在《爸爸去哪儿》这档电视节目中,湖南广电做了一次较为成功的探索。随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电视上的热播,湖南广电适时打造、推出同名手机游戏、电影、出版物等衍生产品,获得巨大成功。一部《爸爸去哪儿》电影,带来超7亿元的票房收入;一款《爸爸去哪儿》手机游戏,上线不到2个月,下载量突破1个亿,日活跃用户达到500万.
广电集团的收入模式中可以看出,传统广告收入已经低于产业收入。在广告出现严重下滑的局面下,发力电视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那么作为云南广播电视台是否也参照上述的模式来进行产业发展呢?这一点来看“未必走的通”。
第一、从区域经济来讲,云南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与以上的上海、江苏相比,总经济情况就没有办法放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他们的模式,我们走不了。第二、做为在行业内的地位来讲,与湖南、江苏、上海等强台相比,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优势,所以上述方法我们走不通。第三、从资金链上来看,上述电视台有足够的资金和融资能力来发展自己的产业,而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没有足够财力支撑我们的大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山寨式的模仿将不是我们摆脱“困局”的有效方法。但是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优势,我们在云南本地的资源优势和绝对的地域“垄断式”优势,将助推我们的“自有模式的产业发展”。而我们的产业发展之路一定要抓住“政策”性的市场来进行,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要“跨界”到实体市场内去进行市场化经营。根据目前的整体情况看,用我们的宣传资源和信用力进行参与性入股合作,将是目前比较实际可行的一种方式,而涉及到的行业,我个人规划了两个最适合我们“跨界”的行业。
一、教育行业
教育是每个家庭都要关注的话题,孩子是所有家庭的投入主力军。教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是处于一个两者之间的道路,暨公办的和民办的。如果我们介入这一块的“跨界”发展,将在云南本土打造一个处于两者之间的教育模式“非公非民的媒体教育产业链”。特别是在“早教产业”“幼儿园”的领域里,公办的难进,民办的不放心,而“媒体的教育产业”将会在中间解决这两个问题,与公办的相比我们的选入门槛低,与民办的相比我们的信用度高,而这块我们如果能进入将是一个大范围的“渗透”。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有一天打造出一个云南广播电视台的教育产业集团,也都是极有可能的。
二、通信行业
通讯行业的垄断,带来了中国通讯行业的高速发展,行业的利润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里所说的通讯并不是认为我们要介入类似于“小米手机”“锤子手机”等等开发上来,这些不是我们的强项,甚至更直白的说,我们对这些内容“一窍不通”。但是目前在这个行业内有一块“空白地带”,一直未曾完全开发,这块“处女地”就是“免费WIFI”的开发。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城市,有一个免费WIFI的运营商,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连上它提供的免费WIFI,那么这个人群的吸粉能力有多强,这个用户群的扩大速度有多快,都是可以预判的。
同时,这是对一个垄断行业的“入侵”。最近在流行一本书叫《从0到1》,书中一直在提倡一个观点就是,“垄断才能带来最大利润”。
再次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云南广播电视台免费WIFI网络的用户量达到100万的时候”对这个WIFI网络的需求可能就会加大,那么VIP专线的服务就可以完全展开,针对使用人群提供更快的VIP收费服务就可以顺势而生,那么这块的服务就会像“滴滴专车”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一样,是对“流量资费”垄断行业的一次大规模颠覆。而这一行业的发展恰恰迎合了目前“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口味,而这两块是最吸引“风投”和“融资”的项目,发展前景可以说是无限大。
关键词:传统媒体;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不同的研究机构对中国的广告产业做出了不同数据公布,清华大学传媒学院公布《传媒蓝皮书2015》中提到2014中国传媒总产值突破万亿达到了11361.8亿,但是电视媒体只占到了百分之17.3,网络及移动增值等新媒体占比达到了百分之47.2.网络视频用户已经达到了4.33亿。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在2014年度首次超过电视成为第一大广告媒体,2014年网络广告收入为约1600亿,电视媒体为约1200亿。新媒体的广告创收实现了百分之60.3的增长,电视只增长了百分之4。虽然今年还没过半,但2015年电视行业的广告下滑已经是一种“共识”。而且照此趋势下去电视行业的下滑将成为一种常态,并且很难抵挡。
目前,有很多人“唱衰”电视,“电视将死”的言论每天都会在各种自媒体上得到海量的传播。但是从这一点上,我个人并不认同,我认为电视不可能将死,主要依据以下的几点判断:1、作为一个主要的传播形式,电视的受众面和展现形式不同于报纸,这一点决定了电视不死。2、电视目前依然是国内广告创收的第二大媒体,这一点决定了目前电视不死。3、目前国内的通信行业还处于垄断阶段,5G、6G网络发展的滞后、垄断带来的资费居高不下,都决定了目前电视行业不会死。传统媒体面临危机来临之前,对于电视行业来讲是一场“盛况”,广告的连续升高,各地省级卫视的疯狂“砸钱”,电视剧市场的不断升级,让所有人都失去了对“危险”的判断。从业者们的头脑都热到了发烫,各种烧钱式的比拼不断的在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大把花钱的综艺节目,大把花钱的电视剧购买,仿佛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疯狂的境界。但是,但一切达到顶峰的时候,危机便随之而来了,很多人以为花了大笔资金做出来的大型综艺节目和各种大型电视剧是“抄了底”,而实际上我们是在顶峰的位置“抄了顶”。而这种顶一旦出现创收的大面积下滑和流动资金的减少,便会带来致命的“危机”,成为一场“危险游戏”。那么电视行业是不是就真的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呢?举例湖南广电。
2013年,湖南广播电视台实现创收183.4亿元,其中媒体广告76.5亿元,产业收入106.9亿元。显然,产业收入已经超过广告收入,一跃成为湖南广电创收的主力军,这也打破了长期以来电视台依靠电视广告收入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规律。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体也在探索新的发展。2013年,在《爸爸去哪儿》这档电视节目中,湖南广电做了一次较为成功的探索。随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电视上的热播,湖南广电适时打造、推出同名手机游戏、电影、出版物等衍生产品,获得巨大成功。一部《爸爸去哪儿》电影,带来超7亿元的票房收入;一款《爸爸去哪儿》手机游戏,上线不到2个月,下载量突破1个亿,日活跃用户达到500万.
广电集团的收入模式中可以看出,传统广告收入已经低于产业收入。在广告出现严重下滑的局面下,发力电视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那么作为云南广播电视台是否也参照上述的模式来进行产业发展呢?这一点来看“未必走的通”。
第一、从区域经济来讲,云南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与以上的上海、江苏相比,总经济情况就没有办法放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他们的模式,我们走不了。第二、做为在行业内的地位来讲,与湖南、江苏、上海等强台相比,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优势,所以上述方法我们走不通。第三、从资金链上来看,上述电视台有足够的资金和融资能力来发展自己的产业,而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没有足够财力支撑我们的大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山寨式的模仿将不是我们摆脱“困局”的有效方法。但是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优势,我们在云南本地的资源优势和绝对的地域“垄断式”优势,将助推我们的“自有模式的产业发展”。而我们的产业发展之路一定要抓住“政策”性的市场来进行,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要“跨界”到实体市场内去进行市场化经营。根据目前的整体情况看,用我们的宣传资源和信用力进行参与性入股合作,将是目前比较实际可行的一种方式,而涉及到的行业,我个人规划了两个最适合我们“跨界”的行业。
一、教育行业
教育是每个家庭都要关注的话题,孩子是所有家庭的投入主力军。教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是处于一个两者之间的道路,暨公办的和民办的。如果我们介入这一块的“跨界”发展,将在云南本土打造一个处于两者之间的教育模式“非公非民的媒体教育产业链”。特别是在“早教产业”“幼儿园”的领域里,公办的难进,民办的不放心,而“媒体的教育产业”将会在中间解决这两个问题,与公办的相比我们的选入门槛低,与民办的相比我们的信用度高,而这块我们如果能进入将是一个大范围的“渗透”。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有一天打造出一个云南广播电视台的教育产业集团,也都是极有可能的。
二、通信行业
通讯行业的垄断,带来了中国通讯行业的高速发展,行业的利润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里所说的通讯并不是认为我们要介入类似于“小米手机”“锤子手机”等等开发上来,这些不是我们的强项,甚至更直白的说,我们对这些内容“一窍不通”。但是目前在这个行业内有一块“空白地带”,一直未曾完全开发,这块“处女地”就是“免费WIFI”的开发。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城市,有一个免费WIFI的运营商,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连上它提供的免费WIFI,那么这个人群的吸粉能力有多强,这个用户群的扩大速度有多快,都是可以预判的。
同时,这是对一个垄断行业的“入侵”。最近在流行一本书叫《从0到1》,书中一直在提倡一个观点就是,“垄断才能带来最大利润”。
再次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云南广播电视台免费WIFI网络的用户量达到100万的时候”对这个WIFI网络的需求可能就会加大,那么VIP专线的服务就可以完全展开,针对使用人群提供更快的VIP收费服务就可以顺势而生,那么这块的服务就会像“滴滴专车”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一样,是对“流量资费”垄断行业的一次大规模颠覆。而这一行业的发展恰恰迎合了目前“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口味,而这两块是最吸引“风投”和“融资”的项目,发展前景可以说是无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