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发展,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涪陵区两桂村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变了“粮猪型”单一结构,农民当上了“田野工人”,让我们嗅到了一股新农村的气息——
深秋,涪陵区李渡镇两桂村被浓浓的收获喜悦包围着。农民何勇夫妇又卖了1000公斤榨菜,数着刚到手的崭新票儿,妻子高兴地说:“给榨菜集团打工,比以前单纯种粮强多了!”
何勇一家的喜悦正是两桂村发展生产的一个缩影。
过去的两桂村,因为交通闭塞,经济相当落后,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1999年人均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319国道和渝涪高速公路的开通,给两桂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00年,在李渡镇政府的引导下,两桂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村里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花卉、水果、蚕桑三大特色产业的构想,并按照“自愿、民主、有偿”的原则,先后引进榨菜集团华富厂、桂楼食品公司、兴洪园林、秀美山川等12个企业,当年就流转3500余亩耕地。
目前两桂村已建成花卉苗木示范园1950亩,柑橘示范园1300多亩,科技蚕桑示范园200亩。余下的6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榨菜和大棚蔬菜,形成了典型的块状生态型农业经济,粮经种植比例一下达到3:97。
自此,祖祖辈辈从事着种粮、喂猪传统型农业的两桂人,“洗脚上坎”成了在自己的土地上拿工资的新型农民。
何勇夫妻1999年外出广东打了两年的工,2002年回到家乡时,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自家的几亩地已经被父母租出去了,过去那种一家一户小块块的地全不在了,展现在眼前的是田成方、土成块的大片“田野车间”,父母每天就在这个“露天车间”里侍弄着,每个月按时领工钱。通过打工积攒,手头有了点小钱的何勇一下来了劲,于是一口气从业主的手中租下60亩地,种上了榨菜。从此,何勇当上了“二级承包商”,他招来村民为他打工,出来的产品卖给村里的榨菜厂,这样,每年在自己家里就能轻松挣到3万多块钱。跟何勇一样的村民付玉全也靠这样的承包挣到了10多万元。
花卉老板方兴明、毛建良不仅承包了大量的土地做花卉,而且还招了一大批农民到他的绿化公司打工。他们的土地,按每亩400公斤粮食折算成现钱,每月按时发放给村民。除此之外,村民们还可以在他的花卉园林和果园里干一些锄草、施肥、摘果、剪枝的活儿,每月可挣三四百元的工资,农忙季节一天可净赚30多块钱。
70多岁的李秀碧老人,几亩地租出去后,现在没有庄稼可种了,觉得闲着身子骨不舒服,就长年为花卉业主锄草、翻土,一年下来可挣3000多元。该村的老支部书记张绍顺,也把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柑橘园承包给了业主,退休以后,他和儿子给业主打工全年能挣到1万余元,加上承包款,他家全年收入近3万元。
目前两桂村的花卉产业已经占领涪陵花卉市场的半壁江山,园林业务还延伸到重庆、长寿、丰都等地,预计企业总产值达到1000万元。
“远看绿茵茵,近闻臭烘烘。”这是过去人们对两桂村的总体感觉。如今的两桂村,已是花香果甜,道路两边尽是红装素裹的小洋楼,农民住进了花园别墅,日子越过越红火。据统计,两桂村9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话,有些家庭有3部手机。村民自购的20多辆汽车和100余辆摩托车不停地在村公路和水泥便道上来回穿梭,构成了一幅新农村生产图。
涪陵区两桂村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变了“粮猪型”单一结构,农民当上了“田野工人”,让我们嗅到了一股新农村的气息——
深秋,涪陵区李渡镇两桂村被浓浓的收获喜悦包围着。农民何勇夫妇又卖了1000公斤榨菜,数着刚到手的崭新票儿,妻子高兴地说:“给榨菜集团打工,比以前单纯种粮强多了!”
何勇一家的喜悦正是两桂村发展生产的一个缩影。
过去的两桂村,因为交通闭塞,经济相当落后,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1999年人均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319国道和渝涪高速公路的开通,给两桂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00年,在李渡镇政府的引导下,两桂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村里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花卉、水果、蚕桑三大特色产业的构想,并按照“自愿、民主、有偿”的原则,先后引进榨菜集团华富厂、桂楼食品公司、兴洪园林、秀美山川等12个企业,当年就流转3500余亩耕地。
目前两桂村已建成花卉苗木示范园1950亩,柑橘示范园1300多亩,科技蚕桑示范园200亩。余下的6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榨菜和大棚蔬菜,形成了典型的块状生态型农业经济,粮经种植比例一下达到3:97。
自此,祖祖辈辈从事着种粮、喂猪传统型农业的两桂人,“洗脚上坎”成了在自己的土地上拿工资的新型农民。
何勇夫妻1999年外出广东打了两年的工,2002年回到家乡时,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自家的几亩地已经被父母租出去了,过去那种一家一户小块块的地全不在了,展现在眼前的是田成方、土成块的大片“田野车间”,父母每天就在这个“露天车间”里侍弄着,每个月按时领工钱。通过打工积攒,手头有了点小钱的何勇一下来了劲,于是一口气从业主的手中租下60亩地,种上了榨菜。从此,何勇当上了“二级承包商”,他招来村民为他打工,出来的产品卖给村里的榨菜厂,这样,每年在自己家里就能轻松挣到3万多块钱。跟何勇一样的村民付玉全也靠这样的承包挣到了10多万元。
花卉老板方兴明、毛建良不仅承包了大量的土地做花卉,而且还招了一大批农民到他的绿化公司打工。他们的土地,按每亩400公斤粮食折算成现钱,每月按时发放给村民。除此之外,村民们还可以在他的花卉园林和果园里干一些锄草、施肥、摘果、剪枝的活儿,每月可挣三四百元的工资,农忙季节一天可净赚30多块钱。
70多岁的李秀碧老人,几亩地租出去后,现在没有庄稼可种了,觉得闲着身子骨不舒服,就长年为花卉业主锄草、翻土,一年下来可挣3000多元。该村的老支部书记张绍顺,也把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柑橘园承包给了业主,退休以后,他和儿子给业主打工全年能挣到1万余元,加上承包款,他家全年收入近3万元。
目前两桂村的花卉产业已经占领涪陵花卉市场的半壁江山,园林业务还延伸到重庆、长寿、丰都等地,预计企业总产值达到1000万元。
“远看绿茵茵,近闻臭烘烘。”这是过去人们对两桂村的总体感觉。如今的两桂村,已是花香果甜,道路两边尽是红装素裹的小洋楼,农民住进了花园别墅,日子越过越红火。据统计,两桂村9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话,有些家庭有3部手机。村民自购的20多辆汽车和100余辆摩托车不停地在村公路和水泥便道上来回穿梭,构成了一幅新农村生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