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租,黄金商铺伙着用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ge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好资源,没能力独吞时,不如与大家分享。
  
  意外,店铺竟然可以分时出租
  
  由于家境贫寒,湖南双峰县的乡下妹子朱紫玲高中毕业后,便来到长沙市一家鞋厂打工。在工厂里苦不说,收入也少,这让她很苦恼。
  2006年3月的一天,朱紫玲和工友胡琴去东风路逛街,看到有间二十多平米的门面转租。这间店铺每年租金要1.8万元,但可以按季度交纳。朱紫玲算了笔账,每天赚50元,就可以保住开销,而且服装生意利润高,好好经营,一定比在工厂上班强。
  她拿出三年多来赚的钱,交了一个季度的租金,做起生意来。真涉足进去,她才发现,东风路不是商业步行街,人气不旺,商家又多,为了一件衣服5元的利润,大家都能争红了眼。
  6月初的一天,中午时分,没等来一个顾客的朱紫玲百无聊赖。见专做快餐生意的李明推着三轮车过来,她便要了份盒饭,边吃边聊,“你一盒赚2元,一天至少有一百多元收入,还不要租门面,不要交税,真舒服。”“虽然能赚几个钱,可被城管抓到就惨了。”李明苦涩地摇摇头。
  第二天,李明再来送快餐时,朱紫玲指着店内的空地说:“别再天天东躲西藏了。你每天中午把车子推进来,再挨家推销,省力不说,还不用怕城管。”关于租金,朱紫玲也想过了,李明只摆两个小时的摊,并不影响自己的生意,每天出10元钱就够了。
  意外的是,李明有了固定摊点,顾客对他的印象好了,生意也火了很多。那些卖烤饼、凉皮、糍粑、豆花的流动小商贩见了,羡慕不已,纷纷找朱紫玲商量,也想租块地方。朱紫玲选了一个卖凉皮、一个卖汤圆的流动商贩。这样一来,皆大欢喜。
  
  保证,闹市租店我最便宜
  
  这年9月,朱紫玲发现解放路有店铺转让,年租金4万元。解放路是长沙市非常繁华的商业街,每天人流如潮,但几百米长的街道上全是卖时装、化妆品的,商家中午吃饭都十分困难。
  朱紫玲凑钱将店铺租下后,便在《长沙晚报》上打了条小广告:解放路黄金铺面出租,月租金500元至2000元不等。商家都知道解放路的门面贵得吓人,现在有这么便宜的铺面,纷纷打电话来咨询。
  朱紫玲约见的第一个客户叫陈冬平,他刚从老家河南过来,准备卖早点。朱紫玲告诉他:“每天凌晨5点到上午9点店铺归你经营,其他时间交给我做生意。我按每个月1500元的标准租给你。”陈冬平想了想,“花那么多钱,每天只租四个小时,不划算吧?”“卖早点不就靠这四个小时?难道你愿意每个月花三千多元钱租金,把门面空在那里?”陈冬平觉得挺在理,就签了一年的租赁合同。
  紧接着,朱紫玲又与一个经营小百货的商家联系,以每月2000元的价格,让他经营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的时间段。经营小百货不像卖服装,无须将商品摆放得十分整齐,商家只需准备一辆小拖车,收摊时将货物拉回家,第二天再拉过来就可以了。举手之劳就能省下近一半的租金,他自然很高兴地答应了。
  再找一户商家,租金就等于净赚了,朱紫玲左思右想,以每月1600元的价格,联系到一个卖夜宵的商家。就这样,这间店铺,朱紫玲每年竟能租到6万多元。
  不久,她又在福马路找了间店铺。由于急着租出去,她找了一个做烧烤的。谁知商家因为使用电器不当,导致电线短路发生火灾,影响到其他两户商家,朱紫玲不得不赔偿了他们的损失。从这以后,她每次租到店铺,都要事先准备好消防器材。
  2008年7月,朱紫玲有四家店铺供出租,每个月收入达8000元。她干脆结束了服装店的生意。
  
  精彩,我靠分时租店赚了100万
  
  闹市中的好店铺本就不多,别人一旦租下来,也很少会转租。朱紫玲想将生意做大,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店铺。
  2009年2月的一天,朱紫玲经过望月湖居民小区,见小区内有店铺对外出租,租金每月只要900元。但小区内人流量少,朱紫玲一时拿不定主意。
  接下来几天,她每天都早早来小区了解情况。她发现小区离菜市场较远,居民要买东西必须走半个多小时的路,非常不便。朱紫玲觉得,这种店铺租给卖生活用品的商家,生意应该不错。
  朱紫玲租下店铺,简单装修后,在小区附近贴了几张广告:“旺铺出租,每月400元。”租金极低,很多人打电话来联系,跃跃欲试要做一回老板。朱紫玲经过挑选,分别租给清晨卖早点、白天卖蔬菜、夜晚唱卡拉OK的,一个月就收到1200元租金。
  不久,朱紫玲又在程埔头农贸市场附近看到有间店铺,起火被烧后,一直无人租用。此处人流量特别大,她相信只要宣传好,店铺一定能租出去。果然,她再次算准了。
  朱紫玲意识到,小区店铺相对较多,价位低,投入少,更适合一般工薪阶层创业。此后,她常去各个小区寻找,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店铺,来回要跑几十次。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将店铺租出去,她专门印制了名片,写着“最便宜店铺提供商”,然后到各个集市发送,并把有兴趣者的资料记录下来,输入资料库。她还建了QQ群,向大家讲解分时租店的好处。这样一来,客户倍增。
  如今,朱紫玲已经租下了21间店铺。她正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考察,准备将生意做到全国。
  (编辑 赵莹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1936年4月里的一天,胡适从赫贞江上过,回纽约,忽然就想起他的少年岁月,还有他曾爱过的姑娘。  1937年的7月7日,日本发动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为获得英、美等国的支持,蒋介石让在英、美等国享有良好声望的胡适以非正式使节身份出访欧美,进行民间外交,宣传中国抗日。自次年1月24日起,胡适开始了他在欧美的抗日演说之旅。其间,他曾前往绮色佳,和旧情人艾迪丝·克利福德·韦莲司相聚。  绮色佳,英文是I
期刊
自由与尊严不仅体现为怎么活,也体现为如何与人生告别。  罗点点是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小女儿,但她让人们记住的却是另一个身份:推动“尊严死”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的创始人。  从对抗死亡的医生,转身为一名倡导顺从自然死亡的公益人,罗点点走在一条充满误解和艰辛的路上。她说:“临终时不做过分的治疗,自然而有尊严地与人生告别,这才是真正归还了人的死亡权。虽前途漫漫,但我愿意坚持到底。”  原来人的尊严还在于死
期刊
以前,一直固执地以为,天仙一定嫁给蠢蛋,富家千金一定嫁给穷光蛋,好女孩一定嫁给负心汉。这才是正当的,这才是美的。只怪万恶的旧社会,硬生生地要把人家拆散。  先是有牛郎织女。牛郎很穷,他可能具有一些普通劳动人民的品质:老实、诚恳、傻。而织女是天上的神仙,年轻美丽,心灵手巧。但织女硬是看上了牛郎,私自下凡嫁给他,还生下一双儿女。可怜的是,他们遭到织女老妈的坚决反对,一直拿不到暂住证,结了婚也不能同居,
期刊
Q:我身材高挑,长相漂亮,在一家外企工作。两次失恋后,我决定放弃对浪漫爱情的追逐,做一个彻底的拜金女。原本我以为目标这么明确,应该有很多长相歪瓜裂枣的富二代和戴着翡翠戒指的离异、丧偶富大叔排队等着娶我。可我发现,他们愿意让我坐他们的豪车、住他们的豪宅、请我吃饭、给我买衣服,却丝毫没有跟我结婚的意思。每当我暗示他们想嫁个有钱人做全职太太时,他们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板起面孔教育我要独立奋斗。  我不
期刊
这世上不缺乏惊喜,缺乏的是发现惊喜的眼睛。就在每个国家都随处可见的出租车上,我找到了各种全新体验——我来了,我体验过,我记住了——这便是收获,也是人生。——鲁豫  24辆顶级豪车的迪拜之旅  28岁那年,鲁豫与她的美国老公离了婚,重回一个人走路、一个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打的的生活。但对于热爱生活的女人而言,再小的事情中也能发现乐趣。就拿打的这件事来说,无非招手上车付钱下车,对鲁豫而言,却变成了
期刊
刘超 男 38岁 设计师 南京  9岁的儿子要开学了,送他回前妻家的前一天晚上,他吵着要跟我睡。我们躺在床上聊天,他忽然说:“爸爸,你和妈妈为什么离婚?”我一愣:“怎么想起来问这个?”儿子昂着头回答:“妈妈说,以后我会有新爸爸,你会和别的女人生宝宝。”  儿子稚嫩的声音一起一伏响在耳边,我的鼻子一酸。  我和前妻郭美丽是大学毕业后经人介绍认识的,她出生于南京,独生女,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我出生在河
期刊
多年未见的一个住在北方的朋友问我:“江南风景的代表是什么?”她和我一起在溧阳长大,也曾是个诗歌中柔情款款的江南女子,后来她选择了北漂,并且在北方安定了下来,她说她已经记不起江南水乡的样子了,问了很多人,有的说“小桥流水”,有的说“庭院楼阁”,这些词没有激起她的任何共鸣,她对我说:“给我一个回江南的理由。”我愣了一会儿,然后笑着回答了她。  沉默很久之后,她回了我一句:“思乡心切,明年回来。”  别
期刊
我的一位友人婚后越变越美,越变越宁静,状态真的很好。这个好怎么说呢?不是像很多女人说的多么幸福、经济富足、不操心,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统统不是。她只是遇到了对的男人。  她的美国先生理念跟很多男人不一样,接受她,就接受她的一切,认为一切都是正常的,从不比较。比如,她认为自己是娇小个儿,穿高跟可以显得更挺拔更娇媚,问先生:好看吗?没想到先生反问她:你舒服吗?如果舒服就好。她听了这样的话,突然就放弃了
期刊
美籍华裔商人谢家华在25岁时,斥资50万美元投资了一家经营鞋子的网店Zappos。可由于这个网店在消费者中认知度、美誉度不高,产品的销售并不乐观。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谢家华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推出买一双送三双试穿的服务。顾客如果对Zappos公司的某款鞋子感兴趣,只需一个电话,公司马上就会寄出三双同颜色同款式的鞋子供试穿,等顾客选中其中一双后,再将另外两双退回,而且运费全免。  
期刊
她好心收留侄儿,短短四个月后,侄儿竟然杀死了她的丈夫。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至今,她都难以释怀——  1  现年40岁的谭慧娟出生于湖北恩施自治州农村。上世纪90年代,她大学毕业后来到广州打工。在一次老乡聚会上,她与邓笛相识并热恋。  邓笛是湖北咸宁人,比谭慧娟大一岁,也来自农村。他以前在家乡当老师,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而且自幼酷爱民族乐器,对吹奏笛子、洞箫、葫芦丝、巴乌等乐器有着惊人的天赋,可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