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倍加关注、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重视课前预习
从“学”的层面上看,预习就是学习,是学生个体自主建构新知的过程。课前预习就像作战要先摸清敌情一样,掌握了哪儿有地雷,哪儿有碉堡,打起仗来才能心中有数,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上课也是这样,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可以引起对学习的兴趣。弄清哪些地方自己理解,哪些地方自己读不懂,上课要重点听什么地方,解决哪几个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起来就比较主动。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就会心中没底,把握不住重点和难点,容易出现无目的听课的被动接受性学习局面,听课效果自然偏低。因此,在课堂时间有限、优秀学生容易代替全体学生学的情况下,预习是自主学习的有效保证,每一次预习都是一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检测。
从“教”的层面上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知识是学生自学就懂的,老师要在学生“已懂得多少”的基础上确立教学起点,即“以学论教”,而不是假装学生什么都不懂,一切从零教起。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教学时间上的浪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预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正是我们上课要解决的重点,课前预习使我们的课堂更有针对性,更能有效地因材施教,因此,课前预习还是彻底解决教师课后大量批改性、补差性劳动的最佳路径之一。
有效的课前预习一般需要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学案”。学案的设计要以增加学生语文积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化感悟,为课堂教学确定教学重点。学案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和指导性。“基础性”就是要突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强化;“综合性”就是综合体现学生听说读写、自主探究等能力的培养;“拓展性”就是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并发现问题,实现能力迁移;“指导性”就是在学案中要适当体现在阅读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指导作用。
二.优化课堂设计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和“触类旁通”的教育思想。这启示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善于抓住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用的要点、重点,就是要善于抓这里的“一”和“类”。一位哲人也曾说过:“教育意味着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阅读教学就是要让一两个具有典型性、拓展性的问题触动学生感知的琴弦,拨动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发散性思维,类比式联想,主动自觉地与书中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对话,在一次次体验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在一次次探究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篇课文可教可学的方面可谓千头万绪,从字词到句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从语言风格到主题思想,要教的东西真不少,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每一篇课文都从头到尾、从小到大、从内到外地教个遍。再加上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时间往往只允许一到三课时,怎么可能在极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那么多的教学内容呢?这就需要优化我们的阅读课堂,精心精练地设计教案,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导读每篇课文,集中探讨一到两个方面的两到三个问题,并提炼出几个关键词语,这样就能高效地组织阅读教学。如解读《变色龙》围绕“变”和“不变”的问题组织探讨;解读《杨修之死》时,围绕“杨修到底该不该杀”展开辩论;解读《孔乙己》围绕一个空——“_____的孔乙己”展开;解读《皇帝的新装》时,各抒己见探讨“谁是骗子”;解读《敬畏自然》,从课题开始分析从探究“‘敬畏自然’是什么意思”到“为什么要‘敬畏自然’”;解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从标题入手,探讨作者的见解主张、理由依据;解读《伤仲永》讨论“仲永是天才吗”。
三.培养问题意识
学问学问,勤学好问。“问”是阅读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究的体现。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心理学认为,疑问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成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挖掘教材,精心研读课文内容,对知识进行深层探究,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主动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告诉我们:学生能否自主提问是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标志,问题价值的大小也体现出自主探究能力的大小。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学习变被为主动。
当然,问与思是有密切联系的,会思才会问,学习就是要能思善问。新课程下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便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勤问、会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之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做到:课前预习时,留出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时,腾出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时,阅读教学才最有效。勇于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更一种精神;腾出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素质。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激发学生问的兴趣,培养问的习惯,提高问的技巧,另一方面也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践行新课程理念,使之成为新课程下的一种教学习惯。
四.开展教学反思
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教两个同年级班时,常是第二个班的课讲得比第一个班好,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前一个班。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原因在于教师上完第一个班的课以后,习惯于对刚上过的课作简短的思考,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对教案也进行及时的修正。这种思考过程就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冷静地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总结的一种活动。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思维活动。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教师上完一节课并不是教学任务的结束,教师不应失去探究课堂教学中得与失的机会。如果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及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好好地思考一下,做个简要的整理归纳,作为再次备课和上课的修改、调整的依据,就会收到“上一课进一步”的功效。
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发展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不仅对促进我们的教学、积累教学经验有益处,而且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也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们要坚持教、学、思、记四结合,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促进,在实践中提高。
阅读是学生个体从文字作品中获取信息的独立的心智活动。教学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意志品格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培养能力,追求高效,不断创新,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夏学兵,教师,现居浙江义乌。
一.重视课前预习
从“学”的层面上看,预习就是学习,是学生个体自主建构新知的过程。课前预习就像作战要先摸清敌情一样,掌握了哪儿有地雷,哪儿有碉堡,打起仗来才能心中有数,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上课也是这样,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可以引起对学习的兴趣。弄清哪些地方自己理解,哪些地方自己读不懂,上课要重点听什么地方,解决哪几个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起来就比较主动。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就会心中没底,把握不住重点和难点,容易出现无目的听课的被动接受性学习局面,听课效果自然偏低。因此,在课堂时间有限、优秀学生容易代替全体学生学的情况下,预习是自主学习的有效保证,每一次预习都是一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检测。
从“教”的层面上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知识是学生自学就懂的,老师要在学生“已懂得多少”的基础上确立教学起点,即“以学论教”,而不是假装学生什么都不懂,一切从零教起。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教学时间上的浪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预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正是我们上课要解决的重点,课前预习使我们的课堂更有针对性,更能有效地因材施教,因此,课前预习还是彻底解决教师课后大量批改性、补差性劳动的最佳路径之一。
有效的课前预习一般需要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学案”。学案的设计要以增加学生语文积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化感悟,为课堂教学确定教学重点。学案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和指导性。“基础性”就是要突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强化;“综合性”就是综合体现学生听说读写、自主探究等能力的培养;“拓展性”就是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并发现问题,实现能力迁移;“指导性”就是在学案中要适当体现在阅读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指导作用。
二.优化课堂设计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和“触类旁通”的教育思想。这启示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善于抓住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用的要点、重点,就是要善于抓这里的“一”和“类”。一位哲人也曾说过:“教育意味着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阅读教学就是要让一两个具有典型性、拓展性的问题触动学生感知的琴弦,拨动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发散性思维,类比式联想,主动自觉地与书中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对话,在一次次体验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在一次次探究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篇课文可教可学的方面可谓千头万绪,从字词到句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从语言风格到主题思想,要教的东西真不少,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每一篇课文都从头到尾、从小到大、从内到外地教个遍。再加上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时间往往只允许一到三课时,怎么可能在极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那么多的教学内容呢?这就需要优化我们的阅读课堂,精心精练地设计教案,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导读每篇课文,集中探讨一到两个方面的两到三个问题,并提炼出几个关键词语,这样就能高效地组织阅读教学。如解读《变色龙》围绕“变”和“不变”的问题组织探讨;解读《杨修之死》时,围绕“杨修到底该不该杀”展开辩论;解读《孔乙己》围绕一个空——“_____的孔乙己”展开;解读《皇帝的新装》时,各抒己见探讨“谁是骗子”;解读《敬畏自然》,从课题开始分析从探究“‘敬畏自然’是什么意思”到“为什么要‘敬畏自然’”;解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从标题入手,探讨作者的见解主张、理由依据;解读《伤仲永》讨论“仲永是天才吗”。
三.培养问题意识
学问学问,勤学好问。“问”是阅读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究的体现。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心理学认为,疑问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成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挖掘教材,精心研读课文内容,对知识进行深层探究,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主动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告诉我们:学生能否自主提问是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标志,问题价值的大小也体现出自主探究能力的大小。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学习变被为主动。
当然,问与思是有密切联系的,会思才会问,学习就是要能思善问。新课程下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便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勤问、会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之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做到:课前预习时,留出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时,腾出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时,阅读教学才最有效。勇于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更一种精神;腾出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素质。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激发学生问的兴趣,培养问的习惯,提高问的技巧,另一方面也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践行新课程理念,使之成为新课程下的一种教学习惯。
四.开展教学反思
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教两个同年级班时,常是第二个班的课讲得比第一个班好,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前一个班。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原因在于教师上完第一个班的课以后,习惯于对刚上过的课作简短的思考,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对教案也进行及时的修正。这种思考过程就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冷静地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总结的一种活动。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思维活动。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教师上完一节课并不是教学任务的结束,教师不应失去探究课堂教学中得与失的机会。如果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及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好好地思考一下,做个简要的整理归纳,作为再次备课和上课的修改、调整的依据,就会收到“上一课进一步”的功效。
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发展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不仅对促进我们的教学、积累教学经验有益处,而且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也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们要坚持教、学、思、记四结合,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促进,在实践中提高。
阅读是学生个体从文字作品中获取信息的独立的心智活动。教学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意志品格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培养能力,追求高效,不断创新,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夏学兵,教师,现居浙江义乌。