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视网膜皱襞误诊为视神经炎一例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女,9岁.以左眼视物不见1个月就诊.1个月前偶然遮盖右眼时发现左眼视物不见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左眼视神经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剂量家长叙述不详.因治疗效果不佳自行停用药物来我院就诊。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影响1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1区ROP患儿69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根据病变在视网膜的位置分为前部1区和后部1区,分别为49、20只眼.69只跟中急进性ROP(AP-ROP)12只眼,前部1区4只眼,后部1区8只眼.在+20 D透镜辅助以及巩膜压迫器压迫下,采用二极管间接检眼镜激光对嵴前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区进行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导向作用,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期刊导向策划、报道重点的要求,结合近年来专题号编辑运作实践以及国内目前眼底病临床、基础研究的热点和编辑部稿源情况,2010年我刊仍将根据实际情况先后组织数期专题号。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根据您自己的临床工作需要和实验研究进展,把您希望阅读、发表或感兴趣的临床工作选题或研究方向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方式告诉我们,以集思广益,使杂志每期专题文章均能
期刊
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由刘旭阳、张清炯主编的《眼病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一书是一本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角度探讨眼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专著,以近年来在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的眼病为主线,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些眼病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2010上海”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与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现就会议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以及与患者视力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12月间确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112例116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和OCT检查.视力采用LogMAR视力表检查;眼底检查采用直接检眼镜和前置镜检查;OCT检查采用Zeiss HD-OCT,扫描速度27 000 A扫描/s,扫描区域6.0 mm× 6.0 mm,扫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黑色素含量与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黑色素对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方法 老龄多巴色素异构酶敲除小鼠(Dct-/-小鼠)和C57BL/6小鼠(野生型小鼠)各20只,分别为Det-/-/小鼠组和野生型小鼠组.采用临床电生理国际标准分别对各型鼠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记录其最大混合反应后各组随机处死2只小鼠,摘除眼球作为阴性对照.余下每组各18只小鼠,
例1 患者男,18岁.左眼被足球击伤后视物模糊2 h就诊.检查:左眼视力0.1(以下均为最佳矫正视力),屈光间质清晰,直接检眼镜检查见黄斑区视网膜浅脱离,黄斑中心凹见一圆形裂孔,大小约1/8视盘直径(DD),边缘不整齐.裂隙灯三面镜检查周边部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在相当于中心凹处有一窗样缺损,其周同视网膜荧光渗漏。
文稿中对统计学的表达应该体现研究设计、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两大部分。其中,(1)研究设计应体现其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
期刊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后极部各个象限视网膜动静脉曲折度及分叉角的变异.方法 对比分析高度近视患者32例52只眼以及正常人22例30只眼后极部不同象限视网膜血管曲折度及分叉角大小,并比较高度近视后极部视网膜血管与正常眼的差异.多变量方差分析对结果 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高度近视眼由视盘发出平行走向黄斑的血管,动脉曲折度分别为(1.29±1.10)×10-4、(5.39±1.
患者女,45岁.因双眼视力严重下降于2009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者1990年3月因"双手中指、环指晨僵伴双侧腕关节疼痛2个月"于外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