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务工人员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工远赴沿海发达城市务工,也造成越来越多的留守孩。留守孩因长年无父母监管,给学校德育带来巨大压力。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两方面。首先是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也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例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守则》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他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严格遵照执行。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其次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项内容。
一、我校德育现状
1.道德取向错位。无论是否独生子女,享乐主义严重,知错犯错,知自己缺点不改正,自私自利,社会公德缺失,对班集体荣誉漠不关心,甚至常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情况。
2.心理素质堪忧。常常表现为心理敏感脆弱,学习生活盲目无助。
3.厌学思想严重。大多学生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奋斗目标,不完成作业并屡教不改,成绩差不为所动。
二、调查目的
针对我校德育现状,特设定以下调查目的:从学生家庭成长环境探求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从学生实际成长情况探求学校教师有效的德育方法;从多方面入手寻求有利学生成长的最佳德育策略。
三、调查对象
定南县第五小学全体师生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五、调查结果
学生层面:(见表一)
教师层面:(见表二)
结果分析:
1.教师的育人观念、德育方法、心理辅导的基本能力有待提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家庭的了解有待提升。
2.监护人监护能力及德育能力堪忧。祖父母无论是在精力还是在体力方面,基本上是生活只能自理的群体,让这个年龄段的人监护儿童,对其而言实为力不从心,只能勉为其难地保证孩子的基本生活,更不用谈对孩子的德育成长和学习辅导能付出多少。另外,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和个人认识存在偏差,对家庭教育职责有着错误的认识和消极的态度。无论是否为父母监护人,大多数监护人认为其主要责任就是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学习是学校应该管的事,道德教育他们可以做,但大都是在孩子做了“坏事”时才会适当教育。
3.兄弟姐妹多、做家务、家庭住房经济状况等对孩子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本身经济条件就不好,孩子又多。家长在家庭收入方面已经用了大部分的精力,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小孩的学习与成长,甚至常常没有好的心情与孩子交流,更不用说德育引导。调查中的30.8%要做家务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简单家务,而是洗兄弟姐妹的衣服、给弟弟妹妹洗澡、每天回家洗菜做饭等一些劳动量较大的且是每天都要做的家务。
4.离异家庭较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国家民政部2014年统计显示:全国各省市离婚率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疆,离婚率高达4.61‰,黑龙江、吉林,分别以4.08‰和4.01‰居二三位。我校学生离异家庭占了11.93%。离异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美国耶鲁大学的耶鲁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特早在80年代指出:“离婚是威胁着80年代儿童的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危机之一。”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双亲离异的家庭是向社会上输送精神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来源之一。离异家庭的未成年人德育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这些行为和性格表现直接影响到他们与周围的同学、师长、朋友的交往。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在生活和学习上缺失自信,甚至结识社会的不良分子,走上犯罪的道路。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灵上受到的创伤有很长时间的持续性,难以平息和恢复。当有人问及他们的父母亲时,他们一般都是闪烁其词,不愿多谈父母和他(她)的家庭。父母离异的阴影,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六、学校德育应对策略
1.转变育人观念,提高育人水平。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这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理念、德育水平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把师德教育作为开展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外派学习、组织专题培训等活动,打造一支理念先进、德才兼备、本领过硬、作风严谨的教师队伍,培养教师具有善良慈爱、信任与宽容、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以教师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无穷的魅力引导学生成长。
2.开展特色活动,推进有效德育。德育教育的内容要看得见、近得着、入得心、践得行。如县教体局主持开展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定南好人等活动都是针对当代青少年身上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开展起来的活动。由于切入点、起点和要求符合实际,这类活动蕴含着极大的活力,深受师生和广大家长的欢迎,成为德育工作的大趋势,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我校还应根据学生家庭特点、个性差异开展适合学生德育成长的特色德育活动。如感恩实践活动,寻找历史伟人中的奋斗楷模,寻找五小最美少年等。
3.重视文化建设,打造德育文化。要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让橱窗宣传、名言引导、挂像感召、故事影响、墙壁说话,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体现育人的功能。充分发挥少先队主阵地的作用,办好“校园广播站”,通过播出爱国主义、诚信守法、勤俭节约、勤奋好学等方面材料,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
4.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共育格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环节。家庭教育是德育教育的第一课堂 ,是学生成才的摇篮;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学校在注重本身的工作之外还应把目光延伸到校外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一重要德育阵地,积极开展家校联系,如开展每周一访活动,让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充分了解并影响家长的育人观念;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宣传育人方法理念;开设家长学校,邀请社会上家庭教育较成功的家长或家庭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策略的培训。通过各种活动,打造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育人的新格局。
走近德育,会发现德育春天已经来临,百花就要齐放,让我们解放思想,实干兴教,让每一朵花都能在田野中绽放。(作者单位:江西省定南县第五小学)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两方面。首先是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也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例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守则》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他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严格遵照执行。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其次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项内容。
一、我校德育现状
1.道德取向错位。无论是否独生子女,享乐主义严重,知错犯错,知自己缺点不改正,自私自利,社会公德缺失,对班集体荣誉漠不关心,甚至常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情况。
2.心理素质堪忧。常常表现为心理敏感脆弱,学习生活盲目无助。
3.厌学思想严重。大多学生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奋斗目标,不完成作业并屡教不改,成绩差不为所动。
二、调查目的
针对我校德育现状,特设定以下调查目的:从学生家庭成长环境探求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从学生实际成长情况探求学校教师有效的德育方法;从多方面入手寻求有利学生成长的最佳德育策略。
三、调查对象
定南县第五小学全体师生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五、调查结果
学生层面:(见表一)
教师层面:(见表二)
结果分析:
1.教师的育人观念、德育方法、心理辅导的基本能力有待提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家庭的了解有待提升。
2.监护人监护能力及德育能力堪忧。祖父母无论是在精力还是在体力方面,基本上是生活只能自理的群体,让这个年龄段的人监护儿童,对其而言实为力不从心,只能勉为其难地保证孩子的基本生活,更不用谈对孩子的德育成长和学习辅导能付出多少。另外,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和个人认识存在偏差,对家庭教育职责有着错误的认识和消极的态度。无论是否为父母监护人,大多数监护人认为其主要责任就是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学习是学校应该管的事,道德教育他们可以做,但大都是在孩子做了“坏事”时才会适当教育。
3.兄弟姐妹多、做家务、家庭住房经济状况等对孩子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本身经济条件就不好,孩子又多。家长在家庭收入方面已经用了大部分的精力,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小孩的学习与成长,甚至常常没有好的心情与孩子交流,更不用说德育引导。调查中的30.8%要做家务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简单家务,而是洗兄弟姐妹的衣服、给弟弟妹妹洗澡、每天回家洗菜做饭等一些劳动量较大的且是每天都要做的家务。
4.离异家庭较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国家民政部2014年统计显示:全国各省市离婚率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疆,离婚率高达4.61‰,黑龙江、吉林,分别以4.08‰和4.01‰居二三位。我校学生离异家庭占了11.93%。离异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美国耶鲁大学的耶鲁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特早在80年代指出:“离婚是威胁着80年代儿童的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危机之一。”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双亲离异的家庭是向社会上输送精神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来源之一。离异家庭的未成年人德育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这些行为和性格表现直接影响到他们与周围的同学、师长、朋友的交往。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在生活和学习上缺失自信,甚至结识社会的不良分子,走上犯罪的道路。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灵上受到的创伤有很长时间的持续性,难以平息和恢复。当有人问及他们的父母亲时,他们一般都是闪烁其词,不愿多谈父母和他(她)的家庭。父母离异的阴影,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六、学校德育应对策略
1.转变育人观念,提高育人水平。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这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理念、德育水平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把师德教育作为开展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外派学习、组织专题培训等活动,打造一支理念先进、德才兼备、本领过硬、作风严谨的教师队伍,培养教师具有善良慈爱、信任与宽容、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以教师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无穷的魅力引导学生成长。
2.开展特色活动,推进有效德育。德育教育的内容要看得见、近得着、入得心、践得行。如县教体局主持开展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定南好人等活动都是针对当代青少年身上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开展起来的活动。由于切入点、起点和要求符合实际,这类活动蕴含着极大的活力,深受师生和广大家长的欢迎,成为德育工作的大趋势,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我校还应根据学生家庭特点、个性差异开展适合学生德育成长的特色德育活动。如感恩实践活动,寻找历史伟人中的奋斗楷模,寻找五小最美少年等。
3.重视文化建设,打造德育文化。要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让橱窗宣传、名言引导、挂像感召、故事影响、墙壁说话,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体现育人的功能。充分发挥少先队主阵地的作用,办好“校园广播站”,通过播出爱国主义、诚信守法、勤俭节约、勤奋好学等方面材料,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
4.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共育格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环节。家庭教育是德育教育的第一课堂 ,是学生成才的摇篮;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学校在注重本身的工作之外还应把目光延伸到校外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一重要德育阵地,积极开展家校联系,如开展每周一访活动,让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充分了解并影响家长的育人观念;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宣传育人方法理念;开设家长学校,邀请社会上家庭教育较成功的家长或家庭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策略的培训。通过各种活动,打造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育人的新格局。
走近德育,会发现德育春天已经来临,百花就要齐放,让我们解放思想,实干兴教,让每一朵花都能在田野中绽放。(作者单位:江西省定南县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